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五:梵山净水红色黔东之旅
2020-09-10
(石阡-铜仁-梵净山-印江-瓮安)
推荐路线:
石阡(红二、红六军团总指挥部旧址,困牛山战斗遗址,石阡温泉)→铜仁(周逸群故居,中南门古城)→江口梵净山→木黄会师(印江木黄会师纪念馆,沿河黔东特委旧址,德江枫香溪会议会址)→瓮安(猴场会议会址,江界河乌江渡口)
推荐理由:
这条线路串联了红二、红六军团转战铜仁的重要节点,并整合了梵净山、朱砂古镇、石阡温泉等人文和自然景观,在接受红色教育的同时,可以更加深刻地体验梵天净土的魅力,在草塘千年古邑倾听黔南历史长歌,在今朝壮丽风光中,忆往昔峥嵘岁月。
周边美食:
石阡神仙豆腐、铜仁锅巴粉、德江天麻、玉屏茶油、江口社饭、瓮安绿豆粉、玉屏萧笛、石阡皮蛋
行程建议:
4晚5日
景点简介:
红二、红六军团总指挥部旧址
1936年1月11日,中共工农红军第二、第六军团在任弼时、贺龙、关向应、萧克、王震等率领下进驻石阡县城,将总指挥部、军团司令部及政治部、卫生部、供给部、国家保卫局等军直机关设在石阡县天主教堂内。1936年1月,贺龙、任弼时等率领的红二、红六军团,兵分三路向石阡进行战略转移。入城后,总指挥部及军团司令部、政治部等直属机关分别驻天主堂南楼等处,贺龙等领导人住北楼。红军军政负责人任弼时、贺龙、关向应、萧克、王震等在此召开重要会议,研究军事行动,使这里成为红军首脑机关的重要处所。红军在石阡修整了十来天,开展了广泛的革命活动,壮大了红军队伍,扩大了红军影响。
困牛山战斗遗址
距离石阡县城40多公里远的龙塘镇川岩坝甘溪槽村困牛山,曾发生了一个比“狼牙山五壮士”更悲壮的百余红军集体跳崖的故事。
1934年8月7日,任弼时、萧克、王震率红六军团作为长征先遣队从湘赣苏区突围西征,准备到黔东革命根据地与贺龙领导的红三军会合。10月7日,红六军团途经石阡时在甘溪与桂军发生遭遇战,16日,红18师师长龙云和52团团长田海清率800多名红军战士,为掩护红军主力突围转移,把敌人引到困牛山一带,激战三昼夜,终因寡不敌众被围困,百余名红军砸毁枪支,集体纵身跳崖壮烈牺牲。
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
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位于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谯家镇长征村土地湾,距县城约20公里。1934年7月21日至22日,湘鄂川黔革命軍事委员会在此组织召开了黔东特区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
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是红三军走出逆境、转危为安的历史记载,是策应中央红军实现战略转移的历史见证,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和发展红色旅游的胜地。
德江枫香溪会议会址
枫香溪会议会址陈列馆位于德江县枫香溪镇。1934年6月1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在贺龙、夏曦、关向应等同志的带领下,被迫从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退出,转战千里,挺进枫香溪,在这里召开了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会议(史称枫香溪会议)。会议作出了创建黔东特区革命根据地和恢复红三军中党团组织和政治机关重新登记和发展新党员以及组成红军干部大队,深入基层,发动群众,建立苏维埃政权,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等农民土地革命的决定。从此,“枫香溪会议”为红三军的发展揭开了新的一页,成为红三军从挫折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猴场会议会址
1934年12月31日晚至次日凌晨,中共中央在猴场村宋家湾宋泽生(宋小安)住宅召开政治局会议,通过了《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这个决定提出首先在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地区,然后向川南创建川黔边新的根据地的战略任务。会议还决定加强政治局对军委的领导,从实际上剥夺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猴场会议会址位于瓮安县猴场镇宋家湾,距县城20公里。原为宋氏住宅。建于1912年,为木构四合院,总占地面积6667平方米。四周用青砖砌成墙,高约 7 米,内有正厅5间,厢房、下厅齐全,石嵌天井,为标准的四合院,俗称“一颗印”房子。墙左侧有碉堡、马房、正厅后面有花园,桶墙右侧竹林掩映,后山古木参天。民国 37 年(1948)年,宋氏因产业纠葛将“一颗印”房子撤散变卖,屋基改作耕地,近年,草塘镇政府和草塘人民在集镇建立猴场会议纪念碑并积极筹资,按猴场会议遗址原样进行恢复,并塑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张闻天、博古、李德、李富春等人开会时的群像。
猴场会议会址包括会址、毛泽东行居、红军干部团旧址和红军干部团休养连旧址等。
猴场会议会址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贵州省党史教育基地。(责任编辑/杨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