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2020-09-10胡胜

天府数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操作能力教学活动小学数学

胡胜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不仅需要教师教会学生基本的数学知识,还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努力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各种教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探索数学知识,从而更好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逻辑性,能够提升学生的想象思维和创新思维。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本文将详细阐述在小学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操作能力的有效策略,希望能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操作能力;策略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难度并不大,但是由于知识较为烦琐,解题过程比较复杂。因此很多题都需要教师费时费力地详尽讲解,但这种教学方法的效率往往是非常低下的。更重要的是,这种讲解方法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甚至会导致学生厌学等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该努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还可以更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种教学方法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也更有趣,有利于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题能力。

一、选择合适的锻炼时机

大部分兒童的知识认知结构都类似于一个倒置的圆锥形螺旋图,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其实是一个连续不断的构建过程。这个螺旋图其实是开放的,它的开口可以变得越来越大,这就表明儿童的知识认知结构是可以由一个平衡的状态不断发生形变,然后逐渐过渡到另外一个更为平衡的状态然后继续发展。我们不难猜想出,在这个螺旋图的装置中,这些能够改变螺旋口的小节点就是儿童认知的生长点,它在儿童的整体认知结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所以夯实这些节点就可以更好地加固儿童的知识认知体系,因此教师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就可以积极鼓励学生们通过动手实践找到问题的答案,手脑并用地进行实践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相比教师的单纯灌输来说显然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小学阶段就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给学生更多亲身实践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的方式认识和掌握那些重要的知识点,这样就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更加完整和坚固的知识体系,对学生之后的数学学习生涯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在课堂上进行动手引导实验

教师一定要实施具体的教学措施,在课堂上引入学生们动手能力的练习,这能够使得小学生们采用动手操作的方法来培养善于动手,善于动脑的习惯。在课堂中,老师们一定要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把学生们当做朋友的去相处,使学生们更加愿意的配合老师们的教学,这样自由的氛围中学生们就可以敢于举手提出问题,敢于动手,用实践来论证书本的知识,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数学本来就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但是它又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际,所以说,我们要将数学知识还原成现实的场景,让学生们在生活中体验数学,了解数学和生活密切相关。老师们可以经常用与学生们相联系的数学生活案例来进行讲解,这样可以从抽象的知识了解具体的事物,这样可以对学生们进行一种大脑的思维锻炼,从形象到抽象的转化,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灵活的大脑,为以后的理论实践打下基础。

三、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由于儿童天生就有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究式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可以把静态的理论教学转化为动态的探究性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思维引导下,自己动手操作掌握重要的理论知识,这就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也可以采取情境教学法的思想,给学生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与学生自身的实际生活相关联,这样就可以有效降低学生实践的难度。

四、提出恰当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索

实践证明,教学实践活动的确可以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但是很多教师盲目地进行教学实践活动,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虽然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是并没有实质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让学生面对教学目标实施教学活动,这样学生并不是在漫无目的地探索,而是有具体的探索目标,真正地做到有的放矢,在既定的目标下积极地进行动手探究。这样就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构建更高效的小学数学实践探究课堂,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除此之外,一个既定的问题也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就会更有兴趣地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来,有的放矢地进行实践和探索。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为学生树立一个明确的学习方向,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五、拓展知识,学生独立设计并操作

数学的知识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倘若脱离了生活,那么数学就成为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小学的数学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们在熟练动手操作能力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总结,提高,把自己所练就的动手操作能力变成解决数学问题中的一把力气,针对不同的问题,应该采取不同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不断的练习,就可以不断培养学生们独自设计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方案和习惯,可以使得学生们提升创意,从简单到复杂。当学生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们一定要给予鼓励与支持,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很多的学生都会认为数学比较简单,但是当自己通过动手来操作的时候,就会发现数学的乐趣之在,很多学生们通过动作设计来进行实践的时候,得出了正确答案的时然大悟,回味无穷。

结束语

小学生正处于汲取知识的关键时期,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数学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考能力,采用有效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动手实践活动当中,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领和指导,让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动手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华水.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J].中外交流,2019,26(22):357.

[2]邱海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研究[J].语文课内外,2019,(36):150.

猜你喜欢

操作能力教学活动小学数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高中生物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探微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让科学制作成为容养学生科学能力的有效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