于无声处长精神
2020-09-10冷月
冷月
在讨论防灾防疫、监督执纪这等枯燥话题之前,先回忆一件发生在半年多以前的真实琐事。它并不惊天动地跌宕起伏,却很可能曾经真真切切地发生在你我每一个人的身边。
庚子年春节前半个多月,几位朋友小聚。其中有位“灵芝大王”,他如数家珍,向大家娓娓讲述自己的灵芝基地有几个、面积多大、分别位于哪里,有哪些品种,加工成什么,如何销售,诸如此类。说着,极力邀请大家改日组团去他那儿,而且诚心诚意,立说立行,当即商议列出了一份三四十人的名单,拟出了一台载歌载舞的文艺会演,定名为“庆新春·品灵芝”年会,约定正月二十在他的灵芝王国举行。还说,场地够宽坐得下,经费充足请得起,人数多少都可以。一切细节敲定,众人纷纷喝彩,举杯相庆。
谁也没想到,只不过十来天以后,一场横扫天下的新冠肺炎疫情,就让所有关于聚会的美好设想咔嚓摁下了暂停键。再回头,已是移步换景,物是人非——严禁扎堆,取消一切聚集性活动,就连官方主办的乡村春晚都已停办……好不容易熬到今天,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作为中低风险地区,3桌以上的聚餐、30人以上的聚集性活动依然需要报疫情防控指挥部审批;体制内工作人员、体制外乡村党员等都做了带头遵守疫情防控“八不准”“十个一律”等有关规定的承诺;而原本打算慷慨做东为聚会买单的“灵芝大王”则一步步复工复产复苏,当前和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恐怕都没有了呼朋引伴指点江山不计成本的閑情。
物换星移风景异,岁月无痕今非昔,新冠疫情袭击后的这个世界,就像一滴酒,再也变不回当初的那粒葡萄。许多人都已习惯了疫情防控模式下的种种措施规定;但也总是还有一些人不以为然,心存侥幸,用悄悄组织各种地下聚会来测试各项禁令的刚性和管理者的洞察力,用不戴口罩不洗手来测试“本地疫情防控做得好,没什么风险”,用不听指挥不履职甚至连防疫物资管理程序也不遵守来测试监督执纪的力度和决心。而相形之下,那些疫情防控期间严守规定给聚会摁下暂停键的人,那些防汛抗灾期间认认真真坚持值班值守的人,反而遭到了个别人的嘲笑,竟说他们“胆小迂腐不敢越雷池半步”。
这就是为什么在防灾防疫常态化之际,更需要监督执纪不松劲——为的是给遵规守纪者撑腰,让世界充满正气,让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当纪律之剑出鞘,一批问责案例公布,自然就震慑了一大片,端的是问责一例胜过万语千言。
如果说新冠疫情是源于自然界的“生物病毒”,那么好逸恶劳、贪得无厌、越界逾矩等“心理病”和违法违纪、违反道德等“行为病”就是源于人类内心深处的“灵魂病毒”。一部人类史,既是人类和自然界病毒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史,也是人类与自身“灵魂病毒”之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斗智斗勇史。前者靠的是医疗技术的提升进步,后者靠的则是公平正义不含糊、监督执纪不松懈。
说到底,法规和纪律,其实是另一种类型的“药剂”。好的“医生”(当然,并非每个医生都是良医,这是题外话了),能用它医治许许多多的社会疾病,让世间浊气沉降,清气充盈,于无声处长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