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电影商业化转型的必要性及其策略探讨
2020-09-10程心茹肖明
程心茹 肖明
摘要:作为Z世代群体的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有与之前世代人们不同的特点与审美观,这些因素是主旋律电影转型动因的组成部分。而主旋律电影在商业化转型中,既需要变革,也需要坚守。要改变电影的叙事模式,实现类型化发展及商业化运作;不变的是其精神内核,突显社会主义优越性及增强国民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目标。
关键词:主旋律电影;商业化转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20-0036-02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15年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一般项目“电影商业化时代高校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挑战”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BJSZ2015ZC059
一、引言
主旋律电影的概念自1987年被提出后已经为人们所熟知与接受。进入21世纪后,在市场经济影响下,中国电影市场逐渐呈现出商业化、娱乐化、市场化与全球化的发展特征,主旋律电影在竞争中遭遇瓶颈。2008年后,主旋律电影开始商业化转型。主旋律电影担负着宣传主流意识形态与价值观的任务,同时也是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为了实现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旋律电影的商业化转型有其必然性。
二、主旋律电影商业化转型的必要性
电影的主要受众是年轻人,主旋律电影必须考虑电影受众的特征。
(一)Z世代的特殊性
要探讨大学生群体,就需要提到Z世代以及该群体的特殊性。Z世代指在1995—2009年出生的人,又称网络世代、互联网世代,意指受到互联网、即时通信、短讯、MP3、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科技产物很大影响的一代人。我国的Z世代,从时间的角度可以定义为95后和00后,覆盖了当下的大学生群体。作为数字时代的原住民,Z世代人群的性格更加独立,思想开放,自我个性张扬,追求与众不同,价值观更加务实,更关注人生的体验。面对这样的群体,灌输式、说教式思想政治教育难以获得良好的效果,甚至会使其对思想政治工作产生抗拒。传统的主旋律电影已经不能获得追求个性、热衷于消费的Z世代群体的认同。比起在学校里由学校统一放映说教式的主旋律电影,显然,能使他们主动走进电影院的商业化电影更符合他们的趣味。
(二)审美观的流变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主旋律电影说教式宣传色彩浓厚,在当时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这与当时观众的受教育水平、审美观念密切相关。在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价值多元的当今社会,人们的精神消费品异常丰富,国民素质有了极大的提升,人们的理解力、艺术鉴赏能力得到了飞跃,视野更宽广,对电影的要求和期待已经与改革开放前大不相同。扁平化的人物、说教式的姿态、样板化的模式已经难以获得市场关注。大学生的思想更开放,喜好更新潮,传统的主旋律电影与他们的审美观不相适应,难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随着受众审美观的嬗变,主旋律电影必须有相应的改变,以商业化运作为载体,调整表达方式,以达到潜移默化地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目的。
三、主旋律电影商业化转型的策略建议
本文从对大学生群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探讨主旋律电影商业化转型的策略建议,即主旋律电影的变革与坚守。
(一)坚守精神内核: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
中国的主旋律电影在商业化发展中存在一个重要前提,即对精神内核和价值理念的坚守,也就是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宣传人类共通的价值理念和美好精神品质。在互联网时代,迎合人们兴趣而生的事物层出不穷,当代大学生面对的诱惑众多,严肃的政治理论难以引起他们的主动关注。但是当代大学生在道德修养上并没有走偏,采用正确的方式加以引导,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便能取得成效。如2019年国庆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透过小人物的视角反映大时代大事件,引起了无数观众的共鸣,获得了31.02亿的票房。有观众在该片的豆瓣影评中留言“这样的爱国教育我接受”,可见中国的主流价值观“爱国”“爱家”在影视作品中的生命力,以及电影作品具有精神内核支撑的重要性。
(二)坚守目标:突显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各项成绩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得到了充分体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突显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一点也要贯彻到主旋律电影的表达中。对于表达社会主义优越性,我国有丰富的题材。如《红海行动》便是对2015年也门撤侨事件的真实改编,将中国政府对人民生命安全的尊重和人民利益的关切展现得淋漓尽致。
党的宣传工作以正面宣传为主,在新闻舆论工作中,正面宣传为主绝不代表只能报道正面的新闻,而不报道社会中的阴暗面,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辩证统一的。敢于反映问题、直面问题,党和政府敢于面对人民群众、对人民群众负责,便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深刻体现。如2017年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聚焦近年来最敏感也最受关注的反腐议题,再现真实的官场百态,客观呈现出党的队伍中确实存在个别腐化分子,但最终必然要接受正义的审判。正是由于电视剧的客观描写、真实再现,这部作品在2017年于全国各地掀起了收视热潮,豆瓣评分高达8.3分,说明了观众对该剧的喜爱与认可。
(三)坚守方向: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由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其本质可以理解为对旧文化的传承以及在此基础上对文化的一种创新。文化自觉是文化主体自我意识的觉醒、文化创造欲望的显现,作为一种重要的价值取向,在文化不断发展与创造中,激发文化主体在文化传播活动中的主动性行为与主动性状态。有学者对文化自觉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证,认为两者之间有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主旋律电影需要把增强普通观众及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作为其目的之一,以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之余,也要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只有對自己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拥有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1]。我国的电影创作要坚守自身文化的根本,认识到其优越性,同时开放包容,吸收其他文化的养分,辩证取舍、转化再造,真正使人民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走上文化自强的道路。
(四)变革:叙事模式
以往的主旋律电影存在的问题在于叙事方式平铺直叙,纪实平淡,缺乏艺术性、冲突性、可看性。以英雄模范电影为例,这类电影仅仅针对人物的光辉事迹展开叙述,没有其他艺术性刻画与表达。“只关注事实的传播,必将使英模人物形象不再是在典型环境中产生的典型性格,而是源于生命本源的‘好人’。”[2]电影作为一门艺术,有其艺术规律,主旋律电影希望获得良好的宣传效果,便应按照电影艺术的规律来制作。
比如《战狼2》采用了好莱坞经典的“三幕式”叙事结构,电影《风声》采用了设置悬念的手法,徐克导演版的《智取威虎山》采用了格里菲斯经典的“最后一分钟营救”手法,这都是改变叙事模式后主旋律电影的成功案例。这些电影成功吸引了青年群体走进电影院,自觉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的熏陶。
(五)变革:类型化发展
“类型电影是艺术创作商品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制片商为了攫取最大利润,逐渐形成一些相对固定的影片模式——类型。”[3]作为美国商业电影创作法宝的类型化电影,也在中国电影市场开辟出了道路,与此同时,中国的主旋律电影也在不断进行类型化探索。《风声》《听风者》以谍战片模式为构架,《智取威虎山》集武打片、战争片二者于一体,《云水谣》则是以爱情片作为“外衣”,而它们的精神内核全部都传递着主流意识形态以及东方文化特点,形成了社会效益与商业效益双赢的良好局面。在当下多元化、平民化、大众化的新文化格局下,主旋律电影在今后的发展中运用类型化策略,可以帮助其获得观众认可,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与其他影片抗衡的有效手段。当代大学生成长的时代使得他们接触到的大都为类型片电影,类型片电影的叙事模式已经为他们所认可与接受,通过利用他们熟悉的模式来润物无声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更有利于得到他们真正的理解与认同。
(六)变革:商业化运作
过去的主旋律电影往往不重视运作,不进行商业宣传,难以获得较好的票房收益。在主旋律电影商业化的进程中,对电影进行商业化运作是电影发行方绕不开的一环。电影商业化运作的有效方式包括宣传机制、明星制、影片视觉效果打造等。就宣传机制来说,电影方可以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平台对影片进行造势宣传,这些社交平台作为青年群体的聚集地,可以有效触达青年群体、大学生人群。同时,选择专业的宣传团队进行宣传运作,使团队对其进行专业化的把控。明星制的有效性已经得到了多次印证,近几年的《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我和我的祖国》等主旋律影片都采用了明星制,邀请明星担当主演,同时兼顾主演与角色的贴合度。为了吸引大学生等青年群体观看,主旋律电影也注重启用在青年群体中认知度、认可度较高的青年演员,取得了效益口碑双丰收。
四、结语
主旋律电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商业化电影时代,商业化主旋律电影表现出蓬勃的生命活力。以商业化的形式,包裹主流意识形态与价值观,传递优秀的精神内核,是主旋律电影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 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中)[J].红旗文稿,2010(16):4-8.
[2] 何祖建,郭宇彤.英模电影的实证化思维[J].电影艺术,2014(3):77.
[3] 许南明,富澜,崔君衍.《电影艺术词典》(修订版)[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58.
作者简介:程心茹(1996—),女,遼宁抚顺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媒体市场。
肖明(1969—),女,吉林长春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传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