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STEAM教育理念下的初中科学教学实践
2020-09-10沈力明
沈力明
摘要:科學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这也与STEAM教育理念有一定的契合度。在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会围绕教材展开教学,在该过程中会结合实验的形式,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收的状态,这并不利于学生思维理解能力的提升。因此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教师应当结合STEAM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本文围绕浅析STEAM教育理念下的初中科学教学实践展开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具体如下:
关键词:STEAM教育;初中科学;教学实践
前言:
任何事物的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需要多种能力共同推进,协作统一而完成,由此可见,单一的人才已经无法满足我国现阶段的发展需求,社会在发展与进步的同时需要综合能力较强的人才作为主要支撑点。当然,在教育领域亦是如此,教师若想提高学生综合能力,需将STEAM教育理念下融入在初中科学教学中,以此来弥补传统教育中的不足。
一、树立STEAM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与落实,教育部门愈发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此时教师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应用STEAM教学观念,不断探索与创新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来推动课堂的进展,教师在旁起到引导辅助作用即可。同时教师可将课堂放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探索全新的教学方式,STEAM的教育理念是结合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的综合教育,其与传统的教育方式有较大的区别性,任何的成功都需要多种能力相统一,并有相同的目标综合性发展,这要求学生将科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且有效的融合在一起,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及效率。
例如在学习“植物的一生”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出乡音国的问题,如:“植物的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哪些特定因素?”“这些因素会在植物的一生中起到哪些作用呢?”“植物的生长周期都有哪些阶段?”在这些问题的催化下,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教师也可以采用做实验的方式,并将科学、技术等有效的融入其中,以便于学生能够快速的理解与掌握,这对教学目的的达成也有积极推动作用。
二、进行教学资源整合,创设STEAM教育理念的教学情境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育部门对教学内容的构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应当注重其科学合理性,保证其能够让学生灵活运用在生活实践中。因此教师应当进行全方位整合,结合各种学科之间的必要性联系,制定与学生发展规律相符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案,以此来提升初中科学教学水平。同时还要组织STEAM理念的融入,为学生构建相适宜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建立综合性思维。
例如在讲解《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材料,如水、带刻度标识的杯子、面粉、油、适量的盐、土、沙子、石块等,为后期的教学的导入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在一切准备妥当后,教师可以询问学生:“是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够溶解在水中?”在提出问题后,部分学生是持有反对意见的,并提出:“油就不会融入在水中”,此时教师为了对此验证,可利用事先准备的道具展开实验,首先,先在杯子中倒入200ml的水,然后在滴入10ml的油,此时会发现水和油会产生分层,油漂浮在水的表层,无法和水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学生在看到这一现象时,内心产生疑问:“为何油无法与水相融合?”此时教师就可以结合物理化学学科中的知识告知学生:“因水和油的密度不同、分子结构差别较大、这些结构的组成有部分的形态具有亲水性,而部分氨基酸具有一定的憎水性”。
在该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有具有切身体会,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后续的实验,如将面粉倒入水中、盐与水的形态变化等,在实验完成后,可要求学生进行总结,并让学生结合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艺术等对此展开分析,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更可以将各学科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正确认识到各学科对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丰富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发挥
STEAM教育理念其主要强调需建立多个学科之间的密切关联,采用合适的方式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因每个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具有一定的差异,其认知水平也不尽相同,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采用分层式教学方式来帮助每一层级的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在此可采用案例分析、集体讨论、翻转课堂、辩论大赛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进行综合性的探讨与实践,确保其能够在生活实践中灵活运用。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土壤是其主要生长条件,其内部的酸碱度与植物的茁壮生长有着密切的关联,而这也能够看出酸碱度对农作物所带来的影响,其实这也是一种生活常识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了解“酸碱中和”后植物所发生的变化,这其实也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
结语:
综上所述,若想提升初中科学教学质量及效率,教师也应当积极引入STEAM教育理念,结合多个学科展开综合性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从而才能达到挖掘学生潜能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 董建祥.STEAM教育在初中科学课堂的应用探索[J].新课程·中学,2019,(10):96-97.
[2] 杨晓明.基于STEAM教育视角初中科学实验探究课的实践[J].文渊(中学版),2019,(4):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