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商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调研报告
2020-09-10吴慧芳
吴慧芳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和地区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体现着一个地区的智慧和文化蕴涵。商洛位于秦头楚尾,几千年来的深厚积淀,形成了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商洛市对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商洛市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现状
(一)基本情况
商洛历史悠久,为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文化积淀深厚。历史上,仓颉在这里造字,商鞅在这里封君,四皓在这里隐居,李自成在这里屯兵秣马。这里山连秦巴,水派长黄,地接楚豫,俗兼南北,民间文化,多种多样,独具特色,既承秦文化之阳刚,又兼楚文化之柔美。2006年以来,我市非遗保护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一大批具有重要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项目4项、省级项目36项、市级项目222项、县级项目369余项,共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人、省级传承人23人(2人已故)、市级传承人148人、县级传承人203余人,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单位1个(洛南县剧团),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商洛市鑫丰汇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2018年,柞水县杏坪皮纸制作技艺被选入陕西省第一批传统工艺振兴目录。(表1、表2、表3、图1)
(二)中省非遗项目保护资金使用情况
中省各级对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十分重视,不断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经统计汇总历年情况详见表4。
经费主要用于有关非遗项目的资料搜集整理,人员培训与辅导,有关实物征集、收藏、保存及展览,举办各类展示、展演、比赛、征文、征奖等宣传普及活动,参加省内外文化交流活动,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宣传。从调研情况看,各县(市、区)基本都能科学合理使用非遗保护经费。
(三)非遗传习场所建设情况
现在全市有3个县建立了对外开放的非遗陈列厅、28个传承基地、42个传习所(馆)。市政府投资630万元建设商洛花鼓传习馆,目前主体建设及改造项目已完成并投入使用。该项目建筑面积2997m2,其中生产传习用房600m2、多功能舞台1000m2、展览厅600m2、排练厅797m2。建立了以市剧团为主的《商洛花鼓》《商洛道情》传承基地。洛南县建立传承保护基地10处、传习所(馆)25处,10多年不间断举办谷雨祭奠仓颉仪式,弘扬汉字文化。山阳县建立各类传习所5个,在县城人民广场建立了300m2的非遗陈列厅。柞水县命名渔鼓示范校园3所、渔鼓示范村3个,发展渔鼓艺术社团31个,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渔鼓文化之乡”,这些场馆已成为商洛市非遗保护传承的核心阵地。
(四)非遗助推脱贫情况
依托传统手工技艺,建设传统手工作坊,带动当地贫困户脱贫。全市建立了黑龙口豆腐干、孝义柿饼、洛南豆腐干、洛南四皓草编、丹凤吊粉条、商南包谷酒、山阳中村挂面、镇安象园茶、柞水杏坪皮纸制作等50多个非遗手工作坊,开展非遗扶贫。《洛南草编》传承人开设的洛南县巧手工艺品公司,辐射带动3000多农户从事草编产业,2018年实现产值1380万元,出口创汇50万美元,农户人均增收4000多元。《丹凤葡萄酒酿造技艺》通过“公司+农户+基地”的农业生产模式,带动当地农户165户643人增收,人均年增收6000余元。山阳县《漫川菜肴八大件》农家乐和《山阳挂面》手工作坊,安置贫困户166户632人,解决1300多人的就业,贫困户人均年收入可达6000元。柞水县把“杏坪手工皮纸技艺”作为“一村一品”主导产业培育,恢复传统手工作坊39家,吸纳贫困户87人就业,带动贫困户当年实现脱贫。
二、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非遗工作重视不够。
一是非遗工作重视不够。受多方面客观因素影响,非遗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身边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一套务实管用的约束机制,导致非遗传承保护措施落不到实处。
(二)非遗工作人力不足。
我市非遗保护中心,全都挂靠在市、县区文化馆(群艺馆),一套人马,两个牌子,虽然名义上成立了非遗保护中心,实际上却并没有专门编制,目前从事非遗保护的工作人员均非专业的人员,一人身兼多職,工作任务繁重,在非遗保护传承上投入精力有限。专职从事非遗调查研究的专业技术人才极度缺乏,很难继续扎实开展保护工作。
(三)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没有依法将非遗保护、保存经费列入本级地方财政预算,市、县级非遗传承人没有传承补助经费。没有经费保障,严重影响非遗保护工作正常开展,一些濒临灭绝的非遗项目得不到及时抢救,非遗普查资料和实物得不到有效保护,损毁流失的现象时有发生。非遗工作机构设施装备落后,缺乏必要的高科技影像记录设施设备。市本级还没有建立非遗陈列展示厅。
(四)非遗传承后继乏人。
非遗传承延续大多靠口传身授,有的仅仅只靠子承父业,随着现代物质生活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不少民间艺术和珍贵实物流失现象十分严重,难以得到妥善保存、保护。加之市、县级非遗项目传承人既无固定收入来源,也没有保护传承补助,传承积极性不高,也很少有人愿意去主动学习,而且许多非遗传承人年逾古稀或相继去世,一些非遗项目面临失传的局面。
三、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建议
(一)建立非遗保护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非遗保护传承利用的约束机制。将非遗保护列入各级政府重要工作内容,纳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制定非遗保护传承利用专项规划,有序推进非遗保护工作。组建非遗专家团队,积极发挥咨询、论证、评审和专业指导作用,努力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的工作格局。
(二)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参照中省做法,将市、县两级非遗项目保护经费和传承人传习补助列入财政预算。积极落实上级有关扶持激励政策,建立市县(区)非遗传承保护基金,设立非遗保护专项工作经费和传承人保护补助金,列入各级财政预算,为非遗工作开展提供保障。实行政策引导和市场运作,鼓励个人、企业、社会团体进行多元投资,吸引社会资金参与非遗研究、保护和开发,不断拓宽非遗保护的投资渠道。
(二)规范完善理顺工作机构。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市、县成立独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通过公开选拔、招聘、调任、合作等形式,组织一支力量充足、专业性强的非遗保护工作队伍。建立完善非遗保护工作制度、传承人评估制度、非遗保护考核指标体系等,使非遗传承保护工作更加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
(四)建立非遗人才保障机制。
出台非遗保护奖励政策,引进非遗专业人才,支持鼓励非遗传承人带徒传艺,不断壮大非遗传承人群。定期举办非遗培训班,组织非遗业务干部和非遗传承人参加非遗培训,不断拓宽非遗工作视野,提高非遗工作者和传承人能力水平。不断完善各级非遗保护工作机构,设立非遗工作专门机构,配强非遗专职人员,进一步壮大全市非遗保护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