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组织学习活动探究

2020-09-10木合麦提·巴克尔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0年38期
关键词:物理学科学习活动高中阶段

木合麦提·巴克尔

【摘要】新高考对学生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思维逻辑能力的考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高中物理无论是从逻辑的复杂性上,还是从内容的深度上和学生的理解上,难度都随着教育改革大大提升了,这对高中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分析了新高考物理考试大纲要求,以此为基础来研究如何组织学习活动,意在帮助学生高效学习,实现高效物理成绩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高中阶段;物理学科;学习活动

引言

高中物理作为理科当中最难的一门学科,要求学生除了具有扎实的初中基础之外,还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理解分析能力。不仅如此,想要学好高中物理,学生还必须具备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这就要求教师在学习活动的组织方面具有创新性以及实用性,必须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以及考虑到学生是否能够接受。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在教学时采取课内活动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理解分析能力。

一、新中考形式下物理考试大纲分析

新高考物理题目难度组成中易、中、难占比为“7:2:1”,从这样的难度构成可以清晰看出新高考的物理题目是以考察基础知识为主,而剩余的中、高等难度题目所占比例较小。其次,题目类型中“作图题”、“计算题”和“实验题”等主观题目所占比例较大,体现出当前高中物理教育所提倡的综合能力培养的观念,摆脱学生“死读书”的情况。最后,物理新高考是以考察物理基础知识、物理基础能力和物理综合能力三方面为主,充分体现对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1]

二、组织学习活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意义

组织物理学习活动是对物理课堂的补充,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使学生的物理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组织学生参加物理科学模型制作、物理竞赛、实验、学科交流会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物理基础知识,同时还可以拓宽眼见,达到物理课堂无法取得的成果。所以,组织物理学习活动对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总体来说,高中生物理理论知识来源于物理教材,而实现物理知识的拓展则来源于实践。作为高中物理教师,不仅仅要把物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还应该帮助学生消化理论知识。这就要求高中物理教师需要将课堂活动组织好,培养学生浓郁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组织好课外学习活动,提升学生物理综合应用能力。

例如,学生在学完相机原理后,教师组织学生参加摄影活动,把理论用于实践,让学生深刻认识相机原理;学完凹透镜后,让学生自制一个简单的凹透镜;学完电路工作原理后,让学生参加电路安装实验。通过这些活动的组织,能够让学生了解物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充分把握物理学习的方法。[2]

三、高中物理学习活动组织方式

1.开展科技竞赛

科技竞赛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方式,不仅能够复习所学物理理论知识,还能够锻炼动手能力,培养自身物理核心素养。科技竞赛的内容很多,可以是小小发明,也可以是小制作,无论选择什么内容,都要求学生在理解贯通原理的基础上动手制作,这样才能起到提升物理综合能力的作用。除此之外,可以由教师队伍组成知识讲座、科研单位、电影制作等领导队伍,带领学生走进科技海洋。还可以是课堂物理竞赛,在课堂上由物理教师组织开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讲述基础知识的同时加以融会贯通,这是学习物理有效的方法之一。

2.开展知识讲座

讲座是一座知识的鼎炉,利用好知识讲座可以提升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还可以点拨学生学习物理,达到醍醐灌顶的效果,从而有效提高高中生物理成绩。

例如,高一学完“人造卫星”这一部分知识后,举行关于人造卫星的知识讲座,可以使学生得到集中性、专题性的学习,更容易对所学物理知识融会贯通;在学完“能量守恒定律”之后,组织学生开展知识讲座,给学生讲述世界上各种能量的转换,以及能量是如何产生的。通过讲座能够让学生懂得“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亘古道理,以及生活中的能量形式,让学生在生活中巧用能量等等。

3.组织学生社会实践

高中学校是一个比较封闭的地方,学生生活与社会生活存在一定的距离,高中生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少之又少。但是,对于马上步入大学,即将要与社会密切接触的高中生来说,这显然不是一件好事。所以,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走入社会,多认识社会知识,积极融入社会中,同时将物理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当中。

例如,在双休日带领学生走入农村、工地、制造厂等参与实践调查活动,让学生充分了解物理世界的千奇百怪,增加自身学习物理的动力。在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完成调查报告,将知识与实践进行融会贯通,这样能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物理综合素质。

4.组织课外实验

高中教材里明确要求,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要进行演示实验,学生也要参与学生实验。除此之外,教材后面還要求学生在课外进行课外实验。实际上,高中阶段的学生时间时非常紧迫的,很少有时间去参加课外实验,但是课外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具有很大帮助。所以,教师需要根据每个章节的要求带领学生完成课外小实验。

例如,在“光的衍射”这一章节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彩虹形成”的课外实验;在学习“电场”这一部分时,组织学生观察“静电屏蔽现象”观察;在“力学”这一章,组织学生感受“力的相互作用”、“摩檫力的发现“、“力的作用”等小实验。通过这些课外的小实验,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物理兴趣,给学生养成爱思考、爱动脑的好习惯,同时加深学生对物理规律和物理概念的理解与掌握。[3]

结束语

高中物理是以抽象而著称的一门学科,如果仅仅是以讲授的形式传授学生知识,显然达不到很好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组织一系列适合学生的学习活动,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科技、体育、交通等相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物理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物理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

引用文献:

[1]杨松霖.学习科学视域下高中物理单元学习活动设计初探[J].现代教学,2021(11):53-54.

猜你喜欢

物理学科学习活动高中阶段
基于学习需求的学习活动设计
初中物理概念教学新探
高中学生物理解题能力的培养
关于物理学科探究模式的探索
高中物理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课堂若无经典,语文何以立人
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试论物理教学中创新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