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业报转型中专业影响力的开发与探索

2020-09-10侯军锋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24期

摘要:纸媒的衰落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教育时报作为一张教育行业报,立足行业优势,突出专业特色,以报纸为平台,承办行业活动,开发自主品牌活动,提升报纸的专业影响力,报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媒体的行业公信力也得到业内人士的高度认可,在发行量保持稳定的同时,利润持续增长,不但没有生存之虞,更是走出了一条持续创新、独具个性的转型发展之路。

关键词:教育时报;行业报;专业影响力

中图分类号:G21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24-0128-02

一、引言

在纸媒发展后劲乏力的当下,作为一张教育专业报,教育时报从报纸出发,立足行业,向社会提供专业的行业服务,以活动为载体,提升了报纸的专业影响力,在社会效益不断提升的同时,提升了报社的经济效益,也为报纸的发展拓展了空间,更为行业报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样本。

二、行业报的专业影响力不只来源于报纸

(一)报纸除了新闻之外,还可以做得更多

教育时报举办大型活动,始于2002年的赴革命老区慰问演出,这是报社第一次举办大型演出活动,也首次体会到,报纸除了新闻之外,还可以做得更多。

2006年,教育时报推出河南十大教育新闻人物评选(后更名为河南年度教育新闻人物),并举办隆重的颁奖典礼。如今,这项活动已连续举办了15年,2017年更是结集成书《新闻人物·推动力》,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样的活动没有经济效益。我们想法很朴素,就是要“总结河南教育辉煌成就、树立教育系统良好形象”。

正是这种不求回报的探索,为教育时报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也让我们发现,报纸的专业影响力不只来源于报纸。

(二)承办行业活动,让报纸的专业影响力明显提升

行业报做新闻社会活动有天然的优势,它本身就是一个媒介平台,可实现对新闻社会活动的立体化、多层面、多角度的传播,容易造成强大的声势[1]。

2006年,河南省教育厅首次将当年“知荣明耻师为范”师德主题教育活动的全省师德巡回报告会交给教育时报来承办,取得圆满成功。2008年,全省“大爱无声铸师魂”师德报告会成功举办,教育时报的承办再次赢得赞誉。从2009年开始至今,每年的师德教育主题活动均由教育时报来承办,规模越来越大,影响也越来越大。

正是基于多年的积淀,2015年,首届河南最美教师评选(2019年起,更名为“出彩河南人”最美教师宣传推介活动),教育时报也毫无争议地成为承办方。从活动策划、评选日程安排、组织评选、节目筹备,到最后在电视台的精彩呈现。每次活动之后,教育时报还会编辑《河南最美教师》图书由出版社出版,从《河南最美教师2015》到《出彩河南人2019最美教师》,已出版5册。

一系列行業活动的承办,让教育时报的专业影响力在业内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三、行业报的专业影响力需要专业的态度和能力

(一)人人都是多面手,个个都能独当一面

从2006年的全省师德巡回报告会到“出彩河南人”2020河南最美教师宣传推介,教育时报承办活动已有15年。

15年间,每一次活动的承办,教育时报都力求做到最好。前期方案的整体策划,中间每一组报道的策划及版面呈现、微信报道,后期报告会的文稿打磨、节目设计、颁奖词主持词撰写,无不是精雕细琢。

教育时报从采写新闻起家,到后来的主持词、颁奖词撰写,剧本创作,再跨界到音频制作、舞美设计、视频拍摄与剪辑等等。报社一再强调:每一位同志都要能采访、能写稿、会主持、会演讲,同时还要会拍照、会使用新媒体。

(二)从教育专业的角度出发,让客户更信服

行业报的专业性和深度报道的优势,是大众媒体所不具备的。因此,行业报记者应熟悉本行业内的专业知识,并随时掌握最新动态,努力成为专家型记者[2]。

作为教育行业的媒体人,我们十分清楚,社会各界需要的是教育时报的专业新闻策划和服务能力。比如,教育部门需要的是我们对基层教育的深度理解,宣传部门需要的是我们在教育系统内的统筹协调,而其他社会媒体需要的是我们教育专业的咨询和指导,等等。因此,我们必须把与教育有关的新闻报道、活动策划做得更专业,才能从教育专业的角度出发,让客户更信服。

自“河南最美教师”宣传推介活动开展以来,教育时报每年都会从中推荐优秀教师参评中央电视台的“全国最美教师”评选和教育部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评选。因为事迹突出、材料扎实,河南教师表现得非常突出,2016—2018年,更是连续3年既有全国最美教师,又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这在全国来说也是不多见的。

四、行业报的专业影响力体现在专业的服务能力和引领能力

(一)从教育的视角,做全省教育系统最出彩的活动

行业媒体拥有丰富的各类资源,通过举办活动,可以激活这些资源,组建起庞大的网络,整合资源力量,共同推进活动的举办[3]。正是基于这方面的思考和专业的服务能力,教育时报通过持续创新,承办的活动层次越来越高,而这些高层次的活动更是支撑起报纸的专业影响力。

2015年5月,首次承办河南省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已承办6次。2017年7月,首次承办“大美学工”评选活动,已承办3届。出版《大美学工2018》《大美学工2019》图书2册。2018年4月,首次承办“出彩河南人”最美大学生宣传推介活动及颁奖典礼,已承办3届。出版《追梦青春 出彩中原》《新时代 梦飞扬》图书2册。2018年10月,首次承办“河南最美孝心少年”宣传推介活动,并向央视推荐,连续3年“全国最美孝心少年”都有河南的学生入选。2019年4月,首次承办河南省中小学班主任素养提升工程,已承办2届。出版《幸福教师的秘密》《蓬勃向上的力量》图书2册。2020年10月,首次承办河南省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示范校、特色校评估认定工作。

(二)打造属于教育专业媒体的评价体系

承办活动只是报社的专业服务能力得到了认可,教育时报还要有专业的引领能力。我们又在传统的评价体系之外,打造了一套属于教育专业媒体的评价体系:除了前面提到的河南年度教育新闻人物评选,還有河南最具成长力教师、河南最具智慧力班主任、河南最具影响力教育人物、河南最美校园评选。

最具成长力教师、最具智慧力班主任的评选已经分别进行到第十届和第八届,在教育界拥有广泛的影响力,有很多中原名师、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最初就是从成长力、智慧力起步的。

河南最具影响力教育人物评选5年一届,获奖人物分为影响力校长、教师、班主任三类各10名,从教育专业媒体的视角来检阅河南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

河南最美校园评选是2019年才推出的公益宣传活动。活动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引领各地各学校真正为学生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这项活动一经推出,便备受全省中小学校推崇。报社的专业引领能力可见一斑。

五、行业报的专业影响力需要自主创新来支撑

(一)打造自主品牌活动扩大专业影响力

2009年,教育时报策划了“国庆60年·打出河南的教育名片”,力证教育大省河南不乏好学校、优教育。活动一推出,就受到教育系统的广泛认同,目前已经发布了17届的河南教育名片。

河南教育名片一届要评出10所学校,其中一些学校会觉得报道力度还不够。报社又策划了河南教育名片发展论坛,全方位展示一所学校的发展成果,目前已经举办了14届。然而,还有一些学校也办得不错,可毕竟教育名片名额有限。报社又策划了河南课改先锋公益论坛,把好的教改经验和模式通过公益论坛的方式进行推广。目前已举办了16届。

教育要发展,首先是学校要发展,而学校要发展,首先是教师要发展。2016年,教育时报又隆重推出了河南教师成长学院:导师制,小班化,任务驱动,以学促评,微信直播,成长之夜……这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培训方式,深受省内省外教师的追捧:第一年开了3个班,第二年6个班,2018年10个班,2019年12个班,接下来计划开16个班……其上升的态势、发展的空间令人惊喜又充满期待。

服务于学校,服务于教师,专业能力还要服务于地方。2015年,教育时报策划了面向区域的河南教改成果联合采访。我们集聚全体记者的力量,针对一个市的教育改革进行全方位的深度采访,在一段时间内形成了舆论的焦点、宣传的热点。

(二)专业影响力推荐自身定位的根本性转变

在纸媒式微的今天,教育时报依然保持着稳定的发行量,并且最近4年来利润持续增长。在当前媒体转型的时代大背景下,教育时报一直在拓宽思路,提升专业影响力。与之相匹配的,报社的自身定位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以前以专业报的身份与主流媒体的新闻竞争,转向以教育服务提供商的身份与教育类商业企业的竞争;从小报非主流的境遇转向具有新闻理想、对教育深度理解的专业教育服务者。

如今,教育时报已不再只是一张报纸,而是一个团队,更是一个平台。报社的每一位同志不再只是编辑、记者,更是这个团队的一员,也是这个平台的有力功能模块。无论这张纸质的报纸将来如何发展,但“教育时报”作为一个团队、平台,其宣传、服务功能仍将持续发展、不断壮大,从而为广大读者和用户持续提供更便捷、更全面、更专业、更贴心的服务。生存根本不是问题,发展会带来更宽广的成长空间。

六、结语

行业报是中国报业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其主要功能在于对行业进行调控和管理,对内交流行业信息、对外树立行业形象。教育时报作为河南省唯一的教育行业报,在媒体转型的大潮中,依托活动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影响力,走出了一条有独特个性、充满生机的创新发展之路。事实证明,“死”的是纸,“活”的是报。报社不是报纸社,把报社当纸看,“命比纸薄”;把报社当平台看,天地广阔。

参考文献:

[1] 崔立新.新闻社会活动在行业报转型发展中的作用[J].新闻窗,2017(03):17-18.

[2] 刘震东.行业报记者的“七种武器”[J].青年记者,2014(24):66.

[3] 迟诚.活动营销助力行业报转型突围[J].传媒论坛,2018(09):69-70.

作者简介:侯军锋(1975—),男,河南新郑人,本科,编辑,研究方向:新闻传播、教育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