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效率的提高策略
2020-09-10赵玲
赵玲
摘要:中学语文教师要抛弃教学功利化观念,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制定出层层递进的学习计划,通过对教学方法的创新,不断充实学生的作文素材,以此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新时期;作文素材;教学策略
我们中学作文教学为核心,了解了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分析出目前作文教学存在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策略。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需要学校和教师给予高度的重视,仍需各位教师的不断探索,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以期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语文教学的整体发展。
1完善教学方法,更新作文教学理念
语文教师应该保留传统语文教学的优势,引进现代化语文作文教学理念,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及时消除学生对语文作文环节的恐惧心理,并根据学生的能力及时的调整自身的教学方法。比如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在课程上通过提问生活中或者写作中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并试图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方便老师今后更加有針对性地加以引导。此外,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老师也应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不应以考试成绩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而要注重学生日常的阅读积累,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专门为学生设置阅读课,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阅读书籍,并引导学生将在阅读过程中感受比较深的语句或者感悟记录在自己的摘抄本上。这样,学生以后可以经常拿出来翻阅,可以随时想起自己之前阅读过的文章。这种阅读课有利于学生积累素材,拓宽眼界,进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2充实作文素材
生活教学理论主张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并在实践中获得知识。由此可见,不管是课程改革还是教学模式的变革,都应该加强教育与实践的联系。为此,在中学作文教学中,教师也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日记是一种非常常用的生活素材整理手段。中学生能够利用日记将自己每日看到、听到的内容详细地记录下来,后期作文写作的时候就可以信手拈来,将其融入作文中,提升作文内容的丰富度,同时也可以保证作文富有真情实感,不会陷入“挤牙膏”的误区中。为了能够不断地充实写作的素材,中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举办课前演讲的活动,每个学生在课前要针对一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和点评。通过这种形式,推动中学生可以更加认真地关注周围的生活,不仅可以为自己积累重要的素材,同时也能够通过分享帮助其他的学生积累素材。
3多阅读刊物
3.1阅读刊物的作用
阅读刊物的种类多种多样,里面既包含一些生活材料,例如报纸、故事书、期刊报告等等,也包括一些中外文化名著或其译本。对中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读懂简单的字词和句子不是问题,所以能够读懂一些简单的阅读刊物,并通过它们获取更多知识,从而开阔眼界。
同时,有趣有料的阅读刊物更是培养语文学习兴趣的宝贵素材。例如故事书、笑话书、历史文献材料等等,都能让学生摆脱枯燥乏味的语文教材,发现语文学习的魅力所在。
3.2整合阅读刊物
首先,鉴于中学阅读条件有限,教师要千方百计地为学生搜罗适合他们的阅读刊物。目前,网络已进入每一所中学,教师可从网络入手找一些经典的故事书,或是一些经典的作文范例,将他们打印装订成册,形成完整的阅读刊物。
其次,教师应当对阅读刊物中所涉及到的知识进行分类,例如作文中常用的字词、句子等自然是最重要的内容,而一些好词好句自然也能为作文增光添色,而一些晦涩难懂的字词、句子就排除在重点之外。教师在将这些知识分门别类之后,才能为学生确立基本的阅读方向。
4语文教师要不断改变作文训练重点
中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要想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改变作文训练重点。语文教师要训练学生慎重细致、细细推敲的能力,学生在写作中经常会使用很多的“万能”句子。例如:“春天鸟语花香”、“今天又是一个好天气”、“今天天气真热呀”之类。教师要引导学生使用精确的语言进行阐述,不可以写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写一些片段,对事物某一点、某一面开展仔细的描述。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仿写一些范文,对范文语法、表现手法等开展象征性的仿照,这也是一种训练写作能力的渠道。除此之外,中学语文教师在作为教学中,也要重点训练学生的审题水平。它是学生开始写作的前提,使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能够把握关键点。可以对学生进行拟题训练,从而打破审题的误区。与此同时,那些写作水平的不高的学生,缺少生活领悟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往往不注重一些细节,这时教师要积极的指导这些学生,将注意力注重中一个点,从而有效的规避内容粗獷的情况发生,使学生能够对细节进行深层次的描绘,从而使学生掌握作为教学难点与重点,把握写作技巧,不断提高作为写作水平。
5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作文的趣味性是至关重要的。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他们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会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知识的选择。在作文训练中,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假设的学习、生活、工作的各种需要下练习写作。另一方面,要设法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老师可以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来设计写作课堂,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心,激发其写作兴趣。学生对于作文字数要求非常敏感,要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教师在平时的作文布置上可以变通形式,不一定要写篇幅过长的文章,可以给学生布置随笔,或者是通过微写作形式促进学生的写作意愿。有些有经验的教师也会通过班级优秀作品集、黑板报布置、手抄报评比赛、在班上评选优秀作文展和鼓励学生投稿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给予学生更多机会展现自己。
总结
总体来说,对于中学作为教学而言,语文教师要更新作文教学理念、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与目标、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改变作文训练重点等,不断提高学生作为写作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创新观念,使学生爱上写作,对写作充满足够的兴趣,以实现新课程改变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秀平.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困境及对策探讨[J].学周刊,2019(08):127.
[2]薛静.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作文能力培养和提高的研究[J].华夏教师,2018(28):18-19.
四川省南部县第三中学 四川南充 637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