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09-10吴建峰

天府数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分类讨论高中数学措施

吴建峰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越来越多的新教学思想与方式进入到高中数学课堂中,获得较高的成绩,但是依然缺乏對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引起众多教师的重视。分类讨论思想,是数学学习中学生必不可少的重要数学思想,其主要可简化习题,快速解决问题。因此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中,加大对分类讨论思想的研究与分析,选取更合适的措施,是重要的改革方向之一,也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分类讨论;高中数学;研究;措施

引言:

分类讨论思想其主要的理论思想和方式为“化整为零”,也就是将一个复杂的问题,通过一个标准,划分为多个简单的小问题,在进行逐个问题击破,最终综合,得到整个问题答案。因此在这一思想运用中,所涉及的知识众多,但同时也是教学与考试中所存在的最佳解题方式之一。

一、在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中所出现的问题

(一)数学学习兴趣不高

首先,在数学课堂中,多数学生都努力进行学习,在课堂中认真听讲,紧紧跟随教师的指导,但是在检测环节中,却总是难以取得预想效果,从而产生付出与收获不等心理,造成兴趣的降低。其次,数学教学中思维过于广泛,在学习过程中,很难跟上老师的节奏,导致课堂学习走神,降低教学效果。

(二)不明确分类标准

在运用分类讨论中,首先就需要将习题进行划分,也就是根据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但是分类标准是学生掌握最为困难的一点,主要因为在实际习题解答过程中,每一类习题的分类标准也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需要根据习题进行相应的变化,因此就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才能掌握分类标准,成功进行习题分类,最后解答问题[1]。

(三)缺乏对分类讨论思想的正确认知

分类讨论思想主要是一种蕴含于习题中的重要解题思想,因此在学生所具有的教材中,在其中的每一处都具有体现,但是却缺乏对其细致的书写和体现。导致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同学对教材和学习内容进行细致体会后,才能感受到分类讨论思想的存在,因此降低了同学对分类讨论思想的正确认知与感受。

(四)老师教学理念的错误

对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标准改革中所提出的重要改革方向,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难以正确认知到教学改革的重要,所以在课堂中依然采用传统的方式,造成课堂质量的低下。

二、改善分类讨论思想运用过程的具体措施

(一)独特的教学理念

老师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对于自身的教学方式与理念进行重新理解、选择与构建。但是在构建过程中,必须做到对整个高考机制内容、学生实际需求以及新课程标准等进行细致的研究,在相应的教学基础与现有教材之上,进行细致改革与构建,突破原本课堂的局限性,落实以分类讨论思想作为核心的教学理念。例如,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根据学生所具有的学习能力差异性出发,将其中优秀的学生与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平均分配,达到一帮一的效果。在分类讨论思想教学时,也可通过这一方式,优等生与差等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弥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漏洞,并且通过小组合作,相互获取与巩固知识。

(二)把握学科定位

教师在进行课堂之前都进行教学准备,在准备环节中,对于每一节课堂都制定教学计划和目标,在进行课堂内容讲解的基础上,对学生能力与思维上进行培养,实现我国新课程标准改革所提出的素质教育。在教学准备中,可以将课堂内容进行知识板块的划分,针对于每一板块内的知识进行综合考虑,满足同学对思维与能力的成长需求。

(三)改革需要紧紧追随时代发展

在课堂中实行教学改革,需紧紧把握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实现数学课堂高质量的持续发展。所以在改革过程中,必须建立在学生基础上改善传统教学方式。在教学方式的改革中,主要从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与融入分类讨论思想两方面进行。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主要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第一,再次进行综合教育,必须对数学思想具有一个完整且客观的认知。从而以更多的数学角度,重新考虑课堂内容与学生学习状况,融合分类讨论思想到数学课堂中。第二,对教学内容的充分准备。准备环节十分重要,对于分类讨论思想的融合过程中,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充足的准备,对课堂内容充分理解,结合教学方式,做好预想工作。第三,具备多种教学手段。在课堂中,教师针对于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数学思想融入其中,并选择相应的教学方式,使讲解更具有针对性[2]。

将分类讨论思想融入课堂中,老师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结构优化,在其中添加部分具有趣味性的内容,如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可通过网络技术获取一些教学资源,如习题等,选取更具有分类讨论代表性与贴合实际生活的案例,丰富教学课堂。将分类讨论思想融入到课堂中的每一个环节,从而引导学生自主的进行数学学习,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主锻炼思维能力,提升课堂的质量。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学生学习中重要的工具,也是培养思维与能力的重要基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对其习惯的培养,使其分析问题更全面且具体,自主汲取知识。在课堂培养中,教师可运用以下三点进行习惯的培养,第一,就是对课上内容的记录。第二,培养在课后进行知识的复习与反思习惯。第三,就是培养其整理习惯。在课堂与课后反思结束后,就需要进行知识的整理。例如,教师后期复习课程中对分类讨论思想进行细致教学中,教师可首先带领学生一同进行习题的整理,对于以往所出现的分类讨论习题进行总结和整理,提取出分类讨论的运用方法,帮助其对分类讨论思想进行深入理解。[3]。

结束语

分类讨论思想在解题与教学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帮助,因此其融入这一思想后,会有效提高课堂的质量与效率。因此,就需要教师做好细致的准备工作,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理念,选取更贴合时代发展的方式与理念,重新确定数学知识的实际地位,培养好良好的习惯,可有效改善分类讨论思想融入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为我国教育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祁世泽. 试论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2019(42):168-169.

[2]厉瀛虹. 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渗透要求[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6):110.

[3]吕阿尉. 多媒体环境下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J]. 信息记录材料,2018,19(03):133-134.

猜你喜欢

分类讨论高中数学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分类讨论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