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设计史的角度分析艺术与经济的关系

2020-09-10吴姗姗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艺术经济设计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设计俨然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设计作为社会意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经济的发展主要可以体现在生产效率与收入水平的提高上。而经济决定艺术形式与艺术市场,配合设计理念下形成的艺术设计深入人心。本文将立足于设计史,分析艺术与经济的关系,主要从艺术决定设计,艺术与经济之间存在着不平衡性,艺术又反作用于经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设计;艺术;经济

一、时代的文化氛围是艺术、经济发展的土壤

当“设计”和“历史”结合在一起时, 就有了“设计的历史”,也就是“过去的设计”,或者说是“设计的过去”。“设计史是一门较新的人文学科,其目的是将设计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进行分析阐述。因而,“设计的历史”就是设计史学科的研究对象。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社会上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通常都是艺术文化繁荣昌盛的时间节点。例如工业时期的英国,经济和政治等的快速发展,让英国成为现代设计的发源地。虽然现在人们普遍对设计史发展的起始节点有所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由于 19 世纪末的英国经济实力发展和政治影响力巨增,才使得现代设计革命的开始,才有了今天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 1]在那个新能源和新科技不断涌现的时代,工业产品的标准化、机械规模制造的影响下,传统的产品造型、制造经验和生产手法都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新的生产模式要求人们要有新思维和新的机械设计,抛开传统设计的束缚,现代设计随之出现在人们视野里,艺术化设计在人们的心目中取得了越来越高的地位,登上了历史的舞台,造就了这个时代。

21 世纪后市场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但决定市场经济发展速度的因素也在随之改变,经济的竞争过去主要是由价格和质量的因素决定,而现在,全世界都在慢慢的转变焦点,意识到了艺术设重要性。各个经济实体都在把设计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手段在规划。现在设计作为一个集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多种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在发展。

二、 经济基础决定艺术的发展

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生产关系十分简单的原始社会,艺术的发展直接为经济所决定。决定了社会各个历史阶段的艺术的主要内容与形式。人类社会进入母系氏族社会后,这种新的经济也就决定了艺术的新的变化和发展。机械设计的生产化和自动化满足人们的需求后,影响人们的购买欲望已经不再是仅仅是对质量上的需求,更多是在体现个人魅力和身份地位,产品的艺术设计逐渐深入人心,人们慢慢的乎外更多的美观感受,设计独特,款式新颖,满足人们的内心需求。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人们开始关注艺术。经济和艺术的关系,变得密不可分。经济与艺术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这涉及到各种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问题。

艺术文化的发展都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到达一定的高度之后,才会迎来发展的高峰,在西方, 工业革命使得各国在政治和经济的发展迅猛,解决了人们的根本需求之后,转而发现在审美和生活享受方面要求变高。“二战”以后,社会经济与技术的飞速发展,给设计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在我国,由于长期缺少对外交流, 固步自封,直到改革开放的政策支持下,国家经济实力提高,国家政治力量雄厚, 解决了人民生活的问题。人民在和世界各国接触交流之后,关注的焦点发展了转移,对产品的外观设计,使用便捷性的要求增高。因此可以看出艺术是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而发展的,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三、经济和艺术发展的不平衡性

物质生产力水平高并不一定能带来艺术的繁荣。产品的艺术设计是在人们的物质基础满足之后快速发展的,但是在作用于文化的艺术发展上,经济会对艺术产生一定的制约。经济和艺术的关系从来都不是直接的,往往是间接关系,联系两者之间的媒介通常会有许多。例如:经济活动作用于艺术上时,通常是需要借助时代的精神,人们的感情等诸多因素,才能起到作用。而且,当人们为了追求经济上的效益时,艺术可能会成为牺牲品,制约艺术本身的发展,成为满足于经济发展的工具。艺术的发展主要受经济发展所影响,自然导致了二者发展的不平衡。艺术作为人们在精神层面上的追求,是存在于理想和现实中的一种精神产物。

经济的繁荣主要得益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物质层面的生产力提高,经济就呈现繁荣发展的景象,但是艺术的发展反作用于此,这在历史上时有发生。例如我国魏晋时期的社会发展动荡民不聊生,战争不断,人们温饱难以解决,在中国历史上是处于极度黑暗的时期,政治动荡,经济停滞。但是王羲之父子的字,顾恺之和陆探微的画,曹植、陶潜,谢朓的诗,郦道元的写景文,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造像,无不适光芒万丈,前无古人。因此,艺术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丝毫不能否认“经济发展对这些领域的最终的支配作用”。其次,平衡与不平衡是辩证的统一,平衡中有不平衡,不平衡中有平衡。艺术与经济发展不平衡原理没有否定经济对艺术的决定作用。因此,在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艺术上仍然可以出现繁荣。

四、艺术反作用于经济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实际上就是对社会生活、对世界的一种认识。它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通过政治、法律、道德等“中间环节”所决定的,它并且通过分析这些“中间环节”而反映经济基础,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生产劳动时间不仅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前提和条件,而且成为艺术发生的直接动因。

严格地说,对艺术作品价值的衡量不应该只考虑经济性因素,艺术创作从来都不是以金钱来衡量的。但设计不同,设计具有目的性。设计和市场、生产的商业活动联系紧密。因此,如果设计活动及其产品没有体现出它应有的经济价值, 没有在使用中为受众所接受,没有展现出它的經济性,那么它就无法成为一项真正成功的设计。随着产品在市场上流通,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纳,设计活动所蕴含的从实用需要到体验满足的价值也被不断强化和升华,产品转化为商品并发挥出巨大价值的同时,也是设计活动的经济性原则得以体现。

也许你会听到这样的评论:“艺术知识有钱人把玩的东西”或者“艺术和设计对处在饥饿边缘和战争中的人们来说,毫无意义。”但是,艺术和设计也有个性化的一面。在这个复制上瘾、循环往复的世界里,个人同艺术的联系对于作为设计师或艺术家的你和旁观者而言,都是很有价值的。在商业化运作的艺术设计界,个人同艺术联系已转变成某种影响力---恰恰是商业需求的东西(设计目标)。例如,1918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战败,为了实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社会理想和商业现实之间的平衡,振兴民族的艺术与设计,格罗佩斯于 1919 年成立了包豪斯学院。包豪斯努力探索设计的新思路,研究出一些使设计理论与工业进程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对现代设计运动做出来巨大的贡献。[ 2]这是艺术设计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典型案例,它的存在时间虽然短暂,但设计教育却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而言之, 我们要运用辩证的思想理性看待艺术与经济的关系, 在各个历史时期它们呈现的面貌不一样。但艺术与经济的关系是永恒的, 它们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

参考文献:

[1] 尹定邦. 设计学概论[ M ].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 2] 杨先艺.设计史[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吴姗姗(1995-),女,汉族,籍贯:河南濮阳,学历:硕士,单位:广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产品与时尚设计。

猜你喜欢

艺术经济设计
BUBA台灯设计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纸的艺术
有种设计叫而专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爆笑街头艺术
经济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