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策略
2020-09-10杨敏
杨敏
摘要:汉语拼音学习是小学生进行小学语文学习的首要环节,是学生进行识字写字、作文写作的重要工具,为小学各个学科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相对于语文其他板块的学习来说,汉语拼音的学习比较简单,但是作为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的工具,在语文教学中教好拼音,实现一年级的学生真正掌握并会运用汉语拼音这个目标,还需要语文教师进行大量的研究,努力完善汉语拼音的课堂教学策略,创建汉语拼音教学的高效课堂。本文基于汉语拼音对学生的重要意义简单探讨了如何提高汉语拼音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策略
作为学习语文的开始,汉语拼音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正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只有良好掌握了汉语拼音发音以及拼读规则,才能为以后的各科学习扫清障碍,使学生学起语文更加得心应手,从而初步激发对汉语言学习热情和自信心。但是很多語文教师反映,学生的拼音教学工作往往很难展开,因为相比于幼儿园来说,小学系统化的课堂学习比较枯燥,内容变得更加复杂抽象,孩子学习起来感到吃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充分考虑到学生个性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努力探索适合学生的汉语拼音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模式,丰富内容,从而给学生良好的学习认知和体验。
一、汉语拼音的重要性
(一)为学生识字铺路
汉语拼音之所以成为语文学习的基本环节,是因为它是学生进行汉字识字的唯一工具,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生只有良好掌握了汉语拼音的拼读规则,才能通过拼音对汉字进行自主的认知拼读。很多学生在步入小学前都进行过识字教学,有一定程度的识字基础,但是汉字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种自动化的、没有规则的记忆符号。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需要掌握数以万计的中国汉字,单瓶简单的机械记忆,很难进行汉字的学习。因此在小学一年级对学生进行汉语拼音教学,提高学生识字效率,学生通过拼音注释掌握汉字的读法,去认识汉字,了解汉字,从而加深对汉字的学习和记忆,从而激发识字热情,为以后的语文学习乃至其他方面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为学生写作奠基
写作教学也是小学语文的教学重点,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学生就开始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培养写作能力。尽管低年级的作文写作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很多时候都是一句话,但是由于他们汉字积累量有限,往往会在写作过程中遇到汉字不会写的问题。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拼音注释进行标注。这样方式保障学生写作顺利表达、激发写作热情的同时,让学生充分意识到汉语拼音的工具性,以及在语文学习中的意,从而激发对汉语拼音的肯定和学习热情。
二、提高汉语拼音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充分挖掘教材,加强教师引导
笔者发现,小学低年级的拼音学习教材中穿插了很多色彩鲜明的插图,这些插图不仅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增强了语文课本的趣味性和科学性,更是一对小学生进行拼音学习的引导,在很大程度上增进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备课时,一定要充分研读教材,结合课本上的插画对学生的拼音学习进行引导,让学生在更了解教材的同时,促进想象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进行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a、o、e”三个单韵母的教学时,我们可以看到教材上有一幅关于a、o、e的插图:一个小女孩在“啊啊”的唱歌,一只公鸡在“喔喔”地啼叫,一只大白鹅飘在水上,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观察书上的图片,采用编儿歌、编故事的形式辅助学生读会这三个拼音的发音。首次课对学生进行引导后,学生就会发现原来书本上的插花都是拼音组形成的,这样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他们就会主动观察课本插图,寻找课上要学习的汉语拼音。比如在进行“i、u、ü”学习时,学生会在上课伊始就会自己观察:乌龟的壳像“u”,鱼儿吐出来两个泡泡像“ü”……由此可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挖掘,让其发挥最大的辅助作用,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促进自主学习。
(二)创新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
刚步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对周围的环境、同学、老师以及未来的学习充满了好奇,他们年龄小,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教师现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规律,采用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对汉语拼音学习的兴趣。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涌进小学教学课堂中,其中多媒体教学法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地凸显出来。首先,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导入。好的课堂导入可以充分引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采用视频、图片等导入方法,动静结合、图文并茂,鲜艳的色彩和生动的声音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b、p、m、f”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图片导入的方法,上课伊始,教师出示大佛的图片,引导学生:今天爸爸带小明去看什么呀?对,这就是“f”,然后出示山坡的图片,引导学生:要想看大佛,必须得爬上一段什么呀?对,这就是山坡的“p”,小明看到大佛很好奇就要用手去摸——“m”,这时突然响起广播——“b”等,通过图片展示的方式,连贯成小故事,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进行拼音的发音学习。
其次,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良好的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保持一种轻松的学习态度,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增强学生的学习记忆。比如教师在进行拼音教学前,在多媒体上播放段小火车的动画视频,并引导学生:小朋友们,你看小火车已经呜呜开起来啦,今天老师就是一名小导游,带着小朋友们坐上小火车去字母王国看一看吧!然后展示火车开到单韵母王国、单声母王国等,这样的情景创设一方面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兴趣水平,另一方面又给了学生一条记忆线索,加深学生学习的情景记忆。
最后,利用多媒体还可以突破教学难点。拼读教学一直是拼音教学的难点,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b”和“a”“交朋友”形成“ba”的过程,图文并茂的展示促进学生轻松理解并掌握拼读技巧。
三、总结
综上可以看到,小学拼音教学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语文教师要不断进行学习,创新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创新,增强学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拼音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俞月天.让汉语拼音成为快乐的音符——小学低年级汉语拼音教学策略[J].教育观察,2019,8(42):47+64.
[2]王丽花. 如何有效地开展小学语文拼音教学[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69-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