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闻事业深化改革的实践之路

2020-09-10钟世萍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23期
关键词:新闻事业发展

摘要: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根据新的时代背景对新闻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闻事业面临着深化改革,本文围绕“为什么改、怎样改”展開论述,探究新闻事业改革目标和方向,走怎样的改革道路,如何进行实践才能将改革目标贯彻落实。新闻事业要深化改革,改革传媒观念、体制、结构,提升自身能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媒体系。

关键词:深化改革;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体系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23-0055-02

新闻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道路,全方位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断开拓创新,努力提升公众信任度和自身影响力。

一、新时代背景下的新闻事业改革

21世纪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得到大幅提升,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和深远的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推动了我国文化力量的不断增强,成为新闻媒体文化发展的一大动力。作为重要的公众信息传播交流渠道,新闻媒体的受众人群十分广泛,其在发挥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的同时,面临着更重要的社会责任,可谓任重而道远。然而,新闻事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免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中国新闻事业的进步,使其局限在一个活力不足、难以创新的格局。面对这种形势,如何改变现状成为媒体当下面临的极其重要且亟须解决的问题。

改革开放带来了社会的变化。于传媒领域而言,社交传媒蓬勃发展,新媒体和新技术的运用,数字出版、印刷业和网民规模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那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新闻事业为何仍要继续进行深化改革呢?值得探讨。

(一)新时代提出的变革要求

大数据时代,信息逐渐数据化,媒介的载体不仅仅是新闻信息。当下,传播载体和方式逐渐丰富多元,新时代要求媒体创造和发展新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方式,同时对互联网和存储设备等基础设施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新闻事业来说,这既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深化改革,优化基础设施,提高服务体验,对自身进行发展和转型,才能走出一条顺应时代发展的道路,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和喜爱。反之,拘泥于传统的传媒模式,不转型、不发展和创新,就会逐渐失去主动权,被市场和时代淘汰。

(二)打破瓶颈的必要性

实际上,经过长期的发展与改革,新闻事业已经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制度和体系,各类媒体都有其固定的风格和发展方向,即使同属新闻事业,但彼此之间存在着“高墙”,难以融合发展。因而,这一局势限制了新闻事业的总体发展,使新闻事业遇到了发展瓶颈。“不破不立,先破而后立”,只有打破媒体之间的“高墙”,才能实现资源共享和取长补短,创新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深化改革。换句话说,打破壁垒是打破“高墙”的必要前提,也是新闻事业打破瓶颈和建立新型新闻媒体体系的有效推动力。

二、新闻事业的改革方向和路径

(一)把握主旋律,做好舆论主导

舆论对社会的发展影响十分深远。正确的舆论导向可以凝聚人心,积聚力量,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错误的舆论导向则会动摇人们的思想,瓦解人们的力量,危害人民群众和国家安全。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加简单快捷,人人都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也正因如此,媒体应发挥的舆论导向作用显得更为重要。作为公众信息传播和交流的重要平台,落实党的理论思想和路线方针政策是新闻媒体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因此,媒体一定要把握主旋律,坚持党的领导,积极发挥自身舆论导向作用,根据不同局势和时势,主动发声、准确发声,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舆论环境[1]。

以笔者所在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为例,以内容建设为中心,把握舆论导向,以重大报道策划带动报纸品质整体提升,打造精品工程,获得显著成绩。

重庆日报充分发挥党报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强舆论引导,努力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做好新闻宣传,严把质量关,创新新闻报道形式,策划重大战役性主题报道,推动办报水平整体提升。推出了大量有影响力的新闻作品,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报道任务,多次获得中宣部新闻阅评组、市领导批示表扬,并连续数年获得中国品牌媒体百强、党报品牌十强等荣誉。

重庆日报围绕中心工作选“题”,突出政治性、导向性,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加强舆论引导,严把责任关,确保质量,做到对差错零容忍,万无一失。

(二)增强公共性和公信力

新闻事业是一个面向人民群众、服务于人民群众的行业,其公共性不可缺失。如果仅片面注重传媒效率的提升和市场收益的增加,而忽略了公共利益、社会效益,则将失去新闻传媒的初心和真正意义,丧失自身公信力。新闻事业是扎根于人民群众的行业,失去公信力就代表失去源泉,只有着眼于人民利益,增强公共性,才能进一步提升媒体公信力,取得长足发展。就当下的传播态势看,公共信息资源不足,娱乐与真实的边界线较为模糊,公众对新闻传媒的信任程度普遍不高等问题日益凸显,制约了新闻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三)推动多元化融合创新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新闻事业也面临着这一变局,主动变革则把握先机,墨守成规则只能陷入被动局面,面临淘汰危机。新闻事业的深化改革要立足于时代背景和现实要求,适应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发展,在传播方式、储存方式以及观念与技术方面都要做出积极探索和尝试。传播方式上,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在传递精准内容的同时,也要注重群众的喜好与兴趣点,做到与时俱进;储存方式方面,要更新发展基础设施,利于大数据的储存与提取。主动打破主流媒体、非主流媒体,传统媒体、社交媒体、新媒体等之间的“高墙”,不断融合创新,相互分享有效资源,共同协作,将几种不同的方式运用到相同的领域,实现理论创新、体制创新、方式创新、内容创新等。共同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体系,增强传媒能力,提升中国新闻事业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2]。笔者所在的重庆日报,除微信公号、微博等全媒体矩阵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理论头条”,这是全国党报系统第一个理论新媒体,致力于理论传播的通俗化、大众化、网络化、移动化,通过视频、动图等形式创新,逐渐形成了网上理论宣传的新形态、新风格,不少原创作品还被全国各类理论公众号转载,得到了中宣部、中央网信办等的高度肯定,也逐步成长为重庆日报的一张名片。

三、新闻事业改革的贯彻与实践

(一)坚持正确的思想观念

新闻事业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主动服从管理,服务大局,按照宣传要求和办报原则开展工作,面对重要事件、重要节点以及危害国家安全的言论时,要主动站出来,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及资源及时发声、主动发声;同时,不可欺上瞒下,利用职权开后门,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不能忽略社会效益,不可竭泽而渔,而应立足于社会和人民的根本,力争长久发展和良性进步;要不忘初心,自觉承担起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文化传播责任;要如实反映人民生活的真实情况,展示人民的经验成果,真实地报道国际国内大事,以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做到宏观调控,把握舆论走向,做到适时调整及时拨乱反正,进行有益的舆论引导,传播社会正能量,丰富人民群体的精神世界,营造社会文明、和谐、健康的文化环境。

(二)注重人才培养

社会的经济财富、文化财富、精神财富等都是由人所创造的。一个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发展,人才是新闻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新闻事业竞争中的核心优势。从前,新闻事业人才辈出,从业者基础工扎实,博古通今,应变能力、控场能力都十分强,而如今,随着新闻事业发展日新月异,从业者较为偏向娱乐性,行业内面临着技术型人才、运营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都十分稀缺的局面。因而,建设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在竞争中变得尤为重要。加之新时代对新闻从业者的要求日益提高,行业内亟须培养一批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生活实事的记录者,培养一批正能量、敢发声、有思想、有能力、有情怀的传媒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多有温度、有深度的新闻作品[3]。

(三)不断推动媒体融合与创新

信息技术的革新与发展带来了媒体格局的深刻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立足形势发展,坚定不移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因此,在新闻事业改革转型的道路上,深入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成为不容忽视的一课。换言之,加强各媒体之间的融合与发展,利用新媒体的资源与技术,把握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发展机遇,创新报道手段方式、丰富报道内容正是时下媒体应该重点着手的事。

以重庆日报为例,深入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是其重点着手的一件大事。在重报集团的大力支持下,重庆日报构建了“中央厨房”机制。在全国两会、重庆两会报道中,在集团党委支持下,运用“中央厨房”载体,由重庆日报牵頭,华龙网、上游新闻、重庆晚报、重庆晨报、重庆商报等媒体参与,采取“坐在一起,统一指挥,共同策划,分平台发布”的方式,重点策划选题“互粉互推”,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全国两会期间,重庆日报(以重报集团“中央厨房”名义)两会融媒体报道影响力多次挤进全国省级党报传播力前三名。

四、结语

新的时代背景下,新闻事业的改革应持续深化,构建合理的新型体系,使自身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同时,助力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进一步提升新闻传播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单波.中西新闻比较与认知中国新闻业的文化心态[J].学术研究,2015(01):32-46.

[2] 杨保军.“后新闻业时代”开启后的中国“新闻主义”[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05):109-115.

[3] 杨保军.新闻领域的中国模式:描述、概括与反思(下)[J].新闻界,2011(05):3-8.

作者简介:钟世萍(1972—),女,四川内江人,本科,主任编辑,研究方向:媒体融合。

猜你喜欢

新闻事业发展
中国记协发布《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2017年)》
新闻事业的文化属性
区域发展篇
唱响主旋律 党性最鲜明
民族新闻事业发展探析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依法管理新闻事业和媒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