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

2020-09-10刘红云

天府数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实践研究思维能力高中数学

刘红云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加强高中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已被提上日程,在高中教育阶段,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当前广大一线教学工作者所关心的。在进行高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对于日常解题、深入研究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在面对深奥的数学问题时,掌握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进行逻辑性的思考,在推理数量关系和建立数学模型时,也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思维能力;实践研究

引言

受到高考的影响,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更注重于机械性的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解题速度,对于某种类型的问题进行给出一个规范的解题模型,让同学们进行骨架的填充。这种教学方法是能够短暂的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却使得学生对于高中数学的理论知识不求甚解,极大程度的桎梏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考能力。长此以往,这样的机械性教学使学生产生了对权威的依赖感,让学生放弃主动思考,扼杀了年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极大程度的阻碍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一、丰富课堂内容,巩固基础

学生刚刚升入高中,初次接触庞杂而深奥的高中数学知识理论时,难免会产生无所适从的现象,教师要擅于捕捉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心理,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激发学生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面对深奥、抽象的数学知识望而却步时,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主动投身到数学课堂当中,进行基础性的学习[1]。在进行课堂的准备工作时看,教师要注意做好课堂设计,在不偏离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引入趣味性的知识和活动,趣味化数学课堂,让同学们在数学学习中发现乐趣。在进行课堂引入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或示例,让同学们通过踊跃举手,畅所欲言,进而成功的调动同学们的课堂积极性,在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时,成功导入教学内容。摈弃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增加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采取分组教学的模式,让同学们在课堂上对于知识难点进行深入探讨,通过相互交流良好的巩固基础知识。

二、由浅入深教学,激发思考

受到题海战术的影响,在进行高中数学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用已形成的思维定式来进行数学分析和答题,这样的做法的确能够帮助同学们在短时间内进行答题,可若问题的情境稍微一改,同学们却又不知所措。思维定式形成的原因,不外乎是以往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师满堂灌、题海战术的攻势下,对数学学习形成了固化的感知、记忆和思维方式,在面对同一类型的情境下,学生往往会倾向于按照以往的解题思路来进行思考[2]。久而久之,学生的思想受到禁锢,思维得不到良好的培养和发展,成为了一个只会解题的工具人。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要重新开始,由浅入深的进行教学,让同学们在真正理解了数学知识和数学理论的情况下,进行基础的应用、运算。在讲解概念时,教师要注意对其进行深度剖析,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推导和重演,通过实际演算,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随后,在确保学生的基础知识足够扎实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适当的加深教学的难度,通过一些典型题型、同类题型和易混淆题型来锻炼学生的判断能力,激发学生对其进行思考。

三、培养质疑能力,激发思维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通过不断的质疑和反思,取得学业上的进步。在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和理论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根据已有的知识对其进行初步理解和判断,这时教师借助同学们本身的好奇心,进行科学的引导,在完善学生的片面的观点的同时,引入课堂的教学重点。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养成学生敢于挑战权威的创新思想。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与学生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出良好的数学教学氛围,让同学们在活跃的课堂之中进行发散性的学习。例如,在《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一课中,通过对之前《任意角的弧度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等课程进行回顾,引导学生对于新课进行初步的判断和猜想,进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逐渐完善学生的想法,成功引出教学重点。

四、加强实践指导,强化思维

数学这一學科具有很强的工具性,高中的数学理论知识也常常的应用于生活的各方各面。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扎根于实际生活,加强实践指导,将课上内容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的思维能力。在扎实掌握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用代表性的典型例题来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让同学们不必再沉沦题海,而是通过精准、专业的数学练习,加深自身的数学专业技能[3]。通过典型例题、混淆例题等模式,让同学们在实践的过程进行思维的拓展,培养其良好的举一反三的能力。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同学们在解题之前先对题目进行分析,掌握了精准的信息之后,再通过联想以往的知识点或案例,在思考的过程中找出解题的最优方式。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锻炼,才能够强化学生的思维模式,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答题效率。

结束语

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加伟.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实践探析[J].信息化建设,2016,03:149+151.

[2]陆永刚.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探析[J].信息化建设,2016,06:210.

[3]李岳鹏.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刍议[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2:294.

猜你喜欢

实践研究思维能力高中数学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