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湖广填四川和四川客家研究
2020-09-10孙晓芬
从省籍来说,我不是四川籍人, 祖先也不是湖广填四川的移民;从汉民族的民系来说,也不是客家人。但 20 余年来,我与在四川境内的湖广移民和客家人却有着一些非同寻常的故事。
比较研究的大收获20 世纪80 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在天府之国的四川成都从事 川籍文化名人研究的我,颇重视海内外的人文信息和研究方法。例如:比较研究法,多学科的交叉研究,还有系统论思想 等。20 世纪90 年代中期,四川省作家协会创研处组织全省会员上报选题计划,我 上报了《七位名老作家的祖籍家世与作品 之比较》,用比较研究方法研究川籍大文 豪郭沫若、文坛巨人巴金,名老作家沙汀、艾芜、李劼人、阳翰笙和马识途的文学作 品与他们各自家族文化、祖籍地人文之关 系。如郭沫若家族事业、家塾家学与闽西 祖地,巴金作品中的几位人物与家族原型 人物及家族文化,沙汀祖籍、川西北定居 地风情与乡土小说,阳翰笙祖籍迁徙与青 少年时代,李劼人的童年、母亲家族与作 品关系,马识途家族的迁川源流与他的青少年成长。拟从上述文化名人的各自家族家世原乡文化、本人成长历程与其作品 作比较研究,写成一本书。
首先,我认真做以上7 位名家祖籍地上川祖的比对:大文豪郭沫若(原名郭开贞)祖籍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清亁隆中 叶,上川祖郭有元背着两个麻袋赴川寻找出路,定居于川南嘉定府(今乐山市)沙湾。文 坛巨人巴金(原名李尧棠),其家族世居浙江嘉兴,高祖李介庵于清中叶嘉庆年间入蜀为官,至祖父李庸置豪宅“李公馆”定居成都传世。老作家沙汀(原名杨朝熙)祖籍湖广省湖北地域,上川祖在清初随大批移民进川, 祖父杨仁和曾任重庆府都钦部小官,继后在川西北安县安昌镇定居,建八字龙门府第。老作家艾芜(原名汤道耕)祖籍经核查《汤氏族谱》系湖广省宝庆府武岗州(湖北地域武岗县)杨家桥,清康熙中叶上川祖汤成烈携妻杨氏和5 岁儿子入蜀,始居彭县竹瓦,第五代分支新繁县水村。老作家李劼人(原名李家祥)祖籍湖广省湖北地域黄坡县,上川祖李淑明于清初行医经商入蜀,沿途行医推销祖传“朱砂保赤丸”和布匹,定居成都府华阳县。编剧、戏剧家、作家阳翰笙(原名欧阳本义),祖籍湖广省湖南地域安仁县,上川祖于 清乾隆初被迫来川落业高县罗场世代繁衍。
老作家马识途(本名马千禾)祖籍湖广省麻城孝感乡,清乾隆年间马氏四弟兄随大批移民上川,行至川东忠州石宝寨附近湾丘沙地坝落户世代繁衍。经详细排比研究,结果令我非常激动:7位文化名人中有6位上川祖入川时间是在清前期(康熙 至乾隆年间),正是俗称为“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时期,其比例达87.5%;只有巴金的上川祖是在清中叶嘉庆年间为官入川。这个比例非常高,在我这 个外省籍人看来,非常吃惊!这就是说,现今蜀中 士农工商各界人士的祖先多数是清前期“湖广填四 川”移民,我以前仅看成是一种民间说法,并未当成 一回事,现在面对蜀籍7位名老作家族籍来源调研 排比数据,使我认真起来:明末清初朝代更替、战乱 频仍,四川广袤的土地上发生过一次大规模持续数 十年的人口大迁入,并影响着之后二三百年来四川 社会、经济、政治和人文的方方面面。于是我立即 改变研究方向,投入到跨界而又陌生的“湖广填四 川”大移民研究中。不想在其后9年多时间里,我 潜心调研并写作,先后出版3本合称“移民三部曲” 的百余万字专著,并荣获两项省级奖。在这期间结 集出版了散文集《方舟集》,在20 世纪的最后一年——1999年7月,我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当新千年到来之际,《人民画报》登载了《孙晓芬的新世 纪马年感言:为西部呐喊!》这比较研究法取得大收 获,是我那时始料未及的。
首部《清代前期的移民填四川》成为畅销书在改革开放的阳光雨露下,我进入到新的研究领域。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前,有关“湖广填四川”研究尚未出现专著,我首先认真研读史学界前辈的相关论著,最为著名的是胡眧曦教授所 著《张献忠屠蜀考辨——兼析湖广填四川》;还在如方言、民俗、古建筑和社会学方面的新老论著中查找相关移民迁徙源流记载,吸纳多学科、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重视收集散存于方志和民间族谱家乘等地方文献中的资料。在《清代前期的移民填四川》一书纲目构架设置阶段,我特别重视将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引入其中。为让该书既要能供学界、政界、社会团体研读参考,又能让 普通百姓读懂看懂,构架内容兼顾宏观、中观和 微观三个层次,记述了清前期10 余个省移民上四川的许多细节。以第八章《移民与四川汉语的 三大方言》为例,记述多达9 节,涉及数十个县的方言生动事例。在该书封面设计方面,针对两大 读者群特别下功夫:这本书是有关“湖广填四川” 的学术专著,特请名老作家马识途题签书名,分 三行错落有序矗排在封面右部长方形白底镶蓝 花纹位置,以供学界政界和社会团体读者选购; 为方便百姓读者寻根问祖购书,在封面左边矗排 一行醒目的红字“川人的祖先来自何方”。这样 精心的设计,果真在新书出版问世的1997 年新春发挥了很大作用。当时,正值四川省新华书店 在成都举办第一届书市,作为一个跨界新作者, 为打開局面,自带40 余册样书去闯书市,办理经销手续后该书虽被暂放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却 迅速被弘文书局采购选走。其后,源源不断地进 入新华书店和书商的销售渠道,学术著作成为畅 销书。在《四川日报》和《中国青年报》的新书排 行榜上,《清代前期的移民填四川》名列前茅,被 誉为“川版图书的亮丽风景线”。从这年春天到 金秋10 月,四川大学出版社先后3 次印刷。该书远销至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日本等国,还 引来海外影视采拍,由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 周振鹤教授引荐,英国艾萨克制片公司《上下千 年》电影专题摄制组来成都拍清代移民老街村 落,《华西都市报》以“一本书引来的《上下千年》电影摄制”为题进行报道。
第二部《四川的客家人与客家文化》发端于对朱德元帅的崇敬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笔者查阅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艺资料,接触到朱德祖籍和他母亲钟太夫人有关资料。朱德早年成长经历令笔者十分崇敬:作为一个贫农的儿子,他幸免辍学,坚持完成学业,到走出川北山沟到春城昆明习武,后放弃当将军的荣华富贵不远千里到上海、不远万里赴德国去追寻真理……20 世纪90 年代后期, 我研究“湖广填四川”时,接触到大量客家人西进四川的资料,觉 得很有必要写一部以客家伟人朱德为代表的四川客家人著作,这就是第二部移民著作的由来。
清代前期的移民填川,比起美国首次开发西部早百余年,所 不同的是,那时美国的西部是亘古荒原,而西蜀有着久远的巴蜀 文明、三国文化。清前期大移民使四川成为一个移民大省,成为 一个有丰富移民文化的融合大省。客家人从祖籍地粤北粤东、闽西、赣南西迁蜀中的同时,带来了丰厚的客家文化,客家文化在巴蜀文化和移民文化中成为一朵奇葩。二三百年来,成都东北边的龙泉山脉黄土缺水地带,被称之为“东山”。入川较晚的客家人进入川西成都周边,自流灌溉的田地已被先来的湖广人插占,“东山”条件虽差,但地跨成都周边好几个县,就成为晚到者的落业 地。客家人在此世代繁衍200 多年,成就了“成都东山”成为四川境内最大客家聚居地和蜀中最大客家文化宝藏地。清前期移民 落业“东山”人口祖籍以来自广东的最多,他们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共建有会馆南华宫或万寿宫,通行相同语言“广东话”——被成都城里人称为“土广东话”。也因此,“成都东山”的聚居群体,被成都省城人统称为“土广东”。“土广东”和其语言文化自成一 体。“东山”在20 世纪80 年代以前一直被成都城里人看成是一个神秘的地方,直至80 年代以后,这里才被人们所认知,揭开了神秘面纱,原来就是客家人的聚居地。
我常在周末前往“东山”调研,踏看古色古香的会馆、“二间堂”的民居、宗祠,吃过“品碗”“梅干菜扣肉”和卤鹅肉,应邀参加清明节前祭祖(上川祖)墓祭,考察过川西最宏大的客家庄园——“金堂曾家寨”。曾家寨计有上、中、下3 个寨,连同上新寨共 4 个豪寨,有吊桥、护寨河、碉楼、五凤楼和数十个院落。在抗日战争期间,曾氏族人响应国家在战争期间培养后学新人号召,腾出住地为南迁的学生、教职员及外籍教员做校舍,长达七八年。办教育抗战在曾家寨也成为美谈流传。当我在20世纪 90 年代后期前往踏访时,曾家寨虽已破败,但仍可见100 多年前的雄伟与精美。第二次再去时,发现寨中陪同我的老先生曾凎修(曾氏 82 世孙)有钢笔画才能,笔者想出了一个特殊的“抢救曾家寨” 的主意,请曾老用钢笔画把曾家寨的几个寨子绘制出来,载入史册。曾老精美细腻的笔触画出了清代川西客家庄园——金堂曾家寨(姚渡乡曾家老寨、曾氏上新寨、曾氏下新寨和水浸坝曾家寨等5 个全幅, 还有局部精美的“屋脊中彩绘天官赐福” 等)缩影。这些钢笔画不仅载入我专著中,《四川文物》亦大量刊载。多年来,曾 老笔下的曾家寨风貌多次见诸报刊杂志。以这样特殊的方法抢救曾家寨建筑文化故事,是诸多我与客家人和客家文化相遇的故事之一。
2000 年5 月,34 万字的《四川的客家人與客家文化》出版,这是首部全面反映四川境内客家人历史与现状、社会与文化的专著。该书特请著名诗人、古文字专家流沙河题签书名,竖排在封面中、右部,封 面左边竖排“四川的‘土广东’来自何方”。
《人民日报》(海外版)新书栏目刊载该书出版消息,并配有生动的短文《解“土广东”》。当年7 月3 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港澳台中心“客家频道”播出专访《用真情写客家——访〈四川的客家人与客家文化〉一书作者孙晓芬女士》。该书面市后,四川的省级客家社团如四川客家海外联谊会将该书作为馈赠海内外客家社团、友好人士的礼品,向海外打开了一个介绍四川客家源流和天府之国经济文化及旅游的窗口。四川客家研究中心在“成都东山客家民俗研讨会”上,就该书对四川客家研究的先行与带动作用,作出充分评估。
第三部《明清的江西湖广人与四川》源于对伟人邓小平的崇敬作为知识分子,我深感邓小平这位伟人在推行改革开放大业中所带来的科学春天。当第二部移民专著完成后,觉得是时候撰写一部关于广安邓氏家族及其播迁的著述了。撰写邓小平家族和上川一世祖邓鹤轩(江西吉安府庐陵县人)时,涉及600 多年前明初“洪武大移民”和“江西填湖广”,这是清前期“湖广填四川”的明 代源流;涉及庐陵文化,庐陵具有中原到南方、 从中部到沿海必经之地的地理区位特点;可在撰写上两书过程中,我还发现大量史料可佐证江西籍移民到四川的比例较大。此外,还有些重要内容需在书中展开:第一,江西民谣“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道出了移民源流。在清前期的大移民中,湖广人捷足先登,进川人口位居第一,江西籍移民人数位居第二,其中包括赣南的客家人。这需要到赣南调研当地的客家文化形态与成都附近的新都木乡镇江西村客家、 龙泉驿区洛带镇宝胜村江西客家作比较。第二,现今海内外的客家人以极大的期望,认为小平同志是客家人,我需要前往江西吉安小平同志祖地核查考证。再有数百年来,善于经商的江西移民,对四川的经济发展贡献大,有一些江西籍商业家族需要写入书中。因此,这本书写起来规模结构大于前两部书。
《明清的江西湖广人与四川》全书45 万余字,从社会历史、语言、古建筑和民俗等多方面论述明代“江西填湖广”与“湖广填四川”的关系“、麻城孝感现象“”麻城孝感祖籍记忆”的由来,以及“麻城孝感”人文地理概念的深厚内涵。专门论述明代与清代四川境内江西人的移民源流、分布及对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书中对江西的庐陵地域文化及其在中国古代移民史上的作用及源流做了具体分析,特别是对明代初期源于庐陵的四川广安牌坊村邓氏家族做了考证。我亲自到江西吉安市(古代庐陵地域)青原区、泰和县、安福县、吉水县的7 个乡镇进行踏访;到四川广安牌坊村拜访邓氏宗亲,到成都市有关乡镇和重庆市郊踏访;并赶到湖北省麻城市,到明清移民集散地麻城县境内“孝感乡”踏访。在四川大学图书馆古籍部、上海市图书馆谱牒研究中心乃至向移民后代查阅文献、谱牒资料,行程数千里。
《明清的江西湖广人与四川》于2005 年10 月出版问世。
卷首特请民族学家李绍明教授、文化经济策划专家万本根教授分别作序;封面特请旅新加坡多媒体书画家黄奥金题签书名;书中配有精美彩色照片和珍贵历史图片。《人民日报》(海外版)新书栏目及时刊发该书出版消息,主要网站上还配有该书目录和图片,《华西都市报》登载题为《八千里路云和月——孙晓芬女士为邓氏寻根》一文,旋即为20 余家报刊转载。该书远销海内外,广泛宣传四川历史人文特色。
(作者系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