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2020-09-10侯志春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1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学习兴趣核心素养

侯志春

摘要: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个人的思想品德越来越成为人们重视的问题。俗话说“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就是这个道理,而当下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重视对文化课既有知识的讲解,而忽视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造成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思想道德水平之间产生失衡。因此,教师应当对德育教育引起应有的重视,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德育思想,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学习兴趣;核心素养;学生觉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1-104

德育教育包括对学生进行政治的、思想的、道德的以及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初中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有其独有的特点,即选材广泛,收录课文中有散文、诗歌、小说、古文等,不同文体、不同风格的课文蕴含着不同的观点,其中往往也渗透着德育的思想。教师需要做到的是,深入研究教材中的德育基因,在为学生讲解教材中知识点和技巧性的内容之外,还应当为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之下,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一、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若想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往往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才会使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得以提高,而提高的关键就是激发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当本着丰富课堂内容的思想,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将更多的图片信息、视频信息等有机的融入到语文课堂上,丰富语文课堂的内容,增强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保持着充足的兴趣与十足的活力,促进德育教育的开展。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燕子》时,这是一篇运用优美的语言描写燕子的课文,表现了对燕子的喜爱之情。我首先要求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在脑海之中营造出一种春暖花开的画面,幻想着燕子可以飞来,与自己一起在穿春天里嬉戏玩耍。在发挥边读边发挥想象力的过程中,学生的想象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锻炼。而后我标出了几组以形容词描写的事物,即“剪刀似的尾巴、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光彩夺目的图画、旷亮无比的填空。”并且要求学生依据这种形式再写出几组类似的句子,旨在通过仿写提高学生的编辑能力。

为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读写结合意识,通过阅读和书写提高语文水平,我还要求学生找出课文中优美的语句,读一读再抄下来,以此作为自己的文学积累,为日后写作也打下基础。在此过程中渗透了德育教育的内容,我引导学生要爱护小燕子,爱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一起在如画的春天里快乐的成长。

二、树立德育观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随着素质教育逐渐深入人心,德育教育的实際推进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素质教育的进展。现阶段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越来越被广大师生所认同,教师的引导性作用则愈加凸显。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的引导作用,树立德育教育的观念,运用语言文字、相关资料、真实事例等,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认知。并且依靠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推进德育教育的开展,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完成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学习《陶罐和铁罐》时,这是一篇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对话故事,生动有趣,可读性非常高。我首先对学生说:“课文中的陶罐和铁罐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也注定了两种天差地别的结局,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体会陶罐和铁罐所川大的思想,认真思考其中的深意。”而后我要求学生进行默读,并且在默读过程中思考发生了哪些事情,在默读后讲讲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这有利于学生带着目的去默读课文,提高学生阅读课文的质量,提高教学效率。为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也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鉴于这篇课文涉及到大量的对话,于是我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一名学生扮演陶罐,另一名学生扮演铁罐,在互相交流中深入体会陶罐和铁罐的性格特点。在教学活动中德育教育贯穿始终,通过对陶罐和铁罐两种性格、两种命运的讲解,促进学生养成谦逊、谨慎、不骄不躁、沉稳冷静的性格,就是本节课德育教育的最大收获。

三、深挖教材德育思想,提高学生觉悟

教材中收录的课文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教师可以对此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发现其中的奥义。至圣先贤孔子曾经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也就意味着教师应当树立一个具有良好师风师德的形象,发挥榜样的力量,让学生在跟随教师学习的过程中受到德育教育。在此基础上,教师用教材中所提倡的风清气正的思想去培养学生,去提高学生,为培养学生“唯美是学、为良是学”的高尚品质打下坚实有力的基础。

例如,在学习《童年的水墨画》时,这是一篇描写童年快乐场景的课文,易于引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习、背诵的兴趣。我在对这篇课文的三部分进行深入细致的研读之后,得出一个结论,这篇课文描写了儿童在大自然中快乐的嬉戏玩耍,称颂了儿童之间纯洁无瑕的友谊,因此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珍惜这份来自童年的友谊。我要求学生齐声朗读课文,感受其中所表达的欢乐、愉快的气氛。

在进行朗读并且了解了大体内容的基础上,我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在溪边、江上、林中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根据课文中的“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人影给溪水染绿了,竹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玩耍,一双双小手拨动着浪花,你拨我溅笑哈哈。”等,用自己的话讲出了所看到的画面,想象力丰富并且思路清晰语言流畅。而后我将曾经关于好朋友之间发生的种种趣事与友谊向学生进行简单的讲解,树立一种榜样的形象,让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后,再加上我的德育教育引导,对待好朋友,对待友谊能够有一个更为认真的意识。

总而言之,德育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久的实践与潜移默化的熏陶才能够达到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另外还应当认识到,德育教育的本质在于通过高雅情操和高尚品格的熏陶,去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人格。因此教师应当对德育教育重视起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渗透的预计教育思想,为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打下基础,为社会培养品行端正、思维活跃的当代社会主义新青年。

参考文献

[1]林长树.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吉林教育,2014(08)

[2]于振军.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J].赤子(中旬),2014(02)

[3]周素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4(06)

作者单位:盐源县盐井镇龙口河小学校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学习兴趣核心素养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