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情境教学法的意义及方法

2020-09-10赵莉琴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课堂气氛创设教学法

赵莉琴

当前,教师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为目标。笔者建议广大语文教师使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与课文相关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下面,笔者就谈谈运用情境教学法的意义和方法。

一、运用情境教学法的意义

1.能再现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学习的过程不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的过程,更是理解信息、加工信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再现课文内容,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們的学习效率,让他们切实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2.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

教学情境是情感环境、认知环境和行为环境等的综合体,好的教学情境总是有着丰富、生动的内容。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

二、运用情境教学法的方法

1.通过讲故事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慢慢走进文本。以人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三中的《祝福》为例。《祝福》是鲁迅先生创作的短篇小说。该小说通过描述祥林嫂悲剧性的一生,表现了作者对受压迫妇女的同情以及对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无情揭露,也阐述了像文中的“我”一样的启蒙知识分子,对当时人们自私自利以及社会世态炎凉的无动于衷和不知所措。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创设情境: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个年轻的寡妇获悉婆母与远亲欲将自己卖到山里的消息,连夜出逃,之后在鲁镇地主鲁四老爷家当佣人。她勤快利索,令东家感到很满意。翌年清明时分,她突然被婆母和远亲绑走,卖与贺老六强行成婚。这名年轻的寡妇当然不从,试图撞桌角自尽,被贺老六救下。她念贺老六善良忠厚,便与其结为夫妻,生了一个儿子,取名阿毛。贺老六为还婚债,积劳成疾而病逝。不久,爱子阿毛被狼衔去。大伯收回房子,将她逐出贺家。为觅生路,她只得再回鲁四老爷家帮佣……最终,她死在了新年的雪夜里。听完这个故事,大家觉得是什么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一步步把学生引进了文本。为了找到问题的答案,他们纷纷翻开课本,开始细细研读。

2.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语文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人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三的《琵琶行》为例。《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创作的长篇乐府诗。此诗通过描写琵琶女高超的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的遭遇,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播放几首经典的琵琶曲,如《大浪淘沙》《塞上曲》等,让学生了解琵琶这一古典乐器的音色。琵琶的声音穿透力强,高音响亮,中音柔和,低音淳厚。通过播放曲子,教师带领学生走进了古典音乐的世界。在后续的学习中,他们能更好地体会“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的美。接着,教师播放濮存昕朗诵的《琵琶行》。随着濮老师抑扬顿挫的朗诵,学生的心情也随之起伏。听完朗诵音频,他们全都沉浸在伤感的气氛之中。凄凄的弦声与哭泣声似乎还萦绕在他们的脑海里,让他们真切感受到了诗人的悲痛之情。

总之,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要适时使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可以更好地走进文本、探究文本,进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课堂气氛创设教学法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高中英语课堂气氛的活跃优势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