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

2020-09-10武雅丽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1期
关键词:提高策略解题能力应用题

武雅丽

摘要:小学数学的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系统结构中最为困难的知识点,也被教师称之为教学的重点。顾名思义,应用题就是运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使自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基于此,本文章对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提高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1-134

引言

小学数学应用题检验的是学生的综合学习成果,应用题中融合了多种多样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在数学应用题的解题中常常会出现审题不清、掌握的知识点不明确、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等状况。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对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强化应用题的教学,使学生数学应用题的解题能力得到提高。

一、当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应用题不感兴趣

应用题由于逻辑性强、综合分析性强的特点,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拦路虎,有些学生经常见到应用题就畏惧,即使学生已经很好地掌握数学学习中的相关概念、公式、法则等,但还是缺乏一定的思维能力,无法将分散的已知条件联系起来,综合分析以解决问题,因此,渐渐失去了学习应用题的兴趣。这对于教师的应用题教学来说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如何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严谨的思维逻辑将问题解释清楚,教会学生解决每一类题型是教师教学的关键。

(二)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脱节

小学数学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往往没有将学生的实际生活融入其中。应用题和其他类型的数学题目有着很大的不同,它往往是用简短的文字来体现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回答。所以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增强他们解决应用题的兴趣,教师就应该将学生的实际生活融入应用题的解决中来。但是从当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很多教师都没有注意到这一部分。

(三)传统教学方式的低效率

传统的应用题教学方式是通过教师一题一题地举例讲解、学生一类一类地训练,不断加大训练力度的模式,希望学生可以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但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很容易感到疲累,并且耗费的时间很长,导致学习效率较低。

二、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提高策略

(一)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解决一道应用题的关键就是紧紧扣住题目本身,關注题干给出的所有已知信息或条件,综合分析已知条件之间的联系,指导学生根据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将所有可以联合起来求解出的结果写在草稿纸上,再结合要求求解的未知条件,分析是否可以直接利用已知条件之间的联系求解,还是需要通过已知条件求解出的结果之间继续寻求联系最终求得结果。在这部分的练习和训练中,教师应当指导学生通过“画线段图”“搭建条件框架”“练习补充题目问题或条件”“练习改变题目叙述方式”等方法,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并且培养学生抓住数学问题之间的结构,不断提高审题、拆题和扩题的能力。

(二)增加习题训练提升解题能力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数学能力的提高同样也是如此,教师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加大学生的数学题目练习量,让学生在做题过程中逐渐熟悉所有类型的题目,掌握属于自己的解题方法和策略。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练习和实践摸索,学生的解析经验才会不断丰富,在解答数学题目的过程中才会得心应手。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加大学生的数学练习量并不意味着教师要使用题海战术,布置数量繁多的且雷同化的题目,同样会增加学生的课业压力和学习负担,进而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所以在布置练习题的过程中教室一定要遵守教学规律,科学布置,合理布置和人性化布置。

(三)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结合实例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将生活和学习联系起来,为教学带来有效的支持,这样能够加强教学的效果,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应用题内容设计中,基本都是结合生活情境改编而成的。小学生在这个阶段中思维主要具有形象的特点,仅仅对感兴趣的内容充满好奇和热情,因此,教学中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来加强教学效果。当学习的内容比较抽象的时候,学生难以理解其中的内容,同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逐渐减少,这样会使数学教学受到影响。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将应用题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答方式,能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同时为数学教学带来良好的基础。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在生活情境中将问题变的更加简单,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问题,通过思考和交流掌握数学知识,并且提升自己对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使教学具有更好的效果。

(四)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促进思维转换

很多人说,数学是一门思维很强的学科,却往往忽视了在数学学科上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其实,语言和思维是一对共和体,他们密切相关。对于思维来说,语言可以促进其发展;对于语言来说,思维可以引导出准确、严谨的语言。但是,在实际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解题的步骤上,忽视了对问题的阐述,比如多题意、说思路等。殊不知,教师的教学重点只放在解题上,这是在忽略解题能力的真正培养。这是由于缺乏了对解题思维习惯的培养,学生只是机械地学习,没有任何语言的支撑。对于一题多说的思维习惯养成来说,转换说是个不错的选择。即将题目中的某一个条件进行转换,让学生在转换思想的情况下,对其另外一种表达方式进行阐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解题方法,加深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从而提高自身的解题能力。

结束语

小学数学需要重视应用题教学,基于其逻辑性、分析性、综合性较强的特点,教师在指导教学时应当不断优化相关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应用题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小学数学知识非常抽象和复杂,数学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实施多种应用题型的转换,使小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戴慧清.例谈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策略教学[J].小学生(中旬刊),2019(11):47.

[2]刘玉.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J].科普童话,2019(22):130.

[3]尹秀.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J].新智慧,2018(36):30.

作者单位: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第四小学

猜你喜欢

提高策略解题能力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效益最大化
全面推进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措施
初中语文教育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探究
浅谈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