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初中地理综合分析解题能力

2020-09-10吴亮用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28期
关键词:综合分析解题能力初中地理

吴亮用

摘要:在学习初中地理的过程中,除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认真、扎实地理解掌握好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弄清各部分内容的知识要点及其相互联系外,还要学以致用,重视对地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运用,做到能解释有关的地理现象,回答有关的地理问题,进而使自己的地理能力得到较快的提高,智力得到较好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地理;综合分析;解题能力

学习和复习过程中,运用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要形式是进行练习,完成作业,参加考试,解答各种类型的地理问题。怎样才能迅速、准确、完善地解答好各类地理问题呢?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并掌握解答各类地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适当加强解题训练,逐步提高解题能力。

下面介绍一些提高地理解题能力的途径、主要的地理题型及解题的思路与方法,最后还附三套综合训练题以让学生进行解题训练。

1、书图并重,狠抓“双基”,掌握要点——这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前提条件

各种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都离不开空间地域分布,能不能掌握地理分布知识,是能不能学好地理的关键所在。地理分布知识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地图来反映的,地图和地理教科书一样,包含有极其丰富的地理“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知识,许多地理试题和练习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同地图知识有联系。因此,在学习和复习地理时,必须书图并重,既要熟悉、理解教科书对各种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是怎样描述、分析、概括的,又要了解它们的分布在地图上是怎样表示的,并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脑海里形成各种地理事物区域分布的轮廓图,从而牢固地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明确各种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主要特征、分布规律、形成原因等要点,并力求做到十分熟悉。

例如:只有当你书图(如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结合进行复习,掌握了影响气候的各种因素和世界各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等基础知识要点,同时又掌握了气温、降水等各种气候资料、图表的含义、制作与使用方法等基本技能,才有可能根据有关的气候资料、气候图表(如各月或一、七月和全年气温、降水数字资料,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分配柱状图等)或某地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特点等,对其气候类型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答来。

2、联系地图,理解记忆,融会贯通——这是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基础

学习与复习过程中,要认真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切不可将它们割裂开来,孤立地死记硬背。应当结合地图,把有关的地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比较、推理,找出带规律性的东西,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记忆,进而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例如:在赤道附近,因终年受到太阳光的直射或近于直射,获得的热量多,促使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这种气候又为热带植物、热带森林的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而多样的植物和丰富的果实,则为多种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可见,地球表面热量的分布影响着水分的分布,从而形成一定的气候特征,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有不同的植被,而植物和动物又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样,分析黄河流域的地势、气候、植被特点,可以推导出黄河的水文特征,从而找出、河流特点的形成和发展、演变,同时受着地形、气候、植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的规律。

3、学会审题,理清思路,切题解答——这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

要对各类地理问题作出准确无误、完整清楚的解答,逐步学会审题,进而做到善于审题是关键的一步。善于审题既能避免重复、遗漏,又能提高答题质量,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审题过程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清晰的思路。无论解答哪一类题目,都要认真审题,理清解题思路,据题回答,切题解答,既不要下大包围,更不能丢三拉四。

例如:问“我国气候有哪些主要特征?”只需答出大陆性季风气候显着、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三大特征,并简述其表面的主要标志即可;若问“我国气候有哪些主要特征?为什么?”则不仅要答出上述三点,还要从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分别分析这三大特征是怎样形成的。如果胸中无数,提笔就答,想到哪点就答到哪点,势必造成主次不分,杂乱无章,不得要领,或颠三倒四,重复遗漏,层次不清。

4、灵活运用,综合分析,讲究方法——这是提高解题能力的主要途径

学习与复习过程中,要通过各种必要的练习,逐步培养自己灵活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要通过对一些分析性、比较性、概括性、综合性较强的选择题和读图题、问答题的解答来进行综合分析训练,做到分类熟悉范例,理清分析思路,掌握解题规律,逐步提高地理综合分析能力。对不同类型的地理题,要掌握它们的特点,采用适当的解题方法,从而逐步做到切题解答各类地理问题。只有通过练习,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摸索出解答这类问题的规律和方法,逐步提高自己综合分析的能力。

5、独立思考,加强练习,严格要求——这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基本训练

适当加强解题练习,是检查学习与复习效果,巩固复习成果,提高复习质量和解题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发展智力,培养地理思维能力的有力措施。练习不在于多,而在于巧。最好在教师指导下,精选一些带启发性、灵活性、代表性或典型性的习题来进行练习,以便从中受到启发,逐步掌握解答各类习题的基本规律和方法。

从学习一开始和在整个复习练习过程中,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进行基本训练,逐步养成严谨、细致的良好学习习惯,逐渐减少和杜绝练习和考试中的过失性错误。不断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引为鉴戒。只有這样经过多次严格的训练,才能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工作作风,这不仅在练习、考试时可以尽量减少或避免因粗心大意而造成的过失性失分,而且对于今后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工作,都将大有益处。

参考文献:

[1]羊毛加.如何培养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J].新课程(中),2016(02):81.

[2]张无穷.谈初中地理复习课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J].文理导航(上旬),2014(03):62.

猜你喜欢

综合分析解题能力初中地理
信息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综合分析
安徽省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
浅谈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论企业财务能力的重要性
浅谈疑似命案现场勘查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