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纸媒记者采访技巧提升研究
2020-09-10王伟杰
摘要:技术的进步推动着传播渠道、媒介形态、媒体叙事方式等领域的变革,媒介融合与内容创新共同让传媒进入了融媒体时代。对纸媒记者而言,一方面需要适应媒介融合环境,在创作内容时适应传播媒介移动化、视频化、碎片化和社交化的趋势;另一方面,在创作内容时,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从创作理念到叙事方式,满足新时代读者的阅读需求,对内容产品进行重构。本文对融媒时代下纸媒记者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进行论述,为更多记者提供新的采访途经。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纸媒记者;采访技巧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24-0146-02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智能终端的普及为融媒体时代提供了开端。融媒体时代,信息内容得到快速传播,也在传播过程中不断筛选信息内容,将有质量的信息留下,为更多人提供有价值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纸媒记者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因为纸媒记者从传统媒体中走来,重文字、轻图片,这对融媒体时代下的读者来说并不讨喜。为跟上时代的脚步,纸媒记者应从实际出发,适度调整自己的采访方式,挖掘更深层次、更有价值的信息,再度赢得读者喜爱。
一、融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的特点
融媒体是信息发展之下的产物。传统的新闻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等,以及新媒体,它们之间既有共同点又各有优势,可以相互补充。融媒体时代,就是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进行有机整合,实现资源相互融通、内容相互兼容的状态。融媒体并不只是简单的“媒体互联网化”,如果认为将传统媒体中的内容搬到互联网上,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就是实现融媒体的话,就是陷入了媒介等于媒体的误区。报纸、广播、电视等用于传播信息的介质是媒介,而媒体则是指拥有媒介的组织机构,二者之间并不能完全画上等号。在融媒体时代,一方面需要做到“媒介+互联网”的融合,即在传播信息时拥抱互联网,构建传播矩阵;另一方面,媒体作为媒介的拥有者,应该不断创新内容,保持自己的生命力。
(一)传播媒介的融合
受智能终端的影响,报纸这类传统媒介传播效率不断下降,这就造成业绩的降低,甚至严重影响报社的生死存亡。为获得生机,媒体机构需要与时俱进,结合自身的优势,对不同资源内容进行整合,通过融合的途径获得可持续发展[1]。融媒体时代对传统媒体的根本挑战是进行媒介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整合,这种情况下纸媒更应转变自身报道内容单一、传播范围覆盖面不足等问题,整合自身的媒介资源,扩展媒介渠道,让更多读者能够以多种方式获取报社发布的信息内容。
(二)新闻报道的创作理念知识管理化和舆论导向化
与时俱进,更新新闻报道的创作理念是融媒体时代下纸媒记者对内容重构的必然要求。总体而言,新闻报道的创作理念呈现出以下两个特征:
第一,创作内容的知识管理化。融媒体时代的新闻报道已经不是简单地传播新闻事件的信息,而是通过专题化、关键词化的内容创作实现了对新闻内容的知识管理,为受众实现了新闻信息的逻辑性和知识链条化,最常见的体现即在新闻报道中出现了时间轴甚至是思维导图。创作内容的知识管理化对新闻信息进行了整合,能够让受众更加便捷地获取新闻信息。
第二,创作内容的舆论导向化。传统新闻媒体的内容创作更加侧重于宣传功能,而在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渠道的大众化,人人都能够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和把关人之后,新闻媒体更加注重对社会大众的舆论引导。相较于浅层次地通过宣传让受众知晓某一观点主张,新闻媒体创作内容的舆论导向具有更强的主动性,通过特定的内容、报道技巧等推动大众中形成新闻媒体所期望的舆论。
(三)新闻切入角度更强调独特性
融媒体时代,人人都有平台和渠道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和发声,新闻事件发生之后,各种渠道的信息大范围传播,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难以保证,而报纸媒体的相对权威性成为融媒体时代新闻事件报道的优势之一。融媒体时代,信息爆发式增长,受众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接收信息,而受众的流量又會影响媒体的生存状况。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信息的同质化,新闻媒体在寻求第一手信息的同时还会通过差异化的信息来获取更多的受众流量。差异化信息的来源一方面是报道同一新闻事件中的不同新闻主体,另一方面是挖掘更有深度的新闻内容。
二、融媒体时代报社记者采访面临的困境
(一)缺乏正常的采访空间与环境
融媒体时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使新闻内容得到快速传播。尤其是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平台的快速发展,使新闻得到快速传播。融媒体时代,不仅仅媒体可以传播新闻信息,每一个人都是新闻的制作者、传播者,这让新闻内容更加多元化[3]。而新闻受众可以对相关内容进行分享、评论等。但多数新闻当事人依旧存有抵触情绪,面对记者的话筒、摄像头时,有的人会直接拒绝采访,有的人即使接受采访,也会表现得十分拘谨,很难畅所欲言,这就对记者采访造成了阻碍,甚至会大大降低采访的质量。当前不同新闻媒体都在争夺读者的眼球,面对有价值的新闻内容时,媒体竞争激烈,一些新闻记者很难获得采访的机会。
(二)新闻信息处理的复杂性
融媒体时代,记者需要为不同媒介提供不同的采访素材,以往“一次生产、一次利用”的工作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当下记者需要通过一次采访来提供多次发布的新闻信息。这些新闻信息的形式除了文字外,还应该有图片、音频、视频等,这就对记者的采访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采访内容大多单调乏味,缺乏深度
融媒体时代从不欠缺新闻内容,而是缺乏一双发现新闻的眼睛。多数新闻报道的内容,仅仅是对新闻内容作出表述,并没有分析关键问题,很难引起读者的关注。特别是当代读者,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很难进行深度阅读,加之泛娱乐化内容的严重,很多人会选择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获取新闻内容,因此新闻资讯应向深度化发展。但由于记者采访水平的限制,很难在短时间内创作出有深刻思想内涵的内容,导致新闻内容往往流于表面,缺乏深度。
三、融媒体时代纸媒记者采访的途径
(一)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融媒体时代,纸媒记者的新闻采访工作受其他媒体平台的影响,只能在采访前做足准备工作,才能让读者在面对海量信息内容时,通过新闻采访的内容了解到事件的真相。在面对海量信息时,记者要具备甄别信息的能力及手段。这样才能在采访各行各业的内容中从容应对,以专业的素质赢得被采访者的信赖[4]。
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多是前线记者以在线采访的方式对疫情进行最前沿的报道。就武汉火神山医院搭建而言,记者要在采访前了解火神山施工情况,从而在采访过程中,就施工使用的材料、装配等内容进行采访,让被访者在最短时间内对记者的提问作出回答,而不是详细描述当前自己的工作内容,浪费彼此的时间,这样的采访也会给受众留下不专业的印象。
(二)注意调整采访速度
新闻,顾名思义,就是要新,特别是在融媒体时代,所有媒体都在抢夺一手的新闻资讯。所以,纸媒记者更应提升采访与编辑的速度,适应融媒体时代的需求。首先,在采访过程中,要把握采访节奏,注意采访时间的拿捏,这样才能以优质的内容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同时还要确保新闻在第一时间被传播出来[5]。不能为追求时效性而忽略新闻的质量,同时也要注意新闻的时效性。记者要掌握好时间,在保证采访质量的前提下注重后续的报道环节。其次,要注重在采访过程中对新闻的深度挖掘,这样才能让读者了解事实真相,防止失实报道的出现,同时,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要挖掘更多更有价值的新闻内容。
以新冠肺炎疫情采访为例,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举国上下十分关注。疫情前线的新闻报道是隔离在家的人们了解前方最新动态的重要渠道,这时新闻记者更要注意采访内容的时效性与深度。首先是对武汉每天发生的确诊病例进行报道;其次是对各个医院接受病患的情况进行报道,同时,对武汉当前买菜、买药、各个小区消毒防疫等情况进行报道;最后是对中央新的政策进行报道,让关注的人安心,让处于疫情中的人放心,为全国人民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
融媒体时代,记者应提升个人的政治素养、人文素养、新闻素养、职业素养,从而提升个人在行业中的综合竞争力。只有自身技能过硬,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以丰富的采访方式赢得读者的喜爱。在面对突发新闻时,才能将准确的新闻内容传递给受众,用新闻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大众[6]。
四、结语
融媒体时代,纸媒记者遭受巨大的冲击,只有了解融媒体新闻的特点,革新采访方式,有过硬的专业素养,才能在融媒体时代的冲击下,取长补短,完善自身,为大众提供更加真实、客观的新闻资讯,为新闻传播事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何有凤.融媒体时代报社记者采访技巧分析[J].传播力研究,2019,3(32):108.
[2] 苗月平,曹明明.融媒體时代报社记者采访技巧运用探析[J].采写编,2019(05):53.
[3] 孙洁.融媒体时代报社记者采访技巧提升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3(28):127.
[4] 白帆.融媒体时代报社记者采访技巧的提升路径探究[J].传播力研究,2019,3(21):123.
[5] 白晓东.融媒体时代报社记者提升采访技巧的路径探析[J].传媒论坛,2018,1(23):86.
[6] 陈岩.融媒体时代报社记者提升采访技巧的路径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8,2(30):108.
作者简介:王伟杰(1984—),男,湖南常德人,本科,记者,研究方向:新闻学、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