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县博物馆在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活动中发展能力的探讨

2020-09-10高进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0年4期
关键词:中小学生探讨博物馆

高进

摘要: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在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这一职能分析已越来越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可和重视.因此,博物馆社会教育的规范化与构建社会主义育人机制,与博物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成为博物馆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命题.与之对应的一个教育学命题则是如何坚持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学科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并在实践中探索这"两个结合"的有效途径并建立长效机制.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活动为双方的探索和实践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操作平台。北京市委、市政府日前出台关于高校、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意见。北京市首次提出,全市中小学生在学习期间应至少参加一次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分别走进一次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抗日战争纪念馆,至少参加集体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观看百部优秀影视作品,阅读百本优秀图书。

关键词:博物馆;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活动;发展;探讨

区县博物馆大多属于地志博物馆,展陈总起来都有:当地的历史沿革、革命斗争史迹、民风民俗、本地的发展与变革及当前形势的一些临时展览等。都定性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和社会大课堂活动基地。下面就博物馆在中小学社会大课堂活动中如何发展和提高教育活动能力及功能的扩展作初步的探讨。

1.中小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的重要性

现在的中小学生,未来祖国各项事业的接班人及公民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更需要广博的视野,灵动的创新精神,丰富的实践能力,多元的人文情怀,善于合作、阳光自信的品格行为以及可持续的学习能力。这就需要教育要向深层次发展,绝不是停留在学校中,课本上的教育,它需要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学习形式作支撑。因此,走进社会大课堂,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势在必行。

“素质教育”这一定义在中国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几经历练,相信我们都有各自的思考。我们常见的一些轰轰烈烈的素質教育展示活动,只是表现出孩子们在某一技能上的阶段成果,个人认为这不能称其为全部的素质教育。而优秀素质的体现更应该是精神上的,心灵上的。对世界的尊重,对社会的责任,对生活的欣赏等等深厚的人文素养才是现代接班人应有的素质。这也正是现代社会育人目标。

2.博物馆是社会大课堂活动的重要阵地

众多博物馆是人类智慧的集合,它的专业性、直观性是教科书、学校教师所无法呈现的。博物馆资源之丰富有着其他场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再有,到情境中学习,符合中小学生心理特点,通过这种方式使孩子对更广阔的知识天地有所涉猎。通过环境熏陶不断丰富内心,提升孩子们的知识积淀与人文素养。以培养学生乐于在博物馆中学习的习惯,掌握在博物馆学习的方法,学会从众多的展品中汲取营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拓展和丰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推动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向纵深发展。利用博物馆自身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将博物馆特有的馆藏资源融入到中小学校的社会大课堂活动中去,使博物馆真正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成为广大青少年提升思想道德、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审美情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教育基地,以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博物馆社会教育的最大特点也是其最大优势就是它的物。博物馆的物是历史的见证,每一件都有着不平常的经历,它告诉人们的知识是真实的、客观的。它突破了教科书的抽象性与主观性,而以直观、生动、科学的方法解读、传达社会历史信息,并印证这些信息。这些社会历史信息,尤其是一些史前社会信息,如果没有通过考古发掘、采集,没有博物馆的科学陈列展示,人们几乎没有办法去了解和认识它。例如各区县的历史沿革展览,一系列的石斧、石锛、石凿等生产工具,陶制的罐、豆、鬲、等生活用器,璧、琮、璜、环等礼器配之以图片和文字来展示,学生们会兴致勃勃地欣赏、想象,自己勾勒出一幅远古时代,我们祖先生动的生产生活图景。在一系列的通史陈列中,从猿人或化石到古人、新人,从旧石器时代粗糙的砍砸器到新石器时代磨制精细的石器、骨器;从夏商周精美的青铜器到秦汉的铁器;从隋唐到宋元明清,越来越精美的瓷器,越来越华丽的丝织品……学生漫步于其中,仿佛置身于时光隧道,“目睹”了我们人类自身的成长过程,了解了我们的祖先不同时代生产、生活的发展变化与规律,了解了他们所创造的灿烂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再有区县博物馆还有大量的红色革命展览,延庆的平北抗日战争纪念馆、门头沟的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房山的平西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平谷的鱼子山抗日战争纪念馆、顺义的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密云的古北口战役纪念馆等记载着过去战争的岁月,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军民团结一心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用战争事实记述了新中国的来之不易,展示了烈士的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的革命历程。通过这样的方式学到的社会历史知识应该是难以忘怀的。一个民族只有充分认识自己民族在人类历史中创造的文明成果,不断从中汲取精华,继承与传承其中优秀文化,不断创新,才能成为一个前进的民族,一个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而博物馆就是人文教育、社会活动最好的课堂。

3.博物馆如何提高教育功能和服务职能

坚持“以人为本”是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也是博物馆办馆的指导思想。一切为社会服务、为观众服务是博物馆的根本任务。博物馆的实物给人们提供了认识自然和社会的物证,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又以其独特的语言让人们了解和认识客观事物。所以说,博物馆是“社会教育的课堂”和“终身教育的学校”。同时,博物馆的服务面向整个社会公众,它包括前来博物馆参观的观众,也包括博物馆需要争取的观众,博物馆观众是有不同的需要和爱好的。博物馆要吸引公众,赢得公众的喜爱、得到公众的支持,就必须从陈列展览到服务工作都要注意研究公众的需求与变化,根据公众的需求变化调整工作,改进工作,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公众服务,发挥博物馆应有的社会功能。

坚持“以人为本”,继续解放思想,是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方向和实际的需要,也是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创新的前提条件。没有人的需要与利用,博物馆的实物就无法发挥作用;博物馆的教育活动没有人的参与,教育功能就无法实现。因此,博物馆社会功能的发挥,是以人和物的结合作为基础的。

时代在不断发展,解放思想要与时俱进,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工作也要提倡创新。只有不断地图新求变,不断地突破创新,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而不辱使命。创新是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有新的发现、提出新的见解、开拓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创造新的事物。为此,作为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工作者必须继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探索,在实际工作中有所作为,才能适应新时期的岗位要求。没有教育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博物馆。面对具有科学、艺术和历史价值的陈列展品,人们在欣赏、享受它的同时,也获得知识和启迪。观众在博物馆的氛围中感受到文化的熏陶,博物馆也就真正成为各方面人群教育的场所。

在设施建设上,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展出环境,功能齐全、实用舒适的展厅,使参观者有良好的视觉感受。针对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活动应当根据中小学生的特点,开辟的一些适合中小学生休息、娱乐、参与、动手的设施设备,为中小学生在博物馆里创造一个展开他们心灵和双手的空间,使博物馆真正成为他们的第二课堂。这才是博物馆坚持“以人为本”宗旨的真实体现。

强化专业知识,提高讲解水平,是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创新的基本保障。讲解工作是博物馆的一个重要窗口,是博物馆辅助观众参观的重要手段。讲解员作为连接展览与观众的桥梁,通过讲解使观众不仅了解展览的基本内容,获得知识,而且还得到精神上美的享受。对于不同观众对讲解的不同需求,讲解员应该最大程度地给予满足。“因人施讲”是衡量讲解员讲解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博物馆工作对每一个讲解员的基本要求。在开展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活动中,因各年龄段的学生接受教育的能力不同,听取和理解博物馆藏品及历史知识的需求不同,博物馆的讲解员要专门为中小学生各准备一套适合中学生、小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解说词和讲解方法,满足他们的聆听和理解能力,也是讲解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真实体现。

加强对爱国主义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足够认识。实际上,将爱国主义作为教育的内容之一,从世界范围来看,并不显见。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有其丰富、广博而具体的内容,其具体体现在我们平时所从事的历史知识、革命传统、自然科技等知识的教育和传播。因此,一定要使爱国主义教育及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避免形式化。

在博物馆的宣传教育中,应采用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适当增加博物馆休闲娱乐功能的宣传。如何让青少年走进博物馆、感受博物馆是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博物馆本来就是青少年素质教育的课堂,所以,应设置儿童展厅、美育课堂、互动天地、科普乐园、数码时空、模拟考古、动手制作等一系列以参与、感受等形式为主旨的,适合不同年龄青少年需求的服务设施,吸引更多的青少年来感受博物馆给他们带来的诸多乐趣,并从中感悟祖先所创造的灿烂文明。尤其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要从儿童时期抓起,博物馆还应设置书法习作、礼仪讲座、诗歌朗诵、心灵讲堂等课程。

利用山区县革命老区的独有优势,红色的战争记忆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帮助他们不断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素养是博物馆的崇高任务。博物馆要运用独特的优势,充分考虑青少年观众不同年龄层次的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而区别对待。对小学生要着重向他们讲解与文物遗迹有关的历史事件、民族英雄、革命先烈的动人故事,从小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对中学生要着重向他们介绍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和优良的革命传统,不断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培养高尚情操;对大学生和青年知识分子,要着重引导他们认清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历史责任感,自觉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贡献力量。

总之,博物馆伴随我成长"——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学习成果评选展示活动在我馆举办。教育部、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文物局等单位领导及北京市各区县教委、社会大课堂办公室及参与展示的师生约300人参加了活动。

区县博物馆要抓住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教育活动这个有利的契机,配合这样的活动办出博物馆的自身特色。我们应该坚信,只有转变观念,不断创新,才能把博物馆办出特色,办得生动活泼,办进各种观众的心里去,让社会大课堂教育活动在博物馆里得到应有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地方[J].教育:综合视线(上旬),2014,0(10):11-12.

[2]北京培育中小学生核心价值观[J].平安校园,2014,0

(18):78-78.

[3]安宇生.最好的老師[J].少年博览:中,2012(12):1-1.

[4]舒乙.美术的力量[J].小作家选刊.作文考王(中学),2011(3):7-7.

猜你喜欢

中小学生探讨博物馆
博物馆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浅谈凉山彝区中小学“学困生”的转化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