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促使学生积极与人交流沟通

2020-09-10汲怀江

教学博览 2020年31期
关键词:积极道德与法治初中

汲怀江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的改革推进与发展,人们更加重视初中道德与法制教育的育人作用,并在该学科教学中愈发重视对学生交流与沟通能力的培养。沟通能力的建设与培养是学生进行社交活动的重要工具,并且对于初中生而言,很多初中生在进入刚开始进入院校之后,开始变得内向与自闭,那么这对学生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与人交流;积极;促使

前言:

当如今的课程教学中,需要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工作,这不仅仅包含了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教育,同时也应当使得学生具备良好道德品质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因此,需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注重此方面的培养工作,促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与身边教师和学生进行积极沟通,并在此过程中学会与他人交流的技巧。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沟通是确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来说,缺乏了沟通与对话,就不是真正的育人教育。学生们的成长是一个需要不断去经历和引导的过程,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维,难免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这些经历都可以成为引导学生成长的机会,也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开展学生教育的契机。而这种教育需要心与心的交流,甚至可以说是灵魂的碰撞,这样才能够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教学观念相对落后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缺少坚实的理论基础,行动无法良好地进行到底。互动教学也是如此,一旦缺少理论基础与先进教学思想的支持,互动教学就无法在课堂教学中生根发芽,就会影响教学工作,无法提高教学效率。作为互动教学的主要参与人员,教师的工作能够直接反映在课堂教学中,尽管有些教师常年处于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学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十分强,但受到传统教学习惯的影响,对于新的教学理念的接受能力比較差,理论理解得不够深入。还有一些新入职教师不能及时将理论知识内化为思想和实际行动,年轻教师虽然对许多新的课程改革思想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教学经验有限,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二)教学方式老旧

这一点主要显示在一些教师的教学设计之上。其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并没有对教材进行有效的研究,其关于教学流程的设计只是按照自己的教学经验而来,其忽视了对学生当前学情的分析,这就造成了教学设计的低效性。且也有教师在教学中选择的教学案例过于老旧,无法适应现在“00后”学生的现实生活。

(三)教学互动方式不足

在课堂中应用互动教学方式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与法治理念,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理论分析能力,提高教学效率。但在当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尽管教师会在教学中增加一些互动环节,但这些仅仅围绕着教科书中的知识展开,并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学模式单一,方法简单,不能摆脱旧观念,教师仍是教学的主导者,课堂上常以讲授知识为主,很少与学生讨论,并不能真正将课堂归还学生,互动教学也没有产生很好的作用。

(四)部分教师的教学能力有限

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能够对教学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在教学质量上。作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与能力是毋容置疑的,但教学工作仅仅依靠这些是不够的。互动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互动环节,使互动教学发挥最大的效果,最能考验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一些教师的教学能力有限,在选择互动时,有些教师过分强调兴趣而忽略了思想内容,还有一些教师过分强调内涵层次而忽略了形式设计。

二、教学中如何促使学生积极与人交流沟通的措施

(一)给学生自主表现的机会,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趣味元素是构建有效沟通课堂必不可少的内容,对教学效率产生着非常巨大的影响。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设计一些趣味教学的环节,将趣味性的教学元素引入课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本内容和现实生活,组织学生开展生活情境模拟表演学习活动,推动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教师可以在生活情境模拟表演活动中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学生根据课本上的知识充分发挥创造力,立足于生活场景,设计模拟表演内容,然后让学生进行表演,帮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加强与人沟通能力。

例如,在教学《生活需要法律》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法律小课堂”的生活情境表演活动,让学生合作演绎生活中的某一场景并说出这一场景体现了哪些法律知识。如教师可以引导一组学生演绎“行人在十字路口闯红灯”的生活场景,让一名手持道具的学生代表红绿灯,使一些学生扮演日常生活中的行人,再让另外一名学生扮演交通警察。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的表演过程中,与学生探究交通法规的相关内容。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结合义务教育法组织学生进行“劝返辍学青少年”的生活情境表演活动。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意识到法律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从而提升法律意识的同时,也提升了沟通能力。

(二)引入具体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负荆请罪”“桃园三结义”等相关图片,结合图片向学生讲述廉颇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表达歉意寻求原谅的故事,和刘备、张飞、关羽一见如故,在桃园结拜为异姓兄弟的故事。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展示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图片,如两名学生在运动会上互相搀扶完成长跑项目的图片、朋友之间互相庆祝生日的图片等。通过这些图片,教师能够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出“如何与保持良好的友谊”等知识内容,帮助学生掌握在生活中与朋友相处的方法。

总结:

简而言之,为了能够让学生的与人沟通能力进一步提升,所以教师要在实际的过程中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工作,在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授时,需要有目的的引导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并且要营造好良好的沟通环境,帮助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庄芸.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探究[J].考试周刊,2019(18):106.

[2]刘艳艳.基于学生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思想品德分 析 说 明 题 教 学 策 略 探 究[J]. 速 读,2018(5):68.

[3]李莹.浅谈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以《在社会中成长》为例[J].明日,2019(24):96.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郑营镇中学 274600

猜你喜欢

积极道德与法治初中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高中物理教学方式探述
浅谈小学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