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护理干预对应用简易鼻塞式CPAP治疗的新生儿呼吸困难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0-09-10张小茹刘其翠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0年28期
关键词:护理干预

张小茹 刘其翠

摘要:目的 针对新生儿呼吸困难患者在应用简易鼻塞式CPAP治疗时辅以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病例数选取我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困难患者100例,纳入时间为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应用等量数字随机方式分组;分别在简易鼻塞式CPAP治疗时辅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实验组n=50)和一般护理干预(常规组n=50),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护理前的临床指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血氧饱和度高于常规组,吸入气中的氧浓度分数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的辅助对应用简易鼻塞式CPAP治疗的新生儿呼吸困难患者的临床指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护理干预;简易鼻塞式CPAP;新生儿呼吸困难

近几年来,随着高龄产妇以及合并妊娠疾病产妇数量的增多,新生儿呼吸困难疾病的发生率也逐渐增高;该疾病是指新生儿出生时或生后数分钟,不能建立正常自主呼吸,出现缺氧,并导致全身多器官损伤的现象。临床中通常给予新生儿呼吸困难患者应用简易鼻塞式CPAP进行治疗,虽热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仍需要实施相关的护理干预进行辅助,以整体保障和提高患儿的临床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研究资料为我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困难患者100例,纳入时间为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给予所有纳入研究对象应用等量数字随机方式分为两组,每组各有50例。常规组(女性:男性=15:15;平均胎龄和体重量为(38.25±1.21)周和(1203.21±1333.25)g),给予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女性:男性=14:16;平均胎龄和体重量为(38.20±1.20)周和(1203.20±1333.20)g),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本次研究中,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自愿参与研究,并已经全部签署协议书;两组研究对象的资料,包括性别比例、平均胎龄和体重量等相关数据,比较差异小,无统计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在临床应用简易鼻塞式CPAP进行有效治疗,常规组给予患儿各项指标监测、环境护理以及常规抗感染等一般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则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即(1)体位护理:医护人员采用轻柔的动作为患儿进行平卧位调整后将其肩部垫高 1.5cm,充分保障患儿的肩部舒展和呼吸顺畅。(2)抗感染护理:在护理主管的监督下,护理人员需要对双手消毒后接触患儿,并在湿化罐中注入灭菌水,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执行,避免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交叉感染的现象。(3)压力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对患儿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指标进行观察和记录,合理规定气管插管,避免其出现打折、漏气等情况,根据患儿的临床配合程度,在与家长进行协调后给予一定的镇静药物,但需要做到 24 小时无间断监测。(4)营养护理:根据患儿的实际治疗效果为其制定针对性的营养护理,对于无法自主允吸的患儿,需要给予静脉供给营养,并调控好给食的速度与量。

1.3观察指标

分别对两组新生儿呼吸困难患儿在护理干预前后进行血氧饱和度以及吸入气中的氧浓度分数的观察和记录,并作以有效的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患者进行相关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和(n)表示, x值检验,计量资料用±标准差(-±)表示, t值检验,如果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如下表1所示,两组护理前的临床指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血氧饱和度高于常规组,吸入气中的氧浓度分数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简易鼻塞式 CPAP 属于临床中针对新生儿呼吸困难患者所采用的一种常见治疗方法,其疗效显著;但是由于新生儿各项器官发育尚不成熟,机械通气治疗中容易对其呼吸道造成一定的损伤,进而引发相关的感染现象,降低临床效果。在本次研究中通过给予简易鼻塞式 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后的结果表示:两组护理前的临床指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血氧饱和度高于常規组,吸入气中的氧浓度分数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针对性护理干预是临床治疗中所采用的一种常见辅助护理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通过由本院具有丰富经验的护理人员在患儿接受简易鼻塞式 CPAP治疗的同时辅以体位护理、抗感染护理、压力护理以及营养护理后的,帮助患儿提高了临床治疗时的舒适度及营养吸收效果,同时降低了患儿出现交叉感染的现象,保障患儿自身正常代谢的同时,降低患儿由于无自主配合治疗意识的前提下对自身造成的损伤,应用效果显著。

由此可见,临床中针对新生儿呼吸困难患者而言,在其应用简易鼻塞式 CPAP治疗的同时辅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改善患儿的血氧饱和度,同时还可以降低其吸入气中的氧浓度分数,提高临床疗效,整体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艳.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的临床效果[J]. 临床研究, 2018, 26(9):99-100.

[2]胡婉妮, 曾满娣, 苏春梅. 无缝隙管理在鼻塞式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 2020, v.24;No.600(12):51-52.

[3]戴雪丽. 鼻塞式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障碍的护理分析与效果[J]. 中外医疗, 2020, v.39(2):149-151.

猜你喜欢

护理干预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