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生新闻栏目如何用公益提升美誉度

2020-09-10吴林平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民生新闻公益

摘 要:随着新技术、传播载体的普及和发展,融媒体时代迅速到来。无论是中央级媒体,还是地市级媒体,都在进行自我变革。那么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作为地市级媒体的民生新闻节目,要如何转型,才能提升美誉度、拓展更多受众呢?中山广播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城市零距离》就用公益开路,以慈善搭桥,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关键词:民生新闻;公益;美誉度;《城市零距离》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2-0090-02

一、民生新闻栏目开展公益项目传播正能量强化品牌

中山广播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城市零距离》于2007年创办,以“平民视角,街坊话题”为宗旨,赢得了中山市民的喜爱。在当地地面频道电视栏目竞争中,《城市零距离》收视份额长期保持第一。然而,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亦对栏目产生了强烈冲击。《城市零距离》栏目所报道的新闻题材,常常陷入“鸡零狗碎”的困境。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内容,让民生新闻日渐琐碎化、无趣化。长此以往,观众难免产生视觉疲劳。加之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人钟情于手机这样的“小屏”,远离电视这个“大屏”。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传统媒体中传播的电视民生新闻处境愈发艰难。

为了扭转这一局面,中山广播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城市零距离》,运用互联网思维,接连推出“零距离爱心书屋”和“微心愿”公益项目,通过传统渠道与新媒体渠道的全方位宣传,线上和线下的有机融合,有效地提升了栏目在受众当中的美誉度,让栏目继续保持在本地市场的龙头地位。[1]

(一)“零距离爱心书屋”公益项目在五省区建成10间爱心书屋

2017年底,中山广播电视台《城市零距离》记者和本地公益组织前往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腊尔山区送爱心冬衣时发现,当地文化教育资源缺乏,小学生基本上没有任何课外书可看。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中山广播电视台《城市零距离》栏目组启动了“零距离爱心书屋”公益项目。经过努力,《城市零距离》栏目组共筹得爱心图书5万多册,在湖南、广西、西藏、新疆和广东5省区建成了10间“零距离爱心书屋”,惠及3万多名贫困山区的孩子。2019年12月14日,“守初心,担使命”全国党刊基层党建创新案例暨首届广东基层党建创新案例交流会在广州举行,中山广播电视台“零距离爱心书屋”公益项目获评广东机关和事业单位优秀创新案例。

(二)“慈善筑梦 帮扶济困——零距离微心愿”公益项目助近千人圆梦

2018年6月30日是广东扶贫济困日。当天,《城市零距离》栏目组联合中山市慈善总会,正式启动“慈善筑梦 帮扶济困——零距离微心愿”项目,市民可以在依托城市零距离微信公众号的“零距离微心愿”在线认领平台上,发布或者认领微心愿。这个微心愿,可以是一台电视机,可以是一台电饭锅,也可以是一副拐杖。受助者发布微心愿后,热心市民即可进行认領,完成点对点帮助。

截至2019年12月底,栏目组共发布“零距离微心愿”1007个,帮市民实现微心愿973个。2019年11月29日,“慈善筑梦 帮扶济困——零距离微心愿”公益项目获得2019中山市第七届“博爱100”公益创投活动最强公益决赛金奖。

二、民生新闻开展公益项目的启示

(一)发挥媒体宣传优势,对公益活动进行全过程报道

建设爱心书屋和实现微心愿所需的相关物资从何而来?中山广播电视台《城市零距离》栏目首先发挥宣传优势,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在建设爱心书屋方面,《城市零距离》栏目组策划开展特别报道,通过记者实地走访贫困山区报道实情,让观众有一个感同身受的认识。在开展微心愿方面,记者深入受助群体的家中,让受助者说出自己的微心愿,激发观众的同情心,让爱心市民献爱心。

报道需做到有始有终,方能让效果实现最大化。2018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首批两间“零距离爱心书屋”在湘西凤凰县两林乡岔河小学和柳薄乡追屯小学建成。栏目组当天对零距离爱心书屋的落成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3000多册图文并茂的图书,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涌入书屋挑选图书的场面,透过电视画面传播给了全社会,市民的善心得到了不折不扣的落实。

在微心愿报道方面,《城市零距离》同样秉承自己的宗旨,将实施过程呈现出来。栏目组选取典型个案,对微心愿的实现情况进行追踪报道。记者和志愿者会带着微心愿(比如一台电视机),一同来到受助者家中,助其实现这个心愿。这一温暖的圆梦过程,也通过电视屏幕一五一十地传递了出去。

(二)全媒体渠道宣传,让公益项目广为人知

第一,依托拥有40万“粉丝”的“城市零距离”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栏目组对报道进行融合,在“城市零距离”微信公众号渠道上进行微信推送,与传统的电视新闻报道形成合力。

第二,依托中山广播电视台手机客户端“中山手机台”APP进行二次传播。在“零距离爱心书屋”或“零距离微心愿”新闻播出后,相关的单条新闻也随即在“中山手机台”APP上线,这有利于市民观看、转发,进行二次传播。

第三,借助“中山手机台”抖音号进行更广泛的传播。栏目组新媒体编辑将爱心书屋的建设、微心愿实现交接的过程通过抖音平台发布,让市民了解到公益项目的方方面面。

(三)开展线上募捐,让做公益更加便利

第一,成立“城市零距离爱心帮扶基金”在线公益平台。该平台依托“城市零距离”微信公众号,栏目组会定期将相关个案在平台上上架。市民只需登录这个平台,选择相应个案,就将点对点给受助者捐赠善款。2018年春节,“零距离爱心书屋”第一季线上募捐活动在“城市零距离爱心帮扶基金”在线公益平台正式启动。由于前期宣传到位,富有博爱精神的中山市民纷纷伸出援手,有小朋友直接捐出了压岁钱。中山全市形成了慈善公益过新年的良好风尚。短短的一个春节假期,就超额完成了第一期10万元线上募捐的既定目标。截至2019年底,已有11800多人次参与“零距离爱心书屋”在线募捐,筹得专项善款55万多元。

第二,“零距离微心愿”在线认领平台。该平台整合受助者、捐赠者、社工服务站,形成一个综合性的慈善公益支持网络。受助者可以在这个平台发布微心愿,市民可通过这个平台认领微心愿,从而为中山市困难群体提供便利的精准帮扶。通过这个平台,这些困难群体收到了洗衣机、收音机和热水器等一个个微心愿……自项目开展以来,“零距离微心愿”项目认领完成率达到90%以上。

(四)线下发力助公益活动更上一层楼,让慈善种子洒落心间

《城市零距离》栏目组还通过线下发力,助推公益项目开展。

对于“零距离爱心书屋”公益项目来说,图书是最大的经费支出。栏目组号召主持人走进校园,通过开展“零距离爱心课堂”,募集课外书。截至2019年底,栏目组先后走进中山45間学校开展活动,共筹得爱心图书5万多册。

而关于“零距离微心愿”公益项目,栏目组也通过与爱心企业合作,开展义卖活动,售卖藏香腊猪肉、爱心鸡蛋等物资,筹集善款,助力困难群体实现其微心愿。

三、结语

在两个公益项目的开展过程中,《城市零距离》栏目始终坚持阳光透明做公益。募集的所有资金进入由中山市慈善总会监管的“零距离爱心基金”账户;关于“零距离爱心书屋”或“零距离微心愿”的实现过程,《城市零距离》栏目组进行公开报道;每间书屋建成和微心愿完成后,每一分钱的去向都在网上“晒账单”,市民可以公开查阅。[2]

通过这两个公益项目的开展,《城市零距离》栏目组大大提升了节目美誉度。92岁高龄的黄勤志老人在电视上看到爱心书屋建设后,从原本并不宽裕的退休金中挤出了2万元支持“零距离爱心书屋”建设。

这充分说明受众对《城市零距离》栏目组的充分信任。在观众眼中,《城市零距离》不再是内容浮浅琐碎、格调低下的代名词,而是一档既有深度又充满温情的新闻栏目。在融媒体时代,《城市零距离》借助公益,完成了媒体变革时代的蜕变。

参考文献:

[1] 蔡胜辉.民生新闻如何打好公益牌——以河北农民频道《非常关注》栏目为例[J].电视研究,2019(05):53-54.

[2] 李静.民生新闻内容高度与传播宽度研究——以青海广播电视台“青海经视”频道为例[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4):149-153.

作者简介:吴林平(1985—),男,广东梅州人,本科,助理记者,从事媒体新闻工作。

猜你喜欢

民生新闻公益
公益
公益
公益
公益
电视媒体交通事故报道的现状与创新
探究新媒体环境下民生新闻的发展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找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