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问题研究

2020-09-10李旭鑫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0年4期
关键词:可靠性电气自动化

摘要:当前企业生产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为了在确保生产过程人员安全的同时提高产品的质量,就必须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过程的可靠性。本文阐述了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影响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的因素,针对影响因素,重点提出了提高可靠性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可靠性;重要措施

電气自动化控制设备中涉及到了许多先进的工艺技术,这就使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操作步骤变得十分的复杂,这样对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的设备来说,就会影响它运行的稳定性。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在电气生产过程中的需求,就需要在实践当中研究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

1.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重要意义

1.1可靠性是衡量设备质量的重要指标

可实现产品价值、满足具体要求的一种特质就是产品质量的内涵。产品质量包含着可靠性、性能以及安全性等。在这么多的特性中,产品的可靠性是较为重要的一个特性,同时可靠性也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为了能够减少出现故障的概率以及降低因故障而产生的维修成本,就需要不断的提升可靠性,这样一来在提高可靠性的同时,也能够不断的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安全性。因此可以看出检验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产品的可靠性,在企业中产品的可靠性也是企业生产的目标。

1.2可靠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重要标志

近年来,国家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此同时,也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应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客户来说,产品的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选择标准。由于我国近年来经济的不断发展,产品的性能以及可靠性是满足客户购买的一个基本条件。随着产品可靠性的不断提高,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来革新和完善可靠性的技术。

2.影响电气自动化控制可靠性的因素

2.1设备硬件因素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任意零件存在质量问题都会影响其顺利工作。当今,不少企业的技术水平不高,因此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有关零件大都是由厂家提供的,然后根据应用方的实际需要组装设备,因为各个厂家的技术能力存在差异性,所以提供的零件质量也各不相同。一些单位在选择零件时为了兼顾成本因素,从而导致选用不达标的零件,这会给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造成影响。

2.2环境因素

在机械制造过程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与质量,借助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极为关键。相比较于之前传统的控制系统而言,现代化电气控制系统应用作用较高,进而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范围。但是,基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环境比较复杂,外界不确定因素的存在,极大的影响了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稳定运行。比如,机械制造行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大多数的材料在加工时或多或少都有粉尘的出现,那么在系统运行当中,就会导致其中线路出现不良接触问题,严重情况下还会引发短路现象,最终导致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无法正常运转[1]。

2.3人工操作不规范

虽然作为自动化的控制系统,但是在系统应用过程中,是由人工进行操作的,换句话说,系统的稳定运行一定程度上与人工操作行为有着直接的关系。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少数工作人员专业水平有限,在实际操作环节,不能严格的遵守职业道德以及标准,导致系统的性能难以真正发挥,一方面导致数据出错率较高,另一方面极大的降级了电气自动化控制的质量,最终促使机械制造生产效率与质量都难以提高。

3.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措施

3.1提高设计的可靠性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与设计方案密切相关。如果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设计方案科学合理,其设计性能就会与实际效果相近,设备才可以高效稳定的运行。在设计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防止环境对设备造成影响,例如需要在设计方案中根据机械力、振动等影响因素调整和优化设计方案,降低设备运行过程中受到机械力、振动等原因造成的损坏,从而延长设备的维修周期和应用年限 [2]。

3.2选用适宜的电子元件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一般由很多零件组成,为了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需要确保电气元件的性能和质量,在选择电子元件时,需要根据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综合参数选择合适的电子元器件。一些企业盲目地选择电子元件,不能选择合适的电子元件。因此,在进行采购时,需要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选择合适的元器件进行采购,这样既节省成本,又满足设备的使用需求,从而提高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性能。

3.3注重排除设备故障问题

在使用设备前要进行检查,重点检查设备外观是否完好,有无机械故障和电路故障,然后才能进行使用,这样有助于设备稳定运行,进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在设备出现运行故障时,应从两个方面进行故障排除。一是检查设备的电路。电路是否正常,是自动化控制设备稳定运行的要素,检查电路时要重点对安装的电线、开关设备是不是存在问题进行检查,而在检查线路时,需要检查电线是否存在绝缘层破裂或电线断裂现象;二是在完成电路排查之后,应该检查分电路和主电路间的接线位置,这是由于该位置较易出现故障,如果分电路和主电路的接线位置出现问题,会导致该位置出现接触不良或漏电情况。

综上所述,在企业应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当中,由于环境因素及人工操作不合理的影响,导致了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可靠性的降低。 因此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可靠性是非常有必要的,希望本文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我国机械制造行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建秋.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相关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13):83.

[2]高峰,袁野.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探析 [J].科技经济导刊,2018(16):102-103.

作者简介:李旭鑫(1985-),男,汉族,辽宁省辽阳市,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电气自动化。

猜你喜欢

可靠性电气自动化
高密度存储服务器可靠性设计与实现①
高密度存储服务器可靠性设计与实现
基于大小交路套跑对地铁不均衡客流的可靠性分析
可靠性增长试验与相关概念的关系及作用研究
民用飞机供应商可靠性管理研究
J.D. Power发布2016年中国车辆可靠性研究SM(VDS)报告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变电站电气自动化中分散控制系统的应用
关于电气自动化在机械采煤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