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工实训教学手段效能评估研究

2020-09-10吴亮

内燃机与配件 2020年22期
关键词:教学手段研究

吴亮

摘要:对国内有关金工实训教学及其效能评估相关研究成果分3个层次进行梳理,引入了教学手段、效能评估、教学效能评估等概念,构建了内部控制管理、教学过程、毕业与就业、技能与创新等4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33个三级指标的金工实训教学手段效能评估体系。该体系破除以往以教师为中心,以学校内部自评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效能评价模式,填补了金工实训领域还未开展手段效能评估的研究空白。

Abstract: Metalworking practice teaching and its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of the relevant domestic related research results divided into three levels, the introduction of such as concept of the teaching methods,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teaching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build the internal control management, teaching process,graduation and employment, skills and innovation and so on 4 level indicators and 11 secondary index, 33 three-level index system of metalworking practic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This system breaks down focus on the teacher as the center in the past, with the school self-evaluation of internal give priority to practice teaching of the subject of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model; fill in the metalworking practice field has not been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research gap.

关键词:金工实训;效能评估;教学手段;研究

Key words: metalworking practical training;effectiveness evaluation;teaching means;research

中图分类号:E917;N9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57X(2020)22-0233-04

1  金工实训教学手段效能评估的重要性

1.1 金工实训教学评估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国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投入,但是实践教学和实训课程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当中仍处于薄弱地位,相关的配套标准体系和规范不健全、教学手段效能评价以及考核方面仍处于空白。实训基地没有为提高社会职业能力建设、促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实现充分就业、构建学习型社会等提供支撑[1]。金工实训教学评估是高职院校开展教学质量监控的有效手段,也是开展课程改革、教学创新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金工实训教学体系不完善、教学理念陈旧、教学创新不多,进而影响到金工实训教学评估几乎是空白。金工实训教学评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还没有一套完整的金工实训教学手段评估体系,缺乏具体的评估方法和标准,评估内容和方式比较单一;②目前所开展的金工实训教学评估主要以学校和教师为中心,以学校内部自评为主,对于金工教学过程参与者和教学对象的学生没有参与到评估过程当中;③只注重对教学即时即刻的评估,没有向后延伸做到事后评估,对于接受金工实训教学的学生职业发展以及开展金工实训教学对学校学科建设和发展没有联系起来。

1.2 开展金工实训教学手段效能评估的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部機械制造基础工程训练大纲中对金工实习课程的目标定位是“学习制造工艺知识,增强工程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金工实训是一门以实践教学为主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直接参与实践,培养初步动手能力,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和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独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树立职业道德观,提高综合素质。高职院校通过金工实训教学培养大量的创新性技能人才,培养“工匠精神”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对于构建现代制造业发展体系、迈向工业4.0时代和重振实体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核心之一是实训基础课程的教学及其效果,金工实训恰是高职院校工科类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核心环节。工科类专业学生通过开展金工实训,对金属加工原理及其过程有全面的了解和理性认识,有助于促进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更为重要的是有助于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从建立金工实训教学评价入手,建立一套科学的、合理的金工实训教学评价体系,对金工实训手段效能进行评估,依据手段效能的评估结果,来倒逼推动实训教学水平和质量提升。

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及评价

2.1 研究进展

目前,对于金工实训教学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是专门针对金工实训教学开展评价的研究成果还不多,从手段效能角度对金工实训教学进行评估的研究成果几乎还没有。从文献梳理来看,前人研究的主要代表有:

2.1.1 金工实训教学手段的研究

针对金工实习教学中客观存在的学生、时间安排、教学目标及实际评价等差异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2]。对不同专业面向的岗位群进行岗位能力,提出以“项目为中心”的金工实习教学改革手段[3]。以项目任务为导向,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导向金工实训教学手段研究[4]。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设备及师资力量等方面分析了当前金工实习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5]。高职院校在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下,建立金工实训教学的改革方案解决金工实习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6]。

2.1.2 金工实训教学评估的研究

从项目、要素、内涵与标准、评估方式等四个层次出发,构建包括体制与管理、实习教学、仪器设备、实习队伍、环境安全、管理制度等六个方面的金工实习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7]。建立实训考核制度,采用多样化考核办法,用评分标准对训练内容和操作技能进行打分[8]。从“绝对评价、过程评价、综合评价”三个方面,构建高职模具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9]。以目标明确、内容多元、方式多样为原则,构建包括基本技能考核、创新训练评价、理论考试、数据化的综合评价等内容构建一套金工实习考核与评价体系[10]。设计“组织与管理”、“教学与指导”和“学习效果等三方面内容,对实践性教学质量进行评价[11]。从教师岗位工作职责、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条例以及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法、教学成果奖励实施办法等五个方面,建立金工实习教学质量标准、评估指标和管理制度[12]。从中心质量考核小组考核、中心领导及督导组老师听课、实习学生评教、教学存档资料检查与评比、学生座谈会等方式来开展金工实习实践教学评价活动[13]。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在专家打分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获得权重,建立教师金工实习教学质量的定量和定性分析评价体系[14]。

2.1.3 金工实训教学模式的研究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金工实训中项目教学模式,结论是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增强了团队意识、掌握金属加工的各项基本操作技能[15]。研究校企合作的金工实习模式,该模式有效利用了企业资源,提高了实习质量,有助于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协作[16]。从培养目标分层、实训课程安排分层、教学过程分层、教学评价及成绩评判分层等四个方面构建了金工实训的分层教学模式[17]。针对学生的差异性,研究了“菜单式”教学模式应用在金工实训课程教学对于培养综合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意義[18]。

2.2 研究评价

目前,对于金工实训教学方法、模式以及如何推进金工实训改革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针对金工实训教学进行评价也主要从教学质量管理和提升角度出发。而专门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来对金工实训教学成效进行评价的研究还不多见,而引入手段效能概念开展金工实训教学评价的还没有。因此,对金工实训教学手段效能评估的研究有两个方面的重要意义,也是接下来入手开展深入研究的两个方向:①概念的补充完善,将手段效能评估这一概念引入教学实践活动,构建教学手段效能评估这一概念;②构建能够达到“学习制造工艺知识,增强工程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一目标的金工实训评价体系。

3  相关概念的引入

3.1 教学手段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教育工作者就开始对教学手段开展了研究。王策三最早对教学手段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教学手段就是师生教学互相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19]。在《现代教学论》中解释到狭义教学手段是指师生教学互相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广义教学手段就是为了实现预期教学目的,教师和学生用来进行教学活动,作用于对象的信息的、精神的、物质的形态和力量的总和[20]。有专家认为,教学手段是教师与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用来进行教学活动的媒体,是具有信息的、形态的、功能特征的媒体[21]。还有专家认为,教学手段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科特点,借助媒体、设备或工具,传递教学信息,达到促使师生信息交流、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而采用的方式和措施,其本质是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所采用的方式和措施[22]。综合各位学者的观点,我认为教学手段就是教师运用各种工具、方法、模式,借助媒体进行相互信息传递、开展沟通展开的教学活动,他与教学方法有所不同的,教学手段是教学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

3.2 效能评估

效能评估指对某种事物或系统执行某一项任务结果或者进程的质量好坏、作用大小、自身状态等效率指标的量化计算或结论性评价,广泛用于军事、科研、制造行业,也可用于评估某种计划、工程[23]。对手段效能研究最多的主要是军事领域,还有一些基础医疗、通讯、工程等,在研究中发现,效能评估不仅能够找出制约效能发挥的主要因素,而且还能够为提高效能提供科学依据。因此,随着交叉学科研究日益增多,效能评估被逐渐应用于政策效能和服务效能领域。威廉·N·邓恩认为政策效能评估标准主要包括效果、效率、充分性、公平性、回应性和适宜性等六类[24]。有专家对政策实施的效能进行了研究,认为政策效能指政策的有效性,其衡量标准通常为效率(或效果)以及公平[25]。还有专家从数据来源、主报媒体、主报内容及馆情评析等方面出发,对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评估进行了研究[26]。

3.3 教学效能评估

教学效能就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能使学生达到一些特定教育目标或大量进步的结果[27]。教学效能是一种具备多向度的评鉴概念,可以用学习价值、教学热忱、表达清晰、团体互动、和谐师生关系、课程内容、评量方式、课外指定作业、学习上的难度等几个向度来评鉴教学效能[28]。教学效能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以班级(课堂)教学活动为基础,发挥组织资源环境等在促进教学活动上的积极影响力,以实现或超出学校预期教育目标的能力[29]。我国高校的教学效能评价主要是围绕高校的教学目标,通过科学设定考核指标,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开展情况进行综合评定的过程[30]。

4  金工实训教学手段效能评估框架构建

4.1 评估框架构建思路

打破以对教师教学质量为核心的教学效能评估框架体系,围绕社会和企业需求、以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来设置评价核心元素。具体思路是(图1),在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引导下,参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要求,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高素质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提升金工实训教学水平为主线,以培养技能型创新人才为目的,构建一套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金工实训教学手段效能评估体系。

4.2 评估框架构建原则

4.2.1 内容完备性原则

一套科学的评估体系,首先要具有完备性。评估内容要完善,要能够覆盖金工实训教学的所有环节、所有的参与主体、所有的关联性影响。既要涵盖教学前、教学过程和教学实施后,又要涵盖学校、老师和学生,还要包括学校发展、学生毕业就业和学科建设。

4.2.2 可量化、可操作、动态性原则

一个好的评估体系应该层次分明,尽量能够进行量化,便于对效果进行度量,这样才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同时,评估体系应该按照学校发展、学科建设和学生毕业就业情况可以进行动态性的更新和调整,具有一定的弹性空间。

4.2.3 能力培养和创新性原则

服务于学生能力培养、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学生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服务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创新和教学实践改革的需要,还要满足于社会、企业对学生的需要。

4.3 评估框架组成

根据评估的思路,对金工实训教学手段效能评估体系设置了三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包括内部控制管理、毕业与就业、技能与创新等3个,二级指标有11个,三级指标有33个(表1)。

在指标框架设置基础上将通过构建模型、专家打分等方式对每一级指标的权重进行计算,最后根据权重来计算总分值。指标的数据主要通过实训记录、学校数据统计、学生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

4.4 评估指标解释

4.4.1 内部控制管理

主要是对金工实训教学活动是否符合技能型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开展金工实训教学之前是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等进行的评价,包括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平台建设、制度建设等4项二级指标,这是对金工实训教学开展的一个内部自我评价。

4.4.2 教学过程

主要是对教学的现场过程进行的一项直接的评价,包括现场教学、教学效果2项二级指标,主要是以教师和学校的評估为主,是学校对教学老师教学活动的评估和教师对参训学生对于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的评估。

4.4.3 毕业与就业

主要是为了衡量金工实训对学生毕业的影响和对就业的帮助程度如何,主要站在学生自我角度和社会、企业的角度来对高职院校开展金工实训教学所产生的效能进行评价,包括毕业情况、就业情况、社会评价等3项二级指标。

4.4.4 技能与创新

这是用发展的眼光,站在职业技能培养、高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衡量金工实训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学生技能水平提升是否有效果。主要从职业资格证书、技能认证、创新设计、创新思维培养等几方面来进行评价,包括职业技能、创新能力等2项二级指标。

5  结论和发展方向

本次研究只是建立了一个探索性的架构,探索将手段效能评估这种方法用于高职院校金工实训教学当中,拟从手段效能评估这个视角构建一套系统、全面、动态的评估框架对高职院校金工实训教学进行评估。因此,目前只是构建了评估框架、评估思路和评估指标体系。下一步将会结合该评价体系的具体实施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例如进行回归检验对指标进行筛选和剔除,对保留的指标进行权重打分,对评估得分进行分级分类解释和评价。

参考文献:

[1]民进中央课题组.我国制造业技能人才短缺的原因分析及建议[J].教育与职业,2018(12):41-42.

[2]黄微,周玉华.“差异教学法”在金工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29(5):527-530.

[3]金葵.以项目为中心的金工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0(53):24-25.

[4]李慧燕,黄守宁.项目导向教学法在金工实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2014(1):45-47.

[5]徐敬广,徐曼.高职院校金工实习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3(26):238-239.

[6]李涛.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下高职院校金工实习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30):56-57.

[7]杨艳平,杨中秋,李海燕.对金工实习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指标体系的探索[J].实验室科学,2006(2):35-37.

[8]黄象珊.浅谈高职汽车专业的金工实训教学[J].教育与职业,2007(5):167-168.

[9]李舒燕.多层次高职模具专业实践教学与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50-53.

[10]邱震明.构建金工实习考核与评价体系的实践与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2):127-128.

[11]章蔚中,张兴旺,王颖.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8,27(2):62-64.

[12]刘超,王红奎,张树国.高校《金工实习》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及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11(1):109-111.

[13]崔希文,任春鸣,王志山,等.金工实习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J].科技资讯,2015(27):223-224,226.

[14]李清,李朋林,李红宾,等.金工实习教学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5(4):139-140.

[15]陈文辉.项目教学法在金工实训中的應用[J].中国轻工教育,2006(1):58-59.

[16]魏宏波,郭便.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金工实习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5(2):133-135,147.

[17]王蕾,田野,王英杰,等.分层教学在金工实训课程中的新探索[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6):67-68,76.

[18]俞彬,李新广.基于“菜单式”教学法的金工实训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J].现代商贸工业,2018(3):183-184.

[19]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244.

[20]唐智松.刍议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的整合[J].教育改革,1998(3):16-18.

[21]刘敏军.中国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的比较分析[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23(12):113-115.

[22]李嘉骏.教学手段须回归课堂教学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10(4):51-53.

[23]郑涛,李自力,曾利,等.效能评估研究热点分析[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4,39(9):82-86,90.

[24]威廉·N·邓恩(著).公共政策分析导论[M].谢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3-15.

[25]芮国强,彭伟,陈童.地方政府人才政策效能评估——以常州为例的实证研究[J].学海,2017(6):156-160.

[26]周静.基于馆情媒体报道统计分析的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评估[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8(2):10-14.

[27]Ryan, D.W., Developing a new model of teacher effectiveness[M]. Ontario: Ministry of Education,1986:13.

[28]Marsh, H. W., Multidimensional students' evaluations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 [J].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1993:21-30.

[29]贺菲.教学效能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8.

[30]朱佳,张强,张希花,等.开展教学效能评价的实践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6,30(5):93-96.

猜你喜欢

教学手段研究
公司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教学和管理层面的高等教育服务思考分析
如何在电工电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据结构》中“插入”算法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