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讲多练”的几个误区与有效性实施

2020-09-10黄绍枢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24期
关键词:精讲多练两位数习题

黄绍枢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实施的深入,人们认识到有效的教学方式才能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升。“讲精多练”成为我们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存在不少似是而非的教学误区,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体会,探讨了实行“精讲多练”教学改革的一些基本要求和应当避免的几个误区。

关键词:精讲多练;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4-090

一直以来教师及教研工作者都在不断追寻着更有效的教学方式,“精讲多练”一提出,马上受到许多教师的推崇,成为正确的导向,于是大家都朝这个方向努力,不久,有人提出课堂上教师讲授的时间不能超过(约15分钟),并以此做为评课的标准之一,后来甚至有人说教师只讲5分钟就行了……,不知那是什么样的教学内容,由什么样的教师在讲,什么样的学生在学。我想,这是不是部分教师对以“精讲多练”为指导思想的教学认识上产生了偏差,在教学实践中走入了误区。

有两位教师上了两节同课异构的课,更促使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这节课的课题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主要内容是十位数与乘数乘的数写在哪个位置上的竖式。

甲教师与学生快速推导出法则,分析例题,之后让学生进行大量模仿例题和比较公式的练习,教学各环节流畅无阻,整节课都在教师的预设之中。

误区一:教师讲得不“精”或很模糊

在教学中,有些教师由于备课不充分等因素,末能很好确立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难点,没有清晰的教学思路,东拉一块,西扯一块,教学重点偏离,学生学得一片模糊。

误区二:认为精讲多练等同于教师少讲或不讲

没有根据实际教材内容、自身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能力来定位该讲的“度”,因担心走上“满堂灌”的老路,赶快讲,多省点时间给学生练习,在练习中弥补“讲”的不足,窃以为是走上“精讲多练”的教学之路,殊不知这又悄悄踏上了“满堂练”之路。

误区三:认为练习多多益善

量变导致质变,不少教师认定这就是“精讲多练”教学方式的精髓,于是大题量成为课堂的一种“时尚”,用大量习题,覆盖面广,反复让学生练习以求“质变”。一些没有质量,机械性,没有层次,没有思考价值,脱离教学目标的偏怪难题这时也纷纷登场。

误区四:认为课堂上学生会做题就是有效的教学

经常看到有些课上学生与教师之间对答如流,教学环节一环紧扣一环,,学生在老师的示范下也能做题了,教师问:“懂了吗?”,学生答:“懂了”,教师问:“会了吗?”学生答:“会了”,教师欣慰地笑了……。仔细想想,一节课下来学生并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也不需要质疑,因为老师早已设好了的小梯子,所有的题目都是模仿老师或套公式。

那么我们如何在数学教学中避免(或减少)走入这些误区,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来评价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其二,主要从我们课堂教学的一些细节上加以琢磨:

一、充分备课才能精讲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很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教师对教材的认知和处理,想尽一切办法使全部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在教学重点与难点,注重徘徊,注重方法指导。至于“精讲多练”中,讲要几分钟、练要几分钟,我认为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谈讲色变”,而应视教材、视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

备学生是备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的学习水平接受能力解题习惯各不同,经常学生有这样几个层次:一、领悟力强,新知识一学就能进行基本的应用,解题步骤完整并有自检能力;二、领悟力强,新知识学了就会,但不善于解题或解题潦草过程粗简,没有检验的习惯,准确率并不高;三、基本能听懂新知识,需通过一定量的模仿练习才能明白新知识的应用及其解题过程的书写;四、对所学新知识经常是模糊的,不理解的,需要反复练习,教师不断指导,多次订正,才能有所收获。

二、其实练习也要精练

课堂一到练习环节,很多教师就是大量布置重复性、机械性的练习让学生完成,由于时间有限,许多时候学生连解题步骤都没有,跟别说消化吸收了。我们已认识到练的必要性,更要认清练的选择性、灵活性,才能避免从“满堂灌”走到“满堂练”。精练,题量适中,题型经典,让师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消化吸收、理解感悟、融会贯通,从而构建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学科思想和思维方法。

象以上提到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这几节课中,学生练习量可谓不少,平均每节在20~30道左右,很多学生是凭着记忆,利用“刚讲过的题型”,依样画葫芦做练习。一旦算式变化,最易造成学生计算的大量错误。真是学得快、忘得也快,

所以我们宁可少做几道题目也不匆忙下笔,跟着感觉走要不得,对于初学者精练是很重要的,练习中以及练习分析讲解中要多多展示教师的解题思路,也要展示学生的解题思路,而良好的解题习惯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梳理和再认识。

三、规范解题习惯的培养比获取知识的本身来得更重要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许多错误,往往并非是缺少必要的知识,而是缺乏必要的审题习惯和审题技能。要提高作业正确率,必须下功夫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要求再解题的习惯。每教一新课例题,教师都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练审题,在学新课的同时学会审题方法,养成审题习惯。

解题时要认真书写,教学生解题时要书写整洁,格式规范。草算要象正式答案一样,一律写在作业本上,做到草算不草,竖式排列有序,使学生养成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解题时还要边做边验。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会验算,养成解題时必有验算的习惯。验算首先是验算理,验方法,其次是验计算。提倡边算边查边验,一步一“回头”,争取一次做对,防止无效劳动。

如在学习代数法则内容的课,先学会审题,观察算式的结构特征,有哪些运算?需要什么运算律或法则?每步运算默背法则再写结果,要“四检查”,即查符号、查括号、查数字、查得数。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时,我反复引导学生按步骤解题,每步写出依据,并要求“四检验”,虽然练习的题量比以前少了一半多,但起到了良好效果,课后作业完成得令人满意。

四、引导学生跳出习题看习题

仅就习题教学而言,如果不能很好地发挥习题的作用及培养功能,教师只注意娴熟地解题,做一题“扔”一题养成了“快餐意识”,不重视充分暴露教师与学生的思维过程,学生悟不出解题思路及技巧,产生不出求解欲望,掌握所学知识就是一句空话,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努力挖掘课堂教学的潜能,引导学生跳出习题看习题,全面展示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树立数学思想、方法意识,让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习题,分解习题,力求暴露问题的本质。

猜你喜欢

精讲多练两位数习题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暑假训练营·两位数乘两位数和小数的初步认识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
浅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
探讨如何抓好初中化学教学
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新思路
两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