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黔西段:古盐道上忆往昔

2020-09-10

乡村地理 2020年3期
关键词:红六军团红二放盐

全程:7.1公里

线路状况:红军长征步道保留完整

基本情况:红军强攻大关天险步道位于大关镇文明社区和丘林村辖区内,步道的主要路段位于悬崖之上,地势险峻,山顶上有大关、小关两个隘口,素有“一将把关,万夫莫开”之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6年2月,由贺龙、萧克率领的红二、红六军团强渡鸭池河后经步道到大关开仓放盐接济贫苦群众,进而向黔西、 大定(今大方)、毕节挺进,开辟黔大毕根据地。

推荐理由:红军强攻大关天险步道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底蕴,亦有悠长的盐文化内涵。红二、红六军团强渡鸭池河后曾在步道上阻击过国民党军队,道路崎岖艰险,是体验“重走长征路”的一条心灵洗涤之道。

鸭池河这个地方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小时候从贵阳回外婆家,鸭池河是必经之路。清早出发,大约午饭时分到达鸭池河。这个时间点的我往往在母亲怀里睡得迷迷糊糊,客车就开始顺着盘山公路忽左忽右地向下盘旋到河谷底部。过了那座狭窄的水泥桥后,又吭哧吭哧蜿蜒着爬上另一边的山头。这个过程少不了晕车的乘客吐得一塌糊涂的小插曲。幸好鸭池河的景色和路程的崎岖程度呈反比,还有集壮丽秀美为一体的高山河流风景可以慰藉乘客。

许多年后贵阳到毕节修通了高速公路,横跨天险的鸭池大桥拉近了河两岸的距离。我更加频繁的经过鸭池河,碧绿的河水在刀削般的悬崖底部静静流淌,看似平静的水面实则暗流涌动,使我产生了想用脚走一走鸭池河的想法。而今,这一愿望借着“重走长征路”活动的契机得以实现。

我们先来到丘林村。1935年11月,红二、红六军团完成了策应中央红军北上抗日的任务后,奉命挥师西进贵州,挺进黔西、大定(今大方)、毕节,创建新苏区。1936年2月1日,红二、红六军团在贺龙、任弼时、萧克的领导下,长征途经清镇市卫城镇,2日,先头部队以神速的战斗,控制住了鸭池河渡口,3日,在国民党追兵到达前,两军团顺利地渡过了鸭池河。这就是长征史上的“强渡鸭池河”战斗。

鸭池河属于乌江支流,河谷深切,水流湍急,解放前河上一直没有桥梁。往来人马车辆,均靠木船摆渡。千百年来,作为交通咽喉的鸭池河渡口两岸留下了至今仍清晰可见的古盐道。当年强渡乌江成功之后,红军便是沿着这条古道翻越悬崖高山,来到大关盐号,开仓放粮放盐救济百姓。

丘林村是红军渡河后进驻的第一个村子。因为交通的发展,村里的渡口如今已经很少使用,下游建起的水坝抬高了水位,使原本立在岸边的红军渡石碑半截没入水中。我看到清澈的河水流淌过已长满青苔的碑身,碑体上“红军渡”三个字依然鲜艳,就像84年的时光过去,红军的精神依然常青一般。当年为阻止红军的脚步,国民党团防军营长郭昆甫下令封船禁渡,并准备了煤油,意图在必要时烧毁船只。他们以为利用鸭池河渡口的天险就能狙击红军。但是未曾想到,红军的侦查队极富智慧地兵分两路悄然袭击。另一部分侦察队在10公里处的陇上渡口过河,前后夹击大关小关,国民党军仓皇溃逃。凌晨4时,红军成功控制了鸭池河渡口。

虽然成功夺取了渡口,但是鸭池河上舟少船小,单靠渡船,红军主力要过河花费时间太长,恐耽误军机。为此,红军找当地熟悉河道水性的船工张海清、郭忠华、王成楝等商量后,决定在渡口两岸的昌茂石、羊舔石之间架浮桥。需要铁丝,就用国民党安装电话线的铁丝;需要木板,群众自愿借出门板、床板;需要抓钉,渡口两岸的铁匠马上升火开炉,分头加工。军民齐心合力,不到3个小时,千年以来从来没有桥的鸭池河上第一次出现了一座长100多米,宽近2米的浮桥。

离开鸭池河,我们踏上古盐道,开始攀爬高山。山路十分陡峭,坡度很大,我们不停喘着粗气,抬头一看高耸的山崖心里直打鼓,这仿佛不可逾越的高山,红军究竟是怎样勇往直前的?古驿道皆是由崎岖不平的青石铺成,狭窄的道路一直蜿蜒向上。身后鸭池河的水流声渐去渐远,一个多小时后,汗流浃背的我们终于抵达了山巅。山巅上的碉堡依旧保留着,当年,直取鸭池河渡口的红军侦查队在夺取渡船渡过鸭池河后,急袭大关、小关的国民党守军。这座碉堡就是当年的碉堡之一。

顺着古盐道翻过高山,我们来到大关镇,过去穷苦的大关一改往昔容颜,干净整洁的街道,熙熙攘攘的人群,整個小镇活力四射。红二、红六军团来到大关镇时,了解到当地百姓受到官商勾结的盐号老板压迫,生活必须品的盐巴价格高得惊人,“斗米斤盐”是当地百姓艰难生活的真实写照,于是决定开仓放盐。其中一座仓库完整保留到现在,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居住在附近的陈正荣老人是当年的亲历者。红军来到大关时她才八岁,还清晰的记得红军放盐放粮时的情景。她的舅舅和哥哥都参与了开仓放盐、粮,红军还分给他们几个孩子过年都难吃上的香肠,给百姓们发过冬的衣物。红军临走时候还送给她一顶毛线帽,送给她母亲一把剪刀和一双鞋。

沧桑的古盐道记录了黔西人民过去艰苦的岁月也见证了一段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而今,我们这些后人踏着红军的脚印重走古盐道,重拾长征精神,忆往昔后创未来。(文/孙晋楠  责任编辑/漆云)

猜你喜欢

红六军团红二放盐
红三军与红六军团转战黔东的革命活动及革命精神
湘西期间红二、六军团军纪的价值探究
湘西少数民族对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建设的贡献
没放盐的面
没放盐的面
做菜把握好放盐时机
论红二、六军团会师南腰界的历史意义
任弼时与红二方面军的创建
长征先遣队西征入黔
记录红二、红四方面军会师的《高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