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历史文博类电视综艺节目制作与传播

2020-09-10邹凯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24期
关键词:节目制作综艺节目传播

摘要:本文以近三年反响比较热烈的央视《国家宝藏》(以下简称《国宝》)为案例,浅谈我国历史文博类电视综艺节目针对年轻观众的节目制作、品牌塑造与传播的模式、手段,评价并总结其经验特点,旨在通过本次研究,找准当下历史文博类综艺节目的定位和方向。

关键词:纪录式综艺;历史文博;综艺节目;节目制作;传播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24-0084-02

一、我国历史文博类电视综艺节目的现状

(一)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综述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优秀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和水平。吸引、引导、启迪人们必须有好的作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也必须有好的作品”。所以,我们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1]。

電视综艺节目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要有优秀作品问世,以弘扬中华文化和时代精神。

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发展到今天,经历了文艺晚会、娱乐、竞猜竞技、真人秀四个重要时期。从节目的表现形式来看,分为问答类、游戏类、选秀类、脱口秀类、音乐类等;从播出平台来看,分为电视直播类和网络视频类等;从综艺节目的内容来看,分为明星娱乐类、科技生活类、历史文博类等。结合我国的文化特色,综艺节目只有注重挖掘传统资源和民间资源,了解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接受心理,充分结合商业与文化两种元素,才能推出适合我国受众的电视综艺节目,从实质上抓住受众的心[2]。

(二)我国历史文博类电视综艺节目的特点及现状

2001年《百家讲坛》开播后,历史文博类电视综艺节目开始引领中国传统文化热。近年来,此类电视节目类型呈现出多样化、互动性、寓教于乐等特点。以攻擂比拼、纪实纪录等形式引发话题讨论,或参与者之间频繁互动,电视、微博评论、视频弹幕、朋友圈分享等互联造势,都让传统文化更加“亲民”。诸如《中国诗词大会》《上新了·故宫》等节目,频频引爆电视屏幕和网络平台,进入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生活,令越来越多的“90后”甚至“00后”成为传统文化的新晋铁杆粉丝,让重拾中华文化成为一种时尚和生活方式。

二、央视《国家宝藏》节目综述

(一)央视《国家宝藏》节目概况

2017年12月5日,《国宝》登陆央视三套,立刻引爆朋友圈,电视收视率持续上升,在用户群年轻的视频弹幕网站哔哩哔哩(Bilibili,简称“B站”),超20万条弹幕铺满屏幕。该节目至今已播出两季,豆瓣评分高达9.1,比同类综艺节目的评分高出不少。

《国宝》是央视与故宫等九大国家级、省级重点博物馆合作,在文博探索领域进行深入挖掘的一档历史文博类综艺节目。每期节目由一家博物馆推荐三件镇馆之宝,交予观众投票甄选。每件宝藏都有自己的明星“国宝守护人”,演绎前世今生,解读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这是纪录片和综艺两种创作手法的融合应用,是全新创制的纪录式综艺。它集文化内核、综艺外壳、纪录气质于一体,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表达。

(二)央视《国家宝藏》节目的团队和制作

1.制作团队。制作人兼导演于蕾是央视资深的编导、撰稿人和节目制作人,曾担任2012—2014年的央视春晚总撰稿、央视《开门大吉》栏目制片人、2016年G20国际峰会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文学总撰稿等。

文字总撰稿于新玲,曾担任多个人气节目的总编剧,如《咱们穿越吧》《国学堂》等,在表现深厚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舞台文案上功力深厚,许多文案、台词深入人心,让观众以“泪目”“美哭”刷屏点赞。

戏剧导演兼助演朱峰,毕业于美国音乐戏剧学院音乐剧表演系,曾在百老汇从事表演及幕后运营工作多年,与王洛勇、费翔同为有百老汇演艺经历的华人。

其余后期团队皆为央视及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的成员,经验丰富,团队协作能力强,能给观众呈现一个精雕细琢的文博节目。

2.舞美效果。中国风的古典韵味与现代舞台科技结合,采用全息投影成像技术,呈现3D幻影立体特效,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感和纵深感,将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3.背景音乐。节目的背景音乐有助于震撼观众的心灵,使之产生共鸣。《国宝》多使用古风曲或现代感较强的音乐,除优秀的原创音乐外,其他多来源于年轻观众熟悉的影视、动漫和游戏配乐,如《琅琊榜》《古剑奇谭》等,不仅能对现场剧情和气氛起渲染烘托作用,还能在年轻观众中引起共鸣和惊喜。

4.九大博物馆。每一季入选的国宝来自故宫博物院等九大博物馆,各位馆长作为“看门人”,带领“国宝守护人”到博物馆实地介绍;后期则回到节目现场,对国宝进行点评,专业而又不失通俗,由浅及深、由形象到历史,让观众对国宝有全方位的认识。

5. “国宝守护人”。邀请在年轻观众中具有号召力的偶像级流量明星易烊千玺、刘昊然等,实力派演员宁静、雷佳音等,以及歌唱戏曲演员蓝天野、雷佳、岳云鹏等作为国宝“前世传奇”的演绎者;同时还邀请与国宝相关联的专家学者、科研工作者等作为国宝今生故事的讲述者。上述两者共同构成“国宝守护人”,以小剧场表演和纪实讲述的方式,对国宝的前世今生进行历史文化的重新构建。

6.国宝特展。以“国宝”为题举办一次特展,每个博物馆选出一件国宝入驻故宫特展。观众登录“国家宝藏”微信公众号,即可参与投票,还可参加国宝广告语的有奖征集活动,提高《国宝》节目的场外互动热度,将其升级为全民参与的“文博盛宴”。

综上所述,《国宝》的成功绝非偶然,而是立足于实力强大的团队和精良的制作。

三、《国家宝藏》节目针对年轻观众的品牌塑造、运营和传播

(一)“国宝守护人”的选择

参选国宝早已明确,“国宝守护人”则成了关键因素。人、物衔接和融合,形成节目的“灵魂组合体”,贯穿节目的主线,实现故事讲述和情感表达。

《国宝》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邀请当红的年轻偶像明星以及演技实力派演员作为“国宝守护人”。他们自带“粉丝流量”,而这部分粉丝群体有着网络媒体使用频繁、传播平台多样、自媒体传播速率快、覆盖面广的特点,所产生的话题易引发圈内其他受众的共鸣,且话题持续升温,热度不减。

除了邀请明星大腕,《国宝》还邀请与文物相关的专家学者、社会公众人物等,作为今生故事讲述的“国宝守护人”。他们或为文物的出土和研究作出过重要贡献,或是与文物相关的社会各界人士。这样就拉近了博物馆里静态陈列的、远古且离生活遥远的文物与人们的距离,使其贴近现实生活。

(二)“前世故事”的编排和演绎

每一个国宝都会由“国宝守护人”演绎“前世故事”,相当于一个小型舞台剧。通常舞台剧受众较为有限,多是爱好艺术、年龄偏大的观众,而《国宝》的创作团队却在舞台剧中加入了音乐剧、喜剧等现代元素。

如湖北省博物院一期,撒贝宁演绎“睡虎地秦简”的故事,就颇具幽默、风趣的喜剧风,以冷知识问答形式让观众捧腹大笑;再如辽宁省博物院一期,陈晓和戏剧导演朱峰用《仙才叹》音乐剧的形式,展現宋人摹顾恺之《洛神赋图》的瑰丽画卷。这样的演绎,可以将国宝的文化内涵以雅俗共赏的形式展现出来,让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喜闻乐见。

(三)粉丝经营和传播策略

1.自媒体运营。《国宝》节目在开播之前就开通微信公众号,配合各大媒体进行预热,经营微信群体。每一期推出前,都会发布预告视频;每一期推出后,都会有精彩回顾;还会选择与节目内容不同的方面,深入挖掘,举一反三,让受众在回顾之余,学习更多节目外的文博知识。

2.视频网站的入驻。除了每周日晚在央视三套首播外,也会在央视网等各大主流视频网站播放,而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入驻二次元弹幕视频网站哔哩哔哩。此次,央视综艺首次以官方名义入驻B站,截至目前已有86万粉丝,单期播放量平均150万,而单期弹幕则在1万条以上,打开视频就是满屏的弹幕。众所周知,B站汇聚互联网平台中最年轻的人群,90%以上的用户在25岁以下,身处一、二线城市经济和文化发达的地区,这也说明《国宝》节目在年轻观众中已积累了相对可观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总之,通过以上方式,《国宝》的品牌形象在年轻观众眼中越来越“年轻”,在塑造自身品牌的同时,也很好地进行运营和传播。让年轻观众越来越多地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深厚底蕴,这本身已达到了节目制作的初衷和目标[3]。

四、结语

《国宝》节目的侧重点在文化和文物本身,让社会对考古文博领域的关注点落在博物馆和文物藏品上,节目对文物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升华,以故事的方式生动、形象地为文物赋予更多的人文特征。而故事化的内容将年轻受众的网络话题性行为逐渐转化为消费行为,从而产生经济价值。

中国历史文博类综艺节目是个崭新的开始,意味着以娱乐、八卦、无厘头为主导的综艺热点,将不再是唯一受人追捧的新潮和时尚。回归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内涵,不断创新形式,引发年轻观众重拾国学,重拾华夏文明精神的纪录式综艺将成为电视综艺节目的一大趋势。其富于生命力,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将成为一种新潮的生活方式——博物馆式生活。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M].学习出版社,2015:8.

[2] 孟令名.人文关怀——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创新之本[J].今传媒,2014(12):94-95.

[3] 陈楠.文博类电视节目故事驱动模式研究——以央视《国家宝藏》为例[D].北京:北京大学,2018:39.

作者简介:邹凯(1988—),男,广西贺州人,本科,研究方向:文化产业。

猜你喜欢

节目制作综艺节目传播
气象影视虚拟演播室技术初探
电视专题节目制作中的必要元素应用
新时期电视综艺节目发展问题及未来趋势
从鲍德里亚的后现代传媒看综艺节目的流行
探析韩国综艺节目大势下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如何赢得市场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三网融合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与传播的新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