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屏箫笛上的竹刻艺术

2020-09-10邓宏顺

乡村地理 2020年2期
关键词:款识玉屏老道

邓宏顺:中国作协会员,湖南省作协名誉主席。曾先后在毛泽东文学院和鲁迅文学院高研班专修创作。出版有长篇小说《贫富天平》《铁血湘西》《天堂内外》等。

竹刻艺术渊远流长。在中国的竹刻艺术中,据目前资料看,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绘龙纹勺是竹刻艺术作品的最早代表作。该作品为竹胎,分斗和柄两部分。柄的花纹为三段,有透雕和浮雕再加髹漆。距今2000多年仍保存完好。

贵州玉屏箫笛是中国著名乐器。到了贵州玉屏自治县,无论是在古木掩映的印山书院公办箫笛博物馆,或者在藤萝绕篱的郑金城私人博物馆,都能看到玉屏箫笛的历史、现状,在国际、国内获得的殊荣,以及赠送国内外贵宾的箫笛礼物和图片,可见贵州玉屏的箫笛影响之广泛与深远。按时间顺序而陈列的实物和证件表明,玉屏箫笛上的竹刻艺术一直都在伴随着箫笛的发展前行。

查《辞海》,有载:“玉屏箫,中国著名的乐器之一,创于明代末期。”仅凭此算来,玉屏箫笛的历史已有500年左右。

在玉屏,箫笛的起源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明万历年间,玉屏郑氏维藩与一位仙翁老道相识,老道生病后在郑家得到了细心疗养。一日,郑氏与老道在玉屏城北看见八仙在石莲峰奏乐起舞,两人急忙前往。赶到时,只见群仙正驾云而去,郑氏有幸拾到韩湘子的神箫一支。次日,二人来到城西南飞凤山,见翠竹葱郁,老道选取水竹仿神箫制成一支,其声调婉转清幽。老道为答谢郑家,便将制作箫的技艺传授与她。郑氏将其视为珍宝,代代相传。于是,有了今天玉屏的箫笛产业。今人为记忆历史,还常刻诗于箫笛: “仙到玉屏留古调,客从海外仿知音。”当然,在玉屏也还有与之相似的别的传说,但由仙道传艺是一种共同的认识。

众皆所知,箫笛是由竹子制成,而竹子制成箫笛的精细过程却不为常人所知。从选材、校直、打孔、雕刻、上漆到箫笛成品,共需艺人进行多达数十道工序,且道道极有讲究。特别是音孔,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玉屏现有箫笛品种已由过去的一箫一笛,发展到今天的七箫十二笛一百多个花色品种。随着玉屏箫笛品种的增多,质量的提高,玉屏箫笛的竹刻艺术也在日益进步。最早的箫笛几乎是没有什么雕刻的素身,后来出现简单的款识,再后来才慢慢地丰富起来。

玉屏箫笛上的竹刻艺术内容主要有款识、诗文、绘画及其他吉祥图案等。最早出现的竹刻是文字款识,其刀法是浅刻,主要是讲究线条力度之美。我见到的玉屏箫笛竹刻款识有:“玉屏箫笛厂”,也有名气大的箫笛制作艺人直接刻上自己的名字,如“姚茂顺(加印)”“玉屏刘昆山”等等。这是简单的刻款,都刻在箫笛的尾部。稍丰富一点的是在箫笛头部刻吉语和图案,在尾部刻下款识。再丰富一些的,就是在上述两种形式外,还在箫笛身部刻下各种图文。

图案的主要种类有:龙、凤、梅、兰、竹、菊、莲、灵芝纹及其他吉祥花草圖案。龙与凤象征着高贵、尊荣;梅花象征坚韧不拔,奋勇当先的美好品质;兰花象征高洁、典雅、坚贞不渝、淡泊名利;竹象征竹报平安、生命顽强、蓬勃生长、节节高升、为人有气节;菊花象征高雅傲霜、清净高洁;莲象征出污泥而不染,高雅洁净;灵芝纹象征着高升和如意等。如果是一对箫笛,竹刻内容必须是相联系的吉祥图案,如龙凤联对,寓高贵尊荣;如牡丹与竹在一起,则寓平安富贵。

在印山书院箫笛博物馆和郑金城箫笛博物馆里,上述内容都有刻在玉屏箫笛上的,且不同时期和不同品位的箫笛尤有不同讲究。

刻在玉屏箫笛上的诗文主要有唐诗宋词及其他诗文名言。我所见到的玉屏箫笛上就刻有如下内容:

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宋代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又如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等等。

还有非常讲究的赠品箫笛往往将图文款同时刻在箫笛上,其位置分为:在箫笛头部刻诗文,身部刻图案,尾部刻上款识。如2015年2月23日赠送给英国前首相卡梅伦的一对龙凤微刻箫笛,就是按这样的位置分布竹刻内容的。箫笛头部雕刻诗文,身部雕刻精微的九龙九凤,尾部题款为“中国玉屏”和“姚茂顺”(印)。像这样的高级礼品和在国际国内获过大奖的箫笛,其价值往往难以估量。

明清以来的竹雕艺术似乎并不关注箫笛上的艺术雕刻,这其实是一种遗误。从玉屏箫笛的竹刻艺术水平来看,实不在其他竹刻之下,尤其是浅刻、微雕方面独占优势。与其他竹刻艺术相比,玉屏箫笛上的竹刻没有多大平面空间可供艺术家施展手艺,就像邮票艺术一样,只有把所有想象和追求都精缩在方寸天地之间。所以,细观玉屏箫笛的竹刻艺术作品,毫发清晰可见,其精细可达到惊人程度。从当代的雕刻手法来看,有浅刻、深刻,有挖地浮雕等,个别地方已有向圆雕过度的刀法。

玉屏箫笛的竹刻艺术空间正在扩大,也将随着工具的改进和艺术家努力,不断探索出箫笛竹刻艺术的新天地,其箫笛也定会因为它内质的声音和外象的竹刻艺术的共同提升而越来越在中外享誉。(责任编辑/杨倩)

猜你喜欢

款识玉屏老道
玉屏县气候季节、雨季及不同量级降水日数等气候变化特征
大话三国志
钱松喦书画之真伪研究
曼生壶款识探索(上)
湿润气温?助推油茶业快速发展
延续孔老道脉 光大中华精神
玉屏县召开2016年下半年老干部座谈会
吐鲁番发现的明代成化瓷器款识字体结构研究
王生拜师
玉屏县气候条件对油茶生长及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