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物与营养素的进口来源地结构分析
2020-09-10李国景陈永福程安焦月麻吉亮
李国景 陈永福 程安 焦月 麻吉亮
摘要:从数量、金额、能量、供能营养素角度分析了中国食物与营养的进口来源地结构。结果表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中国重要的食物进口来源地;营养素进口方面,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进口的蛋白质占中国进口总量的4/5,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数量比重均保持较高水平。进口食物种类方面,油籽进口导致中国对巴西和阿根廷有较高的营养素进口比重;油籽、畜产品、水产品进口导致对美国有较高的蛋白质、脂肪进口比重,油籽、谷物、蔬菜进口是美国在中国碳水化合物进口中占较高比重的主要原因;植物油进口导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较高的脂肪进口比重,谷物和水果进口是对其有较高碳水化合物进口比重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食物与营养;进口来源地;一带一路
本研究利用中国食物进口数据分析食物进口来源地结构,从卡路里角度分析能量进口来源结构,从供能营养素角度分析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进口的来源地结构,并从进口食物种类上解释营养进口的结构特征,对国家总体战略和粮食安全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1中国食物进口来源地结构分析
根据出口中国农产品的国家排名、地理位置、对外发展战略将中国食物进口的国家或地区分为美国、巴西和阿根廷、澳大利亚、加拿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其他国家。2016年出口中国农产品金额排在前五位的国家依次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加拿大、阿根廷[1]。农产品中食物占绝大部分,因此,以上国家是中国重要的食物进口来源地。根据地理位置、出口食物的相似性将巴西和阿根廷合并。近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进一步加强,它们是中国重要的食物进口来源地之一,因此将剩余的国家或地区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其他国家。按照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分类和统计口径(HS4位编码),将进口食物分为七类:谷物、油籽、植物油、蔬菜、水果、水产品、畜产品[1]。本研究所用数据均来自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
11基于数量和金额的进口来源结构
2001年之前,中国食物进口数量增速缓慢。加入世貿组织后,食物进口数量增长迅速,2015年增长到16669百万t,是2001年的542倍,2016年为15530百万t。中国食物进口金额变化表现出与数量变化相类似的趋势。2001年以来,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中国的食物数量均占据中国食物进口总量的较大比重(图1)。具体来看,2002年,中国从以上国家或地区进口的食物数量比重合计达到7969%,此后保持在80%以上。
中国从各个国家或地区进口食物表现出如下特征:第一,美国是中国重要的食物进口来源地之一。1996—2016年从美国进口食物的金额占比和数量占比基本上均在20%~30%内波动。从美国进口食物的金额和数量总体上均呈递增趋势,进口额和进口量分别从1996年的4128亿美元和393百万t增长到2016年的19969亿美元和4359百万t。第二,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从巴西和阿根廷进口食物的金额增长迅速,从2001年的1669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25086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08%,2013年之后开始缓慢下降,2016年下降到21976亿美元(图2)。进口量方面,从巴西和阿根廷进口食物的数量总体呈递增趋势,2016年增长到4777百万t。进口量占比方面,1996—2003年期间,从814%增长到3587%,此后在25%~35%之间波动。第三,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食物的金额和数量表现出相同的趋势,1996—2015年金额和数量总体均呈递增趋势,2016年有所下降。占比方面,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的食物金额占比和数量占比均表现出相对稳定的态势,2010年以来,进口量占比保持在24%~27%之间。第四,2008年以来,中国从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进口的食物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无论是进口额占比还是进口量占比,中国从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进口的食物份额相对较小。
12基于能量角度的进口来源结构
利用食物营养成分表将食物进口数量数据转化为能量进口数量数据。2001年以来,巴西和阿根廷、美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占据着中国80%以上的能量进口(图3)。变化方面,中国从以上国家或地区进口的能量占总进口的比重从1996年的5622%上升到2001年的8071%,此后一直保持在80%以上,2016年达到8555%,这与中国食物进口数量特征基本保持一致。从不同进口来源地分析,中国从巴西和阿根廷进口的能量份额从1996年的1598%上升到2001年的3037%,此后进口份额有所波动,但是一直保持在30%以上。1996—2016年,从美国进口的能量份额在18%~30%之间波动。同期,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的能量份额在19%~35%之间波动。2000年以来,中国从加拿大、澳大利亚、其他国家进口的能量份额均保持在10%以下。
2中国主要营养素进口来源地结构分析
21蛋白质进口来源结构
从巴西和阿根廷、美国进口的蛋白质数量占据着中国4/5的蛋白质进口量(图4)。具体来看,1996年中国从以上国家进口的蛋白质份额为3969%,2003年快速增长到8803%,此后稳定在78%~88%内。进口份额的变化方面,中国从巴西和阿根廷进口的蛋白质份额从1996年的45%快速增长到2003年的5148%,此后进口份额稳定在38%~53%之间。1996—2016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蛋白质份额除个别年份超过40%之外,其余年份基本稳定在30%~40%之间。2000年以来,中国从加拿大、澳大利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其他国家进口的蛋白质份额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进口量方面,中国从巴西和阿根廷、美国进口的蛋白质数量总体均呈递增态势,从其他国家或地区进口的蛋白质数量总体均呈缓慢增长态势。
从高蛋白食物即油籽、畜产品、水产品的进口变化方面分析中国蛋白质进口结构特征。首先,中国油籽进口量远大于其他食物的进口量,占食物总进口量的比例保持较高水平,2000年中国油籽进口量占比增长到536%,之后基本保持在50%以上。其次,中国油籽进口量方面,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进口的比例均占据相对较高水平。从表1可以看出,中国从巴西和阿根廷、美国进口了大量的油籽导致对这些国家有相对较高的蛋白质进口比重。另外,中国从美国进口的畜产品和水产品数量占比也处在相对较高水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国对美国的蛋白质进口依赖。
22脂肪进口来源结构
1996年以来,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巴西和阿根廷、美国进口的脂肪数量占进口总量的比重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图5)。进口份额的变化方面,1996—2006年,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的脂肪份额总体呈缓慢增长趋势,从3718%增长到4526%。2006年之后开始呈缓慢下降趋势,2016年下降到2893%。进口量方面,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巴西和阿根廷、美国进口的脂肪数量总体呈递增趋势。此外,中国从加拿大、澳大利亚、其他国家进口的脂肪份额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2016年分别为635%、093%、602%。
高脂肪食物进口方面,首先,中国从巴西和阿根廷、美国进口大量的油籽仍然是造成对这些国家有相对较高脂肪进口比重的主要原因,畜产品和水产品的进口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国对美国脂肪进口的依赖;其次,植物油的大量进口导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较高的脂肪进口比重。从表1可以看出,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的植物油数量一直保持较高比重,2016年达到了83%,进口主要来自于东盟和乌克兰。据国际农产品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进口的植物油排在前两位的国家或地区是东盟和乌克兰,分别进口59020万t和7154万t[2]。
23碳水化合物进口来源结构
2001年以来,巴西和阿根廷、美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占据着中国70%以上的碳水化合物进口(图6)。变化方面,中国从以上三个国家或地区进口的碳水化合物占总进口的比重从1996年的3536%上升到2001年的7228%,此后一直保持在70%以上,2016年达到8360%。进口份额的变化方面,1996—2016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碳水化合物份额一直保持相对较高的水平,进口份额在19%~34%之间波动。2000年之前,中国从巴西和阿根廷进口的碳水化合物份额相对较少,2000年之后进口份额超过了20%,2008年增长到4265%,2008年之后进口份额在25%~34%之间波动。2000年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的碳
图6中国从不同国家或地区进口的碳水化合物占进口总量的比重水化合物份额超过了20%,此后除2008年进口份额为164%之外,其余年份的进口份额稳定在21%~33%内。进口量方面,1996—2016年,中国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的碳水化合物数量总体均呈增长趋势。2005年以来,中国从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其他国家进口的碳水化合物份额均保持在10%以下的水平。
从高碳水化合物等的进口方面来分析中国碳水化合物进口结构特征。第一,大量的油籽进口仍然是造成中国对巴西和阿根廷有较高碳水化合物进口比重的主要原因。第二,从表1~2可以看出,中国从美国进口的油籽、谷物、蔬菜占各自进口总量的比重均处在较高水平,这些产品的进口是中国对美国有较高碳水化合物进口比重的主要原因。第三,中國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的谷物、蔬菜占各自进口总量的比重均处在较高水平。其中,水果进口主要来自于越南、菲律宾、泰国。谷物进口主要来自于乌克兰和越南[1]。由此可见,谷物和水果的进口是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较高碳水化合物比重的主要原因。
3结论
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食物和能量进口的来源地结构分析显示,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中国重要的食物进口来源地。2002年,从以上国家或地区进口的食物数量比重合计达到7969%,此后保持在80%以上。第二,2003年以来,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进口的蛋白质占据着中国4/5的蛋白质进口数量,2001年以来,巴西和阿根廷、美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占据着中国80%以上的脂肪进口,以及70%以上的碳水化合物进口。第三,油籽进口导致中国对巴西和阿根廷有较高的营养素进口比重;油籽、畜产品和水产品进口导致对美国有较高的蛋白质、脂肪进口比重,油籽、谷物、蔬菜进口是美国在中国碳水化合物进口中占较高比重的主要原因;植物油进口导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较高的脂肪进口比重,谷物和水果进口是对其有较高碳水化合物进口比重的主要原因。
综上,为了积极稳妥地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和国外农业资源,应深化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合作,同时也应促进食物进口来源地、运输通道、进口口岸和贸易渠道的多元化发展;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可以在我国未来全球农产品供应体系多元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应重视和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业合作,这对国家总体战略和粮食安全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贸易办公室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报告2017[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
[2]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贸易办公室国际农产品贸易统计年鉴2016[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
[3]李国景,陈永福,朱文博,等基于营养视角的中国食物进口需求研究[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9,25(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