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0-09-10王营立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33期
关键词:心理问题留守儿童对策

王营立

摘要:近年来,许多农村人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不得不外出打工挣钱,将孩子留在家由老人照料,这些小孩就成为近年来人们普遍关注的“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的缺失、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孩子的心理受到影响。基于此,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对策

1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研究

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包括心理健康。所以,研究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大的意义。由于留守儿童家庭大多贫困,父母外出务工,相对来说他们的孩子缺少父母的关注和关爱,从而导致许多留守儿童内心有压力。许多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务工初期有失落感,不爱讲话,不爱与别人交往,在性格方面变得自卑;留守儿童心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懦弱、自卑、胆小、内向、孤僻等;同时留守儿童具有一定的恐怖倾向、自责倾向、冲动倾向、过敏倾向和孤独倾向。

2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

2.1家庭教育不明确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导致孩子的家庭教育监管不到位,而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发展与其家庭教育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相关:一是隔代监护和上代监护家庭教育内容狭窄,这种监护只涉及留守儿童的生活,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和品德等方面较少关心,而且隔代监护的监护人文化水平较低,不可能对留守儿童的学习进行指导、督促和管理,又由于年岁较大,力不从心,对留守儿童的个性、道德品质、行为表现等方面无精力管教;二是隔代监护和上代监护在与留守儿童沟通交流方面存在沟通交流的不足和对留守儿童情绪情感接纳不够等问题;三是两个监护人的家庭教养方式存在问题,比如溺爱、迁就或者不管不顾。所以监护人的教育方法、文化程度、教育观念、教养方式等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影响巨大。

2.2 学校教育不足

绝大多数教师忽视了与留守儿童的交流与沟通,这种被忽视、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影响着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学校因素中学校教育缺乏针对性,对于留守儿童,不论是学校还是老师,都没有引起重视,对于他们的学习、生活以及心理都没有给予特殊的照顾与指导,也没有加强与留守儿童家中的沟通,使得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断下降,心理渐渐变得不健康,这些充分表明学校教育的作用不明显。

3 应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

3.1做留守儿童忠实的听众

传统的教育模式是“教师说”,“学生听”,忽视受教育者的真实情感和内心需要,而关怀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学会倾听。倾听是了解留守儿童内心的重要手段,“倾听素养主要指能够耐心、专注、认真、仔细的聆听,不急躁、不打断、不忙于做判断或下结论。”在与留守儿童的交往对话中,教师可以通过眼神和身体语言传递肯定和鼓励,激励他们勇敢的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与祖辈也存在沟通的障碍,很多留守儿童遇到困难或者受到委屈,却无人可诉说。这时候,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主要选择对象。但是在实际调查中却发现,极少数学生会向教师诉说自己的心事。究其原因,一是师生关系的疏远,教师没有成为学生信任的对象;二是教师在平时的教育中对于学生情感需要的忽视。教师应当通过倾听,去了解他们的所需,怀着一颗爱心去充當他们忠实的倾听者,真诚平等的与他们交流,才能让他们打开心扉,释放自己,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深处,了解到他们真正的内心想法和需要。

3.2更新教育理念,助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对留守儿童而言,学校教育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其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是不可小觑的。正因如此,学校教育在开拓留守儿童知识视野层面的同时,应不断更新现代教育理念,如学校音乐课教学模式也应当根据时代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优化。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人的监管,在学习上自主性较差,虽然在学习方面处在弱势的地位,但对于现代的网络热点,科技发展,都有着深厚的学习兴趣。要适时运用柯达伊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以及国内外新鲜的教学资源为音乐教育教学进行服务,激发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了解他们所生活的,进而使其热爱音乐实践,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3.3引入家校协同的教育理念

引入家校协同的教育理念,在日常教学管理之中,不断的与留守儿童的家长进行沟通,反映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并要求家长能够不断配合自己开展教学活动,使家长与留守儿童养成定期打电话或者发视频的习惯。教师要让家长通过这种方式告诉使留守儿童明确家长对其的关心和爱护,同时教师也应该通过对应的主题班会让留守儿童明白父母虽然不在自己身边,但是他们是为了给自己更好的生活在打拼,及时纠正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极端看法。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距离将被缩短,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能够产生更加强大的合力,从而为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需要更多的关心和爱护才能使其走出阴霾,使其人格得到健全。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忽视、监护人教育的不当等都是导致留守儿童产生心理困扰的主要因素,影响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因此,我们要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更新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理念,小学教师要做留守儿童忠实的听众,助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引入家校协同的教育理念,学校、家庭合力,共同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邵永红.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J].人文之友,2020(05).

[2].姚春辉.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9(06).

西华县迟营乡育才小学 河南省周口市 466600

猜你喜欢

心理问题留守儿童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