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竹笛艺术的派别差异及流变

2020-09-10陈俊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2期
关键词:发展

摘要:宋代以前,中国竹笛的形制比较杂乱,能够演奏的乐曲较少。至宋元时期,中国竹笛的形制已趋于稳定,并且开始大量广泛运用于曲艺、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中。元代以后,戏曲盛行,成为以后中国竹笛的两大派别——“南派”和“北派”产生的实践基础。“南派”和“北派”是最早形成的两大竹笛艺术流派,并与较晚形成的“浙派”和“新派”成为今日在中国笛坛影响最大的四大竹笛艺术流派。由于各派内容的侧重点并不相同,在此就他们各自的特点,做一些阐述和对比。

关键词:中国竹笛;艺术流派;形成;发展

中国竹笛演奏艺术发展到现在, 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竹笛是我国古老的吹奏乐器。有关中国竹笛起源问题存在多种说法。有的说法是《周礼》记载起源于西周。有的说法是起源于战国时期。还有说法是起源于西汉时的西域(今新疆及中亚一带)。

至于笛子流行于战国时期的说法, 只不过是一种推测。以历史的眼光来看, 一件乐器, 它与世界上其他事物是一样的, 是在不断发展的使用实践中不断改变, 不断进化而来的。一种乐器即可能是吸取数种不同乐器长处而产生;也可能随着音乐的需要而派生的数种不同的乐器。现今的笛子, 正是中国古笛与西域胡笛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自汉武帝西域胡笛传入中土以后, 中国古笛逐渐采用胡笛的吹孔与按孔在同一平面上的演奏方式, 吸收了西域笛曲的音乐养分;也保留了中土古笛七孔的基本形体, 胡笛与古笛渐渐同化了。中国古笛的原形也逐渐从中国音乐历史舞台上消失, 至西汉末基本上被淘汰了。它以新的姿态出现在中国乐器的行列中。至唐后又加上了膜孔, 笛子的音质、音量均为之一新, 形制趋向完善, 演奏技巧也日益丰富了。

20世纪中叶,北方的笛家冯子存、刘管乐等将山西梆子、二人台、河北吹歌等民间音乐加工创编为中国竹笛独奏曲目。这些曲目均由梆笛演奏,注重气息的缓急变化,充分运用“吐”、“滑”、“垛”、“花”等演奏技巧,风格刚劲、豪放而又渗透着诙谐。其代表性的曲目有《喜相逢》《五梆子》《荫中鸟》等。随着这些演奏家和曲目的影响不断扩大,学习、效仿者日益增多,中国竹笛艺术的“北派”逐渐形成。曾永清、王铁锤等笛家均为北派笛艺的优秀继承者。

同一时期,以陆春龄为代表的一些笛家,将江南丝竹、昆曲曲牌和民间曲调整理为竹笛独奏曲,代表性的有《中花六板》《三六》《行街》《小放牛》等。这些独奏曲均由“曲笛”演奏,充分发挥曲笛淳厚圆润的特点,运用对气息的巧妙控制,充分使用“震”、“叠”、“赠”、“打”等演奏技巧,使得这些乐曲极尽委婉秀丽之意。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陆春龄、江先渭等笛家又在这种风格的基础之上,创作并演奏了《今昔》《喜报》《江南春》《姑苏行》等曲目。随着这些作品逐渐深入人心,中国竹笛艺术的“南派”逐渐形成了。

南、北两派笛艺的产生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后期涌现的许多新兴笛艺流派都脱胎于这两大流派。这两大流派奠定了中国竹笛艺术的两大基本格调:华丽典雅和质朴奔放,后世以传统手法创作的笛曲之特色均侧重于其中的某一点或是将二者相融合。

在音高、音值、音强、音色及技术、技巧的运用上,中国竹笛的南北两派也可以说是迥然不同。南北两派技术、技巧运用上不同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南北两方乐曲风格的不同。南方民间音乐的风格比较清新秀丽,笛曲即从中脱胎而出,震音、叠音、赠音、打音等技巧正应了此种风格的表现。在气息的运用上,也讲究柔韧而有弹性,好比是打太极拳。陆春龄先生曾比喻运气如箭击钢板,不燥不虚,讲究分寸。同理,北方民间音乐的风格比较豪放、直率,从中而生的笛曲也具有热情奔放的特点。吐音、滑音、垛音、花舌等技巧将北派笛曲的风格体现得淋漓尽致,也就成为了北派笛艺的代表性技巧。在运气上,北派讲究厚重沉穆,势如破竹。

几乎是与中国竹笛的南北两派形成的同一时期,以南方笛家赵松庭为代表的“浙派”,影响日益扩大。并最终成为对中国笛坛影响巨大的一个流派。

“浙派”的竹笛艺术以南方的曲笛艺术为基础,但并不拘泥于南派的演奏艺术,而是广采博纳、勇于创新。赵松庭作为“浙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他主张在保存各自风格的基础上,进行技术上的交流。在此理论的基础之上,赵松庭创作了一系列南北相融、刚柔相济的竹笛独奏曲目。抗美援朝期间,赵松庭在朝鲜相遇北派笛子演奏家刘管乐,并向其学习了北方梆笛的演奏技法。在创作独奏曲《早晨》时,赵松庭在南派笛艺风格的基础之上成功地借鉴运用了“垛音”、“双吐音”、“花舌”等北派技巧,生动描绘了从旭日开始东升到人们欢快劳作的动作场景。这首乐曲已经从南派曲目或北派曲目的范畴中跳了出来,成为打破南、北笛曲各自风格特征的代表性曲目。

与南、北两派不同的地方是,浙派除了有一批风格浓郁的竹笛作品外,还涉及到竹笛的科研、乐改和教学等方面的内容。

作为浙派笛艺的代表人物,赵松庭在竹笛的科研和改革领域有着颇多建树。他把不同调的笛子用“X”形隔架绑合在一块,制成“排笛”。“排笛”的产生加快了换笛速度,拓宽了竹笛的音域,丰富了竹笛的音色变化,增强了竹笛的表现力。为了获得沉厚的低音,他还发明了“弯管大笛”。从考古中发现的“河姆渡骨笛”也使赵松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摸索仿制成功了此种骨笛,并由学生詹永明用骨笛演奏了《原始狩猎图》,获得了成功。根据古书中的记载,赵先生使已经失传多年的“雁飞篪”重唤新声。他的学生杜如松用“雁飞篪”演奏的《雁南飞》也获得了成功。赵松庭的弟弟赵松龄是一位物理学家,赵松庭与其合作撰写的论文《横笛频率计算与应用》和《温度与乐器音准问题》从乐器构造、温度的影响等列举了大量的科研数据、计算工式,是竹笛科研领域的重要文献。

赵松庭先生的教学科学、系统,编定的竹笛演奏教材《笛子演奏技巧十讲》,是中国竹笛教学的经典教材,无数的竹笛学习者受益于此书。赵先生培养出了詹永明、张维良、戴亚、杜如松、蒋国基等一大批竹笛演奏家,均为当今中国笛坛的领军人物。

从50年代末起,竹笛演奏家刘森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演奏风格和作品风格,开创了中国竹笛艺术之“新派”。刘森并没有局限于某种特定的民族音乐的范畴,而是另辟蹊径,在传统音乐借鉴方面,他较多采用舞蹈音乐的素材,用它来表达旋律的抒情性、叙事性和歌唱性,如《牧笛》中的慢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吸收和借鉴其他流派的方面,“新派”的演奏脱胎于“北派”而不同于“北派”,他借鉴了“北派”富于戏剧性、民间风味浓烈的特点,在长期的艺术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自己极富歌唱性的艺术风格。刘森在吹奏时的气息运用上,较少用水平状的气息线条,而采用带有一定密度的气颤音。并且在演奏过程中,气冲音与气滑音紧密配合。这些都使得他的演奏极具歌唱性的特点。

简广易、李镇、黄尚元、李增光等笛家都是“新派”发展的生力军,他们创作、演奏了大量的竹笛独奏曲,把“新派”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简广易创作并演奏的《牧民新歌》、李镇创作并演奏的《走西口》、李增光演奏的《绿洲》等曲目均脍炙人口、流传甚广。

从六七十年代到现在,中国笛坛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涌现出了众多的笛艺流派或群体演奏模式。较有影响的有:以孔建华为代表的“中原笛派”,以中原为本,兼取各派之精华,形成了既有委婉抒情,又有激越奔放的艺術风格。以俞逊发为代表的“俞派”,立足于南派隽永细腻的风格特点,广收并取,形成了自己细腻而不失奔放、质朴而不失华丽的创作、演奏风格。以马迪、张延武为代表的“西安笛派”,以秦川地方音乐为素材,创作,极具繁音击楚的秦川音乐特色。以曲祥为代表的“山东笛派”,以其快速灵巧的吐音和灵活多变的作曲手法为人们所喜爱。

作者简介:

陈俊,江苏省演艺集团。

猜你喜欢

发展
印刷术的发展
习近平的可持续发展之“策”
京津冀协同发展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领导的嘱咐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