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对旅游消费的影响研究

2020-09-10王新景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旅游业消费疫情

摘要: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改变了人们固有的生活习惯,旅游业也受到了冲击。在疫情影响下,人们对户外活动充满担忧,同时政府在一段时间内也明确要全民防控,即便是现在情势好转,和之前同期数据对比中也可以感受到影响之大。文章以此为突破,展开相关研究,介绍了疫情对旅游业的具体影响,以及人们旅游消费变化,包括卫生安全方面的担忧以及旅游便捷性的思考,认为旅游的高需求依然存在,在疫情控制和接待方面做好准备依然可以迎来游客的青睐,希望为旅游业提供应对策略,可以尽快恢复旅游业的整体规模。

关键词:疫情;旅游业;消费

一、疫情对旅游的影响

(一)旅游消费下滑

从数据方面来看,在2020年初爆发的疫情最直接的是影响了春节期间的旅游和出行,从交通部门的数据中知悉,在2020年春运期间,我国铁路出行的人数仅有2亿人次,比2019年同期下降了超过47%;而公路发行人次为12亿人次,和2019年同期相比更是下降了超过50%。春节旅游人数仅为2019年同期的36.1%。在旅游部门原先的预测中,在2020年春节假期7天内,全国的游客人数会达到4.5亿人次,创造的消费额近6000亿元。

受到疫情影响,最直接的就是有接近28%的人群确定取消旅游计划,而有27%的人在观望中。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旅游业的股票持续下跌,其中影响最严重的就是住宿和交通行业,根据飞猪的统计,2020年景区的房价下跌了超过40%,但是预定量仍然只有往年的60%左右。

(二)旅游热情受挫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首先思考的是自己的安全问题,如果连安全都成为问题,旅游的需求会被无限降低,这是人之常情,毕竟都不希望因为旅游自己感染新冠肺炎,或者是被隔离。除此之外,因为疫情影响,给国内经济低迷,2020年上半年GDP相比2019年出现了下滑,其中一季度更是下滑了6.8%,社会经济处于低迷状态,个人收入也进一步降低,在人力资源部门统计的数据中,在职场人群中,收入下滑的占比接近50%,而且多集中在中低管理层岗位。在失去工作和收入下降的同时,个人的生活成本依然居高不下,这必然会带来个人消费的降低,旅游热情必然受挫。

二、游客对旅游的担忧点

(一)卫生安全担心

游客出行最担心的首先就是是否会感染新冠肺炎,这是出于自我保护的优先考虑,如果旅游景点发生了疫情,即便是小规模的,依然会让游客望而却步。例如,在今年6月份北京新发地爆发了疫情,之后北京的旅游业迅速跌落谷底,即便是过去了几个月,依然存在深远的影响,按照往常的惯例,北京故宫的门票基本上不会有剩余,然而北京故宫在新发地事件后,每日的余票数量都高达1500张以上,全国各地对于游客采取了严格的监管措施,本身已经开放的旅游业又遭受打击。这一切源于人们对自身安全的担忧,避免遭受感染。

在暑期旅游中,亲子游本身是重点项目,但今年的整个暑期旅游中最多的是学生出游,以往携家带口的出行已经大幅度减少,究其原因是担心造成孩子的感染。疫情之下,最普遍的就是出于对自身和家人的保护,明知有疫情不可能铤而走险的选择去高风险地区旅游,因此,疫情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降低人们出行的意愿,导致游客数量减少。

(二)旅游的便捷性

除了旅游的安全性之外,人们的担心还集中在旅游的便捷性。在疫情下人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需要反复的核验身份、测体温、出示健康码,在疫情严重的时期,大部分的景区选择关闭,即便是开放的景区也要求大家保持一定距离,这在旅游期间是很难做到的。在大巴车上要求间隔乘坐,每个人配带口罩,在夏天是非常难受的。更为严重的是,有的酒店要求限流,不允许入住,餐厅营业时间缩短等等都会给游客带来繁琐的感觉。

旅游的基本诉求是放松身心,给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一个缓冲期,疫情下旅游成為了一件让人苦恼的事,这必然会影响人们出行的计划,造成出行的意愿降低。在调查中发现,即便是保证旅游的人群,其旅游的时间安排也会缩短,原先出行的计划多在7天左右,目前基本缩短为5天,有的近郊旅游基本上仅有天。

(三)收入降低导致旅游预算下滑

按照基本的收入情况来测算,2个人7天的行程预计花费在10000元左右,在原先的收入标准下,这样的安排不会影响正常家庭生活。但是疫情影响下,个人的正常生活开支并没有缩减,例如车贷、房贷、教育支出、家庭生活开支等,按照2个白领阶层收入16000元的标准计算,降薪幅度约为40%,即意味着收入损失达到6400元,全年的损失高达76800元,加上额外旅游的费用,已经是非常高的负担了。在疫情下大部分人会寄希望于未来的市场形势好转,将旅游计划缩减甚至直接去除,这是处于经济方面的考量。

综合来看,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收入损失到个人出行安全考虑,再到游玩的通畅性,都有巨大的影响。加上对疫情持续影响的担忧,游客的出行安排受挫也在情理之中。对于旅游业从业机构和景区来说,在疫情之下需要做出自己的努力来降低疫情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在当下争取尽可能的吸引游客,在未来疫情受控的情况下迎来新的爆发。

三、旅游业应对疫情的建议

(一)将卫生防疫工作网络公开

疫情对人们心理产生了震慑,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旅游机构不能无作为,应该借助于网络传播的便利性积极宣传自我。例如在春节期间,西藏的旅游业一度非常兴盛,主要原因是西藏在春节疫情高峰期间仅有1例外来感染者,景区积极的宣传卫生防疫工作。在其他的景区,也可以进行类似的行为,将每天全面的卫生防疫工作进行传播,让人们意识到疫情是可控的,不要让恐惧的情绪肆意弥漫。遵照国家卫生部门的指示,进行科学、全面的消毒工作,对每个进入景区的人员进行安全码检查,传递出来的信息是在疫情期间的旅游秩序是可控的,而且由于人员介绍,观赏的质量也会上升。游客出于对科学卫生防疫以及景区错峰旅游的喜爱,会偏向于这些景点。

在武汉疫情爆發之后,出现了非常奇怪的现象,人们更愿意去湖北旅游。这得益于湖北在疫情期间坚持传播控制疫情的举措,这里反而成为了最安全的所在。湖北成为了游客最热衷出行的目的地。

(二)做好设施维护,为疫情后做准备

有的地区确实是不适合人们再次出行,例如博物馆、游乐场等公共地区,对于这样的地区来说,开放可能还需要承担高额的运营成本。可以在疫情期间扩大宣传,将内部的基础设施进行高质量的维护,将内容直播到网络,为后续的接待游客做好准备。例如张家界景区的百龙天梯项目、桂林的游船项目等。当资源稀缺的时候,人们反而更加渴望,加上网络宣传可以满足人们对景区内部情况的好奇心,在未来疫情好转的时候必然会有新的爆发。

对自身的基础设施进行全面的检修让游客更加放心,例如对山上的公共卫生间进行修缮,对景区的道路进行重新整修,对景区的酒店设备进行重新布置,可以趁着这个机会让景区焕然一新,增加接待能力,对卫生安全有新的保障,让游客在未来可以更加安心的旅游。以九寨沟景区为例,在2017年地震后,花费了2年的时间自然修复,开放之后依然游人如织,在2019年的10.1期间,提前半个月时间,门票已经售罄,游客在旅游后表示,和之前相比,九寨沟的卫生条件明显改善,赢得了游客的认可,旅游量持续上升。

总结

疫情对旅游业的冲击有目共睹,在今年内确实会影响旅游业。但是物极必反,在疫情下从业者需要反思自身是否存在不足?在行业惨淡的背景下可以放眼未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准备迎接未来的市场爆发。从业者需要摆好心态,不管是旅游接待还是景区服务都要上个台阶,在未来的旅游市场,只有将服务做到位才能保证收益。

参考文献:

1. 明庆忠, 赵建平. 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 学术探索, 2020(3).

2. 许武成, 徐邓耀. SARS疫情与中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创新机制[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26(002):219-222.

3. 冼锋. 共克时艰 砥砺前行 疫情对酒店,旅游业的影响分析[J]. 中国会展(中国会议), 2020(4).

4. 汪希芸. 浅谈突发事件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2003, 000(003):P.143-146.

5. 崔凤军. 新冠肺炎疫情对文旅产业的冲击与对策——兼论文旅产业的敏感性与脆弱性[J]. 台州学院学报, 2020(1).

6. 李江文. 新冠肺炎疫情对服务类中小企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 服务科学和管理, 2020, 9(3):13.

作者简介:

王新景(1996.09—),男,布依族,贵州兴义人,学生,本科,单位: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旅游管理专业。

猜你喜欢

旅游业消费疫情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疫情中的我
缅甸预计将于2020年第三季度重启国内旅游业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消费舆情
信用消费有多爽?
我国旅游信息化与旅游业增长关系的动态计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