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高中英语学困生成因及疏导策略

2020-09-10崔克榜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1期
关键词:疏导民族地区成因

崔克榜

摘要:因受民族地区的地理位置、家庭背景、教育条件、落后经济等影响,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学忽视了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和英语素质的提高。长期恶性循环导致了民族地区高中英语学困生。我们英语教师应客观分析他们的成因并采取有效疏导策略,他们才能跟得上高中英语课堂节奏,并努力实现个人目标和社会价值。

关键词:民族地区;学困生;成因;疏导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1-258

一、引言

长期以来,因受民族地区的地理位置、家庭背景、教育条件、落后经济等影响,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学忽视了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和英语素质的提高,使得英语教学效果欠佳。

从初中升入高中,文化课程增多,民族地区学习内容冗杂,使得学生学习英语时间更少。部分民族地区高中教学方法,缺少创新,使得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不高,兴趣不浓,英语学习完全成了一种负担,应付式的学习。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不懂的知识如“滚雪球”般越级越大,造成学习上的“消化不良”,这样时间一长,学生自然对学习英语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放弃放弃英语学习。根据本校近些年采取的“衔接、分层走班、教材内容重新组合”等有效方法。从下面几个方面对民族地区民族中学学生厌学英语的成因及对民族地区学困生进行疏导对策做个简要阐述。

二、民族地区高中学困生英语成因

民族地区高中英语学困生的演变是多方面原因。

(一)社会因素

随着各高等院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在逐年增多,而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积聚在社会上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对社会造成一种不稳定因素,使越来越多的民族学生和家长已经意识到,那种墨守成规地考高中,上大学的人生发展模式已无出路,新“读书无用论”和社会低俗文化的影响,以及经济的发展给民族青少年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低投入,快回报”的打工一族,严重影响着农民家庭对教育的长效投资,也影响了民族地区中学生的求学心态。

(二)学校因素

新课程对英语教学的改革显而易见的,无论是教学理念,教学目标还是教学方式,新课改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学校现用教材的内容设置方面,仍具有明显的城市价值趋向,远离民族生活实际。民族教育的知识体系,也都是以城市基础构建的,教育内容大多都为应试而设置,民族生活毫不相关,无法激起民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家庭因素

民族地区学生的家长,尤其是民族地区学生的家长普遍文化素质低下,经调查表明,有一半左右的学生家长只有中学文化,高中毕业或者更高学历的家长更是凤毛麟角,做为学生的“启蒙老师”,有很多学生的家长平时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糊涂认识多,偏颇看法多,简单粗暴多,放任自流多。

(四)自身因素

高中生正处在青春期阶段的心理断乳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对长辈具有反抗和叛逆心理,在此情况下,一旦群体中的个别成员厌学或者主动退学,其他学生在心理上就会受到刺激:一个是对学习的影响,辍学的学生在社会上的悠闲自由,更无心上学;另外还有些学生学习动机不明确,前途渺茫,学习基础差,自卑感强,由于年龄原因自制力差,加上学习压力过大,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厌学心理。

三、民族高中学困生厌学英语的疏导对策

(一)激趣好学,寓教于乐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过:“教学的艺术使学生喜歡你所教的东西。”明代教育家王阳明说过:“今教童子,必使自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英语教学尤为如此,要学好它,必定要有浓厚的兴趣。英教育心理学认为:宽松、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教法上致力摆脱传统授课方式的束缚,尽量采取兴趣教学,使英语课堂富有新意,课堂气氛活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让学生大胆参与,走上讲台,充当小教师的角色,教师在同学们当中指导,激励他们大胆发言,与组织课堂的学生积极配合。长期以往,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就会培养起来,并且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营造出使学生敢想,敢说和乐学的氛围,使教学不再枯燥,学习不再烦恼,学生变“我会学”为“我爱学”。

(二)树心立志、有志者事竟成

居里夫人说:“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有自信心!”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帮助厌学的同学恢复自尊,建立自信。厌学情绪严重的学生,学习压力大,同时表现出对英语学习缺乏信心,成绩好坏根本不在乎。针对此情况,英语教师要经常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 的理想及正确的人生观,放眼看未来,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同时帮助学生增强克服英语学习中各种困难的决心,教学中要多留意关注厌学的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在学习上的进步,哪怕是很小的进步,并不失时机的给予表扬和鼓励。

(三)正面引导,家校合作

通过正面的思想引导,让学生从根本上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和动机,让他们认识到“又不出国,学习英语干吗?”的错误认识,如果现在不努力学习,就不可能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不仅不能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贡献,并且也很难在社会立足。同时加强家庭和学校的联系,及时沟通,重点是让家长重视教育,掌握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孩子的能力;也要让家长仍是到不能光忙于工作或生意,要给孩子树立好榜样,尤其是家长文化知识较低,在人生路上因缺少知识而处处受挫的家长能以身说教,正确树立教育孩子的观念,这样才能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教育,有效抑制学生厌学情绪。

四、结束语

总之,要提高民族地区学生的英语水平,英语教师应狠抓自身的业务素质,打铁还得自身硬,高屋建甄地采取积极主动的疏导方法,方能直视学生厌学英语的现实,使学生克服厌学英语的心理。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开发学生的英语智力,从而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英语素养,真正从“要我学”转化到“我要学”,为民族地区和社会输送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2

2、张兴丽《英语教师—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现状》2019,19期

作者单位:贵州省惠水民族中学 贵州省 惠水

猜你喜欢

疏导民族地区成因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浅谈高中学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急机制研究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