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把信息技术设计的游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
2020-09-10冉景湘
冉景湘
摘要:在人们的生活中,数学体现在方方面面,生活和数学是相辅相成的,谁也离不开谁,在如今的时代下,小学数学教学对于学生和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老师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增强学生的数学基础,也要老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去实践和探索,这样能够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牢固。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浅析如何把信息技术设计的游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游戏;小学数学;课堂渗透
引言
数学,给人最直观的认识就是抽象、严密、逻辑、规范。小学生还处于形象化思维占主导阶段,对数学语言往往存在理解阻碍。单纯地讲解数学知识,不仅不利于学生深刻认识数学,反而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世界通过游戏展现在孩子面前,而人的创造力常常在游戏中表现出来。”游戏化理念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将游戏活动与数学知识融合起来,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呈现数学知识,让学生能够以参与游戏的方式,去体验数学,解决数学问题。
一、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的
游戏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各个游戏环节当中融入数学知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闯关,消除傳统教学中的枯燥性弊端,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改变了传统课堂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其主观能动性的激发,从而使其在自主探索当中掌握所学知识,了解数学世界的魅力。同时,游戏化教学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只有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工作,才能真正提升教学质量,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老师要认可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大部分老师认为小学学生认知水平比较低下,控制力差,若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会出现不容易控制课堂秩序的问题,但通过老师的细心教导可以快速地解决这一问题。传统的小学教学模式的教学中心是老师主导的课堂,通过老师的感知进而展开教学计划。课堂的主力者老师能够准确地把握课堂的进程,减少很多麻烦,但是也会产生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失去了能够主动学习的机会。
(二)教学内容缺乏趣味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讲的内容都是根据课本来进行的,编制课本的依据就是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所以更好地使用课本能够增强学生对数学的掌握程度,增加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慢慢地养成了一些课堂的坏习惯,比如,对课本具有较强的依赖性。教学过程都是按照课本来进行开展,这样会让学生觉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是用不到的。
三、信息技术设计的游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
(一)创设游戏情境
小学生在认知能力上尚未发展成熟,对于很多抽象的知识理解程度较低,因此在数学学习中会遇到较大的困难。而借助“互联网+”可以实现游戏情境的创设,增强学生的认知体验,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抽象化、复杂化的数学知识,可以在游戏情境当中得以呈现,消除学生的陌生感与疏离感,引导学生由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满足其成长需求。在游戏情境当中,应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能够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成为游戏环节的玩家和主导者,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数学综合素养。
(二)运用动画游戏构建活力课堂
动画游戏中优美的画面、舒缓的音乐,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为保证动画游戏在课堂上的应用效果,一方面,教师要认真研究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的重难点,在此基础上认真搜集相关的动画游戏素材。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自己动手制作相关的动画游戏,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参与动画游戏,总结游戏中蕴含的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小数知识时,可以从“贪吃蛇”这一游戏中寻找灵感,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教师先向学生介绍游戏规则,即贪吃蛇的蛇身上会随机出现有关小数的加减法计算题目,在屏幕的其他位置会随机出现不同的数字。游戏时学生要运用鼠标指引贪吃蛇找到正确的计算结果。如果贪吃蛇找到正确的结果,其蛇身会加长,否则游戏结束。由于该动画游戏很好地迎合了学生的喜好,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锻炼了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能力。
(三)划分合作小组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该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使其能够在小组内共同解决数学问题。尤其是很多游戏只依靠个人力量无法完成,而在相互配合与协调当中可以顺利闯关,更有效地实现学习目标。同时,在小组内可以互相交流,通过取长补短不断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思想交流与碰撞当中激发灵感。网络学习已经成了当前一种流行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等划分网络学习小组,使其能够在线上解决游戏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鼓励各个小组之间对游戏的规则和内容进行不断创新与优化,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结束语
游戏活动在数学课堂的融入,让数学知识不再难。游戏化教学,教师要把握其特点,发挥其补充课堂教学的作用,激活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将数学知识寓于游戏,活跃数学课堂,增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内化。数学游戏方式很多,教师在运用中要贴近学情,契合学生心智需要,注重游戏的“趣味性”与“益智性”,从“玩”与“学”中找准平衡点,立足学生,激活学生自主热情。
参考文献
[1]李春兰.计算机教育游戏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7(S1):17.
[2]杨进龙.计算机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7(11):43.
[3]王璐璐.计算机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7):214+216.
广西河池市天峨县八腊瑶族乡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