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教学中渗透人地协调观教育的实践

2020-09-10熊树英

高考·上 2020年3期
关键词:荒漠化保护环境理念

熊树英

摘 要:现代教育不再是简单追求书本知识,考试分数,而更注重对学生心智的全面开发,让学生在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是这种教育理念的树立,各个学科都开始挖掘本学科的价值理念。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价值理念和核心素养。本文简单介绍如何在教学中渗透这种价值理念。

关键词:地理教学;人地协调观;实践

引言:现代教育要求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渗透新的教育理念。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固有的教学方式相对比较刻板、僵化,无法影响学生的价值理念,这种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地理教育的要求。高中地理教育为了适应教育改革的需求,人地协调观教育逐渐渗透到高中地理教育中,它让学生明白人类与地球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同时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一、人地协调观的意义

人地协调观更好地诠释了如何协调人类与地球环境之间的关系,这是高中地理教育的重要目标。由于人类工业的快速发展,地球环境问题已经非常严重,近些年出现在我国的雾霾天气,就是典型的空气污染的结果,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和未来发展。如果任由情况蔓延下去人类终将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因此加强人们对环境的认知,提升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已经刻不容缓。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人地协调观教育逐渐被国家重视,更是将其列为地理教育的核心素养,它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念,增强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明白人类活动与地球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理念的影响

我国高中地理教育长期存在一个误区,过度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对人地协调观培养的认知,很多时候教师只是简单的讲述,缺乏深入的剖析。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二)教材缺乏

以人教版地理教材为例,其中在必修一的课程中讲述人地协调观还比较多,但是随着课业压力的增大,后面的教材对人地协调观的讲解就越来越少,这就造成了教师对人地协调观讲解的不够细致,全面,甚至彻底抛弃对这一观点的讲解。

三、人地协调观培养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

人地协调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观念,涉及非常多的内容,这样在讲述时就异常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在讲授时,首先要确定自己的教学目标,然后对其进行细致划分,让教学目标更加详尽,但是在进行人地协调观的讲授时,不能总是照搬书本的理论知识,否则就会显得空洞无力,使学生更加迷茫。

例如在讲解“荒漠化的防治”时,就可以将教学目标分解的更加细致,如荒漠化的成因,荒漠化的危害,如何防止荒漠化,如何治理荒漠等等,这样细分更让学生能够清晰了解自己学习的内容。在讲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展示实例,让学生明白荒漠化带来的巨大问题。同时可以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了解现在人们为防治荒漠化做出的努力。这样更加清晰的让学生明白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从而让学生更加理解什么是人地协调观,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扩展教学内容

教材中涉及人地协调观的内容不多,很多教师只是一笔带过,或者等到教材中提到时再粗略的讲解一些,或者也是在讲完课本知识点之后简单的讲解一些。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不仅无法深入,甚至会让学生感到茫然,无所适从,不能让学生深刻理解人地协调观的意义。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深入,细化讲解和扩展人地协调观的概念。

例如高中地理教师在讲解“地球上的水”时,不但要讲解课本上的知识点,同时要对学生的知识进行扩展,教师在讲解时为了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可以通过歌曲,诗词的方式,引发学生对于自然界中水的思考,提升学生的积极性。然后教师在引领学生讲解自然界的水是如何循环的,也可以通过动画或者图片的方式,边播放,边讲解,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去讲解几种水循环的方式,再由此扩展出一些现实中出现的现象,如河流断流等,这样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到人类的活动给地球上的水循环带来的一些问题,更能加深学生对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意识。

(三)情景化课本知识

高中地理课本的知识过于抽象和理论化,教师在讲解时可以将理論作为基础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在高中地理课程中,强调地球的整体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展开想象,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合理的情景,让学生身处其中,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人地协调观,同时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例如在讲述“南水北调怎么调”时,就需要教师借助多媒体的力量,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南水北调的重大意义。通过一系列数据去介绍,南水北调给沿途各个缺水省份带来的巨大利益。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人地协调观的理念,让学生能够更加生动形象的去理解人地协调观。

(四)组织实践活动

任何理念的推动都不能靠纸上谈兵,必须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人地协调观的理解。课堂上的知识都是一些浮于纸面的理论知识,如何能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就必须要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来实现。比如我们可以开展节约用水的活动,我们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展开调查,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生活环境里的用水情况,生活中是否存在不珍惜水资源的问题。这样学生可以更加深刻理解人地协调观的意义,更能加深学生以身作则节约用水的意识,让学生更加明白保护环境,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四、结束语

人地协调观已经成为高中地理教育的重要目标。在高中地理教育中要明确人地协调观的重要性,教师需要借助各种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到人地协调观的重要性,让学生深刻理解人地协调观的意义,进而加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张玉琴,杨霞.地理教学中渗透人地协调观教育的实践[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9):41.

[2]李云志.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的培养[J].当代教研论丛,2019(09):96+115.

[3]彭俊芳,李冰洁,袁书琪.关注基于人地协调观的高中地理新课标内容要求的更新[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9,20(03):32-36.

[4]谭洪.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人地协调观培养[J].教学与管理,2019(16):74-75.

猜你喜欢

荒漠化保护环境理念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中国已成功遏制荒漠化扩展态势
保护环境
用心处事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如何保护环境
保护环境千秋叶工作室
“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教学案例
现代陶艺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