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闻同期中使用当地民族语言的必要性
2020-09-10胡陈兰
胡陈兰
摘要:少数民族地区的电视新闻采访中,有必要让采访对象使用当地民族语言,从而获得符合稿件要求的现场同期声,这更有利于体现新闻价值,有利于提升新闻传播力,有利于使新闻节目更有说服力,更加贴近受众。本文以傈僳语为例,简要谈一谈新闻同期中使用当地民族语言的必要性。
关键词:新闻;傈僳语;同期声
一、使用傈僳语同期声的历史背景。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是全国155个少数民族自治地方之一,这里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92.2%,其中傈僳族占51.6%。而其中的泸水市境内就居住着傈僳族、白族、怒族等21种民族,其中傈僳族是主体民族。泸水市是从封建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发育程度低,民族性是其主要的特征之一,居住在大山里的傈僳族孩子从一出生就生活在傈僳语环境中,说话唱歌都带着浓浓的傈僳口音,不熟悉的人如果与当地群众交流,有时候会误解语意。在脫贫攻坚中,虽在全市各乡镇各村进行了普通话的推广学习,但傈僳族群众之间的交流主要还是以傈僳语为主,虽然记者采访中可以和他们进行简单的口头交流,可一旦要采访同期,让他们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让他们表达的内容符合新闻的需要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非要让他们说汉语,那么有可能造成采访的失败。所以,在采访同期声时让采访对象使用当地民族语言十分有必要。但在一些省级媒体或者央视的采访中,会特别要求使用普通话,这对于民族群众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既然需要少数民族群众的同期,那么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效果会更好。
二、使用民族语同期声的必要性
民族语言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灵魂,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节目使用当地民族语作同期声,可以更好的展现节目的民族特色,提升节目的亲和力,体现节目的地域特点,拉近与受众的情感距离。
(一)是可以体现当地媒体的节目特色。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媒体的节目一定要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当前,一些条件具备的地方电视台已经开办了民族语电视节目,而民族语广播节目在很多少数民族地方是建台之初就有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地方台自办节目对于民族语新闻宣传的重视。作为一档民族语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如果在播放过程中,民族语配音之后出现的是普通话的同期声,这听起来会有多多少少的不搭,当然,这可以通过播音员对普通话同期声的翻译进行弥补,但如果直接用的是民族语同期声,那么新闻的传递效果就会更好,更能体现节目的地方特色,更容易引起少数民族群众的共鸣。
(二)是可以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很大一部分观众是少数民族群众,这些群众平时用民族语交流,对于汉语仅能作一些简单、简短的表达。如果整个新闻节目全部是普通话,他听不明白、理解不了,无异于孩子背“望天书”,只知其字,不知其意。时间长了,很难再吸引这部分受众,这就是新闻传播中的地域性特点。而一条新闻当中如果穿插了使用民族语的同期声,会觉得这条新闻与他之间的距离更近了,他觉得这是在讲他们身边的事情,也就更乐于关注。
(三)是采访对象更容易表达自己的想法。新闻报道离不开对采访对象的“访问”。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更容易获得最真实的信息。但是对于只会讲少部分汉语的少数民族群众来说,你和他作口头交流时,他可能会跟你讲汉语,可是一旦面对话筒面对镜头,想让他顺畅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却是不容易的。因为傈僳语的语法和汉语的语法是反起来的,比如,汉语的“吃饭”,在傈僳语里直译过来就是“饭吃”,汉语说“喝水”,傈僳语直译就是“水喝”,所以,要想让傈僳族群众在接受采访时顺畅的表达出来,使表达的语句符合汉语的语序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此还得让他们使用傈僳语。笔者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26年,近五年来,每年深入民族村寨采访不下20次。每一次的采访实践,笔者都对“民族语同期声可以更好的表达采访对象的思想”有深切的感触,比如,采访对象要表达“感谢共产党”,他用汉语表达的和用傈僳语表达出来的感情完全是不同的,前者纯粹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干巴巴的“学”,而后者却是发自内心的表达,眼里是含有笑意的。
(四)是传承和展示本地民族文化的窗口。 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最基本的文化符号,当下,随着泸水市村级幼儿园“一村一幼”的全覆盖,“普通话从娃娃抓起”已经成为了现实。到傈僳族村寨采访,许多不到六七岁的孩子可能就会跟你用普通话打招呼“叔叔阿姨好”,这是时代的进步,是教育的进步。但是少数民族语言不能在普通话的普及下消失,而新闻媒体在其中就要发挥出传承和展示的作用,通过新闻消息中傈僳语同期声的使用,让民族语言在官方媒体中占有一席之地。一方面,随着当下旅游业的发展,到怒江旅游的外地游客越来越多,泸水作为怒江州州府所在地,泸水的主流媒体应当成为展示民族文化的窗口之一,让外地游客通过这个窗口了解傈僳族的民族文化,结合汉字字幕接触到傈僳语,从而扩大泸水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对于热爱傈僳文化、想要学习傈僳语的受众来说,新闻媒体这个平台里播出的傈僳语节目以及傈僳语同期声就是很好的教科书。
三、傈僳语同期声使用中应当注意的事项
(一)翻译以意译为主
上文说到,傈僳语和汉语的表达语法是相反的,因此在翻译同期声时,要遵循普通话的表达语法,不能直译,只能意译。比如,“你去哪里”这句话,在傈僳语当中,如果直译就成为“你哪里去”,再如“去我们家吃饭”,傈僳语直译过来就是“我们家饭吃去”。因此在傈僳语同期声的翻译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理解采访对象所要表达的意思,结合稿件内容,作出精准的翻译,才能很好的体现同期声在新闻中的价值。
(二)选取要适当
少数民族语言同期声的使用非常有必要,但一定要有所选择,宜短不宜长,宜精不宜粗。同期声在新闻稿件中起到的作用就是对上下文的补充、解释、说明,选取同期声时,不能大段使用,大段的同期声极有可能会与上下文重复。因此在稿件写作时,一定要将采访到的同期进行认真梳理,确定哪部分是作为稿件里的叙述内容,哪部分可以作为背景,哪部分才用来做同期声,同期声要放在哪个位置才合适。同期声既可以放在开头引出正文,也可以放在中间衔接上下,还可以放到结尾作“收官”之语。一般的新闻消息,同期声长度控制在35秒以内即可,部分专题性的同期可以稍长一点。
(三)同期声段落不宜多
同期声段落数量的选择不宜太多,短消息可能一个同期就可以,长消息也以三个为宜,通讯就会多一些。力除繁复的语言、杜绝空话套话,点到为止,使同期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不是“狗尾续貂”。
四、新闻记者应当努力学习当地民族语言
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记者,学习当地民族语言是十分有必要的,因为采访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当双方使用的语言不一致时,极易造成相互理解的偏差,也就不会得到切合主题的同期声。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笔者所在的单位,在安排记者的时候,会考虑把懂傈僳语的同志安排到傈僳族村寨,这虽然对工作有利,但对于记者的成长是不利的,如果长期如此,不懂傈僳语的同志永远无法接触到傈僳族群众,那么他(她)也将不会成为一个合格的记者。因此,学习民族语言也是提高记者素养的表现之一。这可以看出记者是否真正热爱这份工作,如果热爱,他(她)会主动学习少数民族语言,哪怕是最简单的日常生活用语也能够和少数民族群众作简单交流,这种简单的交流,可以拉近记者和采访对象的距离,促使采访对象在聊天当中表达出记者想要的同期。
总之,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是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特征,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主流媒体,应当给民族语言留有一席之地,让这一民族的灵魂在媒体的传播中更加焕发出时代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