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新型学徒制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与方法

2020-09-10鄢圣文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0年4期
关键词:合肥市协整绩效评价

鄢圣文

1.企业新型学徒制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影响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绩效评价结果的原因有很多。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侧重于全过程动态评价,即要求评价人员对项目从立项、建设、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去收集相关信息。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项目绩效评价的层次结构及项目内容的复杂性,决定了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复杂性。

1.1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分层次结构

项目绩效评价既要评估项目静态的状况,也要评估其动态的规律;既要评估项目量化效益,也要评估其非量化的效益;既要评估项目直接的投入与产出,也要评估其间接的投入与产出。

1.2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要充分体现绩效的“3E”

绩效至少包含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三层含义。每个绩效评价指标并非只体现一个特性,而是要融合反映项目的“3E"。在建立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要研究和认清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3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投入、过程、产出、结果、影响五个环节的内容

如何将绩效的“3E”特性融入到指标体中是解决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绩效评价指标框架设计的关键所在。根据上述五项内容分析可解析出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项目绩效活动的形成机理,发现影响项目绩效的核心因素,为设计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供参考。

2.企业新型学徒制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方法

项目组在企业新型学徒制工作评价体系的构建工作中,综合采用关键绩效指标法、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赋权法三种方法的思路,以确保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其中,关键绩效指标法的思路用于指标体系的构建;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技术法的思路共同用于对各指标的赋权。指标体系与指标权重共同构成“企业新型学徒制考核评价机制体系”。

2.1关键绩效指标法

在企业中,关键绩效指标法是指通过目标分解,将企业宏观战略目标分解为部门策略目标,继而将部门策略目标分解为团队工作目标,最后将团队工作目标分解至个人工作目标的一种绩效评估体系构建方式。其中,指标的选取有四个要求:第一个是有效性,要求所设计的指标能够客观地、最为集中地反映要素的要求;第二个是可量化,所设计的指标应该尽量能够量化,能够评价出来,尽量避免主观感觉、主观判断的影响;第三个是易测量,要求所选择的指标能够比较容易获得,计算过程尽量简单;第四个是一致性,关键因素必须与法定通用标识统一,以获得准确的历史数据和目标年的预测数据。

项目组沿用关键绩效指标法的思路,将《北京市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实施方案》的要求作为标杆,对企业新型学徒制工作的任务要求进行梳理和分解。

2.2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塞迪(Satty,1973)提出的一种多目标评价决策方法,该方法试图通过将复杂系统的评价决策思维过程数学化。其基本思路是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和若干要素(每层所包含的对象),并在各要素间进行简单比较、判断和计算,以获得不同要素和不同待选方案权重,最后通过加权求和得出方案间优劣排序,从而为最优方案选择提供依据。

项目组采用层次分析法的思路,将“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绩效评价机制”中的各项指标划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因子层”和“指标层”,在此基础上构建判断矩阵与权重调查表,方便对各层级要素的重要程度进行比较。

2.3德尔菲赋权法

德尔菲法本质上是一种反馈匿名函询法。其大致流程是:在对所要预测的问题征得专家的意见之后,进行整理、归纳、统计,再匿名反馈给各专家,再次征求意见,再集中,再反馈,直至得到一致的意见。

项目组将德尔菲赋权法融合于赋权工作中,请7位专家依据权重调查表,在判断矩阵中打分,以数字的形式表现出要素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最终通过几何平均数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

3.指标框架的初步设计

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着眼于全面评价,侧重于对项目全过程动态评价,涉及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项目从投入、过程、产出、结果、影响等方面。本文根据逻辑模型,以投入产出五个环节为基础,将绩效评价对象划分为投入类、过程类、产出类、结果类和影响指标五个评价准则(一级指标),在此基础上,找出影响这五类指标的关键因素,分类设置对应的评价目标(二级指标),然后依据上文绩效评价指标设计的原则,量化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等要素,将二级指标再细化,分解出具体的绩效评价指标,这是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最基层(三级指标)。最终搭建一个包括绩效评价对象、评价准则、评价目标、评价指标的四层结构框架。

第一层:与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绩效评价的对象相关。项目绩效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财政资金效益,包括对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项目投入产出情况的评价,项目财务管理效率的评价,项目运行成果的评价,及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评价等。

第二层:与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项目全过程的五个环节相关。从投入产出过程看,财政资金是从财政部门投入到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项目。财政资金在此過程中被使用、消耗,产生城市管理公共产品与服务,从而对经济社会产生预期的影响。根据逻辑模型,在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第二层,可将绩效评价对象分为投入类、过程类、产出类、结果类和影响类指标五个方面,即五个一级指标。

第三层:与影响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绩效评价的关键因素相关。通过建立起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绩效评价多维度结构,找出影响本层次各指标的关键因素,并将“3E”特性融入其中。智慧城管投入指标,包含的关键要素有项目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变量等;过程指标,主管部门提供城市管理服务时,对项目数量和质量的控制情况,可细分为制度建设、财务管理、业务管理情况等;产出指标,包含相关部门提供的管理服务的数量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等变量,可细分为完成数量、完成质量、完成时效、成本控制等;结果指标,包含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用于反映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这一做法达到预期目标的程度的变量。影响指标,反映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项目达到的真实效果和相应的影响,可细分为公众满意度、可持续影响等。根据上述方法结合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项目实际,一级指标投入指标主要考评项目立项依据、绩效目标设置、财力、人力、物力保障等情况,可分解为项目立项和项目保障两个二级指标。一级指标过程指标主要考评制度建设、财务管理、业务管理情况,可分解为制度建设、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等三个二级指标。一级指标产出指标考评数量、质量、时效、成本等情况,可分解为完成数量、质量控制、完成时效、成本控制等四个二级指标。一级指标结果指标评估项目短期效果,是项目主要绩效体现部分,可分解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三个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影响指标评估项目中长期效果,可分解为公众满意度和可持续影响两个二级指标。

第四层:与具体化可操作的绩效评价指标相关。根据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项目绩效目标与上一层得出的关键因素,找出影响项目绩效贡献的关键内容。按照设计绩效评价指标的六个原则,结合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项目实际,细化为具体可操作的评价指标。比如产出中的服务计划完成率、案件处置率等,效果中的投诉减少率、服务人次增长率等。根据上述层次结构,得到第一轮指标框架,包含一级指标,二级和三级指标。

此外,评价标准在绩效评价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评价标准是否科学可能影响到评价结果是否合理公正,也影响着评价指标的评价功能的实现程度。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标准能在评价项目绩效的过程中,发挥其统一的高度量的作用。专家学者对绩效评价理论和指标评价标准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与探索。在制定项目绩效评价指标标准时,应当坚持客观公平、依指标设定和开放性等原则。同时,标准的设定也要充分考虑指标的定量与定性特性,设置尽量合理的绩效评价标准。

1.引言

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表明,一国或区域的基础设施服务对其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交通基础设施作为一项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其建设投资大、周期长,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长期以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仅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政策制定者和学者们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

合肥市作为我国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其经济的发展将会对整个皖江地区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合肥交通被纳入国家战略布局,其坚持交通先行,作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不断巩固、功能完善,打造中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基于此,本文对合肥市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为合肥市经济发展提供比较科学的实证依据。

2.实证分析

2.1变量选取

对接下来所涉及到的主要变量进行说明,选取的变量主要如下:

(1)合肥市地区生产总值(GDP):选取合肥市地区生产总值作为地区经济增长指标。

(2)交通基础设施投入(TF):为了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交通基础设施投入的统计资料使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固定资产投资量来代替。

2.2研究数据

由于较前数据的资料缺失,本研究选取2003~2016年合肥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固定资产投资量来反映样本期间合肥市交通基础设施投资,选取2003~2016年合肥市地区生产总值作为地区经济增长的指标。这两个指标取自于2003~2016年的《合肥市统计年鉴》,样本数据共有14年次。

为了消除物价变动和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本文分别使用GDP平减指数和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对合肥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和交通基础设施投入(TF)进行平减。又由于数据的自然对数变换能够使得趋势线性化并消除时间序列中的异方差,故再对数据取自然对数,得到LnGDP和LnTF,如表1所示。

2.3单位根检验

要分析经济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首先需要检验变量的平稳性。运用Eviews 8.0计量软件,对LnGDP和LnTF的单位根进行检验,以此来确定变量的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所示。其中检验类型(C,T,K)中的C、T和K分别表示单位根检验方程的常数项、时间趋势和滞后阶数,滞后阶数K根据施瓦茨准则(SC)确定。

由表2可以看出,变量LNGDP和LNTF的水平序列不能拒绝单位根假设,说明二者的水平序列是非平稳的。

对LnGDP和LnTF进行一阶差分,对一阶差分序列再次进行单位根检验,如表3所示,其中,D表示变量的一阶差分。我们可以看到,经过一阶差分以后,这两个序列均变成平稳序列,即都为一阶单整序列,可用于协整分析。

2.4Johansen协整检验

由上一步的单位根检验,我们得知变量LnGDP和LnTF都是一阶单整变量,所以可以进行协整分析以验证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本次研究以VAR模型为基础对 LnGDP和LnTF进行协整关系的检验,考察这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在这里,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确定滞后阶数。经多次测算比较,得到最大滞后阶数取2,如表4所示。确定最大滞后阶数后,可以建立模型。

Johansen检验的最大特征根统计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变量LnGDP与LnTF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同时接受最多1个协整关系假定。从而我们可以得到,变量LnGDP与LnTF之间存在着唯一的协整关系。

2.5构建VECM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由上步的Johansen检验得到变量LNGDP与LNTF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后,我们尝试使用VECM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来研究短期偏离均衡状态是如何修复至均衡状态的。

使用Eviews 8.0 软件进行计量估计,得到变量LNGDP与LNTF之间的协整关系,这一协整关系所反映的是两变量之间的长期稳定趋势,标准化后的长期协整关系如下:

ECMt=lnGDP-4.8321lnTF+48.8592

从上式表明,合肥市的地区生产总值每增长1%,其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将增长4.8321%,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GDP的弹性为4.8321。

3.结论

以合肥市2003~2016年的年度数据为基础,我们首先进行了变量的单位根检验,之后进行了Johansen协整检验,说明了合肥市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协整关系。随后我们构建了VECM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得出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長的贡献率。

实证研究表明,合肥市交通基础设施与地区经济增长存在着协整关系。协整关系表明,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经济的快速增长会使国家有更大的财力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长期内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增加也会促进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刘秉镰,武鹏,刘玉海.交通基础设施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省域数据的空间面板计量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0(03):54-64.

[2]郭劲光,高静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减贫效果研究:1987—2006[J].农业经济问题,2009,30(09):63-71+112.

[3]王任飞,王进杰.中国基础设施的产出弹性与最优规模——基于总量生产函数的研究[J].经济科学,2006(02):99-111.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厅立项课题:“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高职《电子商务案例分析》课程PBL模式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阶段成果(项目编号:JXJG-19-74-4)。

猜你喜欢

合肥市协整绩效评价
醒狮
送你一盆小多肉
合肥市朝霞小学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中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检验
中国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协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