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叙事及编辑思维创新
2020-09-10张文静
张文静
摘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数字期刊以及电视等传播媒介的运用,给传统媒体行业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纸质媒介行业所呈现出来的下滑趋势。这就要求新闻摄影及其编辑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在基于真实内容的基础上,积极突破,打破传统新闻摄影与编辑的思维,结合时代需求采用新技术、新思路以及新的策划方式,以实现编辑思维上的创新,促进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关键词:新闻摄影;叙事;思维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普遍运用,使人们对新闻的获取途径越来越广泛,智能手机的兴起也给新媒体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再加上近几年来各大社交软件的热潮席卷到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民众不再是单纯的新闻接收者,也是新闻的传播者和制造者,这使传统的新闻发展陷入了危机,同时也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和希望。
一、新闻摄影叙事的重要意义
1.1增加新闻本身的视觉冲击感
新闻本身是一种传媒物,需要相关的媒体人尽最大的努力,打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好新闻,从而令新闻更加迷人、更有魅力,更加富有社会影响力。当下是一个读图时代,很多的读者都不具备耐心阅读的能力,往往是那些图片能够唤起很多读者的阅读热情和阅读活力,这对于全体的阅读者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并且值得全体的新闻工作者在日后的工作中加以高度重视,从而令自身的新闻稿能够取得更大的成效和实效,这对于新闻工作者的意义也同样重大。
1.2为新闻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很多的新闻都是文胜于质的,新闻本身无法真正取得外在华美的形象感,从而导致了新闻难以在外形上取胜,也难以使得新闻的生命力取得更大的提升和腾飞,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新闻工作者在给自己的好文章取一个好标题的同时,需要具备好内容,在具备好标题的和好内容的同时,也应该具备相应的图片,从而令读者能够将文字和形象相结合,由此令全体的读者能够更好地把握新闻稿,对于新闻的内容和思想产生更加深刻的把握和捕捉,这是极为重要的,也是极为必要的。
1.3帮助读者新闻进行更加深刻的解读
读者需要对于新闻报道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理解、体会和把握,因此相关的新闻工作者应该在自己的工作中加强自身的引导和督导,并且令读者能够对于事件的起承转合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和把握,帮助读者克服自己不耐烦和焦躁情绪,可以在相对短促的时间内对于事件本身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这是一个需要深入反思的问题,也是一个值得全体的新闻工作者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加以理解和认识的问题。
二、新闻摄影叙事及其编辑思维创新构建分析
2.1事件性
新闻摄影叙事及其编辑思维创新构建事件性新闻主要是指具有明显事物轨迹且新近发生的新闻,其具有选用的题材具有一定的单一性、重要性以及时效性,于新闻摄影而言,主要考验的是记者的瞬间编辑才华与功力,同时,在拍摄这类新闻的过程中,一般是按照生活的逻辑或是故事的时间来拍摄事物产生、发展等一系列过程,在编辑排版过程中,一般是按叙事时间进行表现,必要时会将事物的高潮部分进行特写放大,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叙事视觉,且一般多为全知视觉。从思维运作过程来讲,一般更多采用的是内焦点叙事或是限制视角,但是也会随着受众以及版面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且编辑在对某一事件进行编辑时会通过版面语言为之注入主观态度,这样能够使其更具有创造性与能动性。通过编辑思维的创新能够使得读者受众即使不阅读文字内容,通过图片信息依旧可以获取到新闻事件。
2.2非事件性
新闻摄影叙事及其编辑思维创新构建非事件性新闻则主要是指反映的是无大起大落且具有渐进式运动轨迹的事物新闻,其并非以一个独立事件或突发事件为中心,更多是由一个以上或者多个事实为主题,并经过归纳、综合、提炼最终形成一个具有鲜明主题的新闻,这类新闻在文字表述上更多考验的是记者的观察力以及感悟能力,对于新闻图像的拍摄亦需要以逻辑思维为导向,形象思维为基础进行主题提炼与布局,因所用图像应具有一定的视觉表意效果,对此更需要强化新闻摄影叙事及其编辑思维上的创新。对于这类新闻,从叙述者本身来讲,记者应当具备较强的捕捉、观察新闻信息的能力,从舒适视角来讲,一般较多采用的是零度焦点叙事或是全知视觉,但有时候也会采用客观与限制视角。综合而言,事件性新聞和非事件性新闻两者的主要差别在于:事件性新闻更强调突出性与完整性;非事件性新闻则更强调深刻性与完整性,同时由于非事件性新闻更多是归纳总结而成,有时会是由多名作者共同编辑完成。对此,针对于新闻摄影叙事及其编辑思维创新的构建,非事件性新闻应当以文字信息的基本叙述规律基点,通过客观视角或是客观视角等方式创新思维活动。
2.3非事件性新闻摄影叙事模式及其编辑思维创新趋向
非事件性新闻摄影更多注重的是图片的叙事特点,这种新闻摄影时不会给观众跌宕起伏的心理感受,是对某一事实的平缓的记录描述。这个事件一般不是突发事件,而是有一定条件背景下产生的现象。在非事件性新闻摄影时要有鲜明的主题、教育意义、警示意义,又或者其他表现。在对这些图片文字的编辑同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集思广益。要求图片内容具有实效性,准确性。但由于受到社会舆论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一部分编辑工作者在对图片编辑时不重视创新性的作用,对新闻件中难以把握重点,在发表个人观点时人云亦云,没有自己明确的立场,使得新闻缺乏创新,对新闻行业的整体关注较少,对新媒体的特点把握不够全面,缺乏新闻采编中缺乏独创性。在这种情况下,编辑要敢于发出声音,从独特的角度发表自己的观点,让新闻信息更加生动明了,大众更能迅速捕捉到新闻重点。
结语
新闻工作者应该成为一个热爱工作、富有创新才华的新闻人,从而能够在完成工作的时候,把更多的创新元素注入到自身的新闻报道中,新闻人应该懂得强大的摄影技术的实效和意义,由此令全体的新闻人能够创造出更加吸引人的新闻稿件,从而令自己的新闻稿件取得锦上添花的美妙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彦峰.新闻摄影的形象叙事[J].科技传播,2018,10(15):52-53.
[2]南长森.新闻摄影叙事及其编辑思维创新[J].新闻知识,2005(02):41-42.
[3]颜彩虹.探析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路径[J].传媒论坛,2019,2(21):41.
作者单位:乐胶网信息技术(苏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