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篮球教学对高中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2020-09-10王保祥
王保祥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以来,对高中生的教育教学逐渐注重对个人品质以及精神素养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作为人综合素质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高中生未来进入到社会所必备的一种精神素养。而篮球教学是高中体育课程中的一个关键内容,其特点决定了参与者要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因此本文通过实例研究,分析篮球教学对高中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以期为体育教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篮球教学;高中生;团队合作精神
前言:篮球运动是一种大众化的群体性体育项目,也是高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篮球训练和比赛中需要队员之间进行很好的配合才能够取得成绩,充分体现了团队合作的精神。所以体育教师要重视篮球教学中对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实现在提高学生篮球技巧的同时也要提高其综合素质的目标。
一、培养高中生团队合作精神的意义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高中生团队合作精神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其一是有利于提高素质教育质量,高中生是人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也还是学生即将步入成年的时期,这一阶段塑造学生的综合素养对其成长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培养高中生团队合作精神也有助于提高其道德素质,对塑造良好人格以及三观都有较大的影响。其次是团队合作精神是当前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求。团队合作精神作为一种社会化素质,无论学生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中,都需要与周围的人加强沟通和合作才能够在某件事中取得较好的成果,因此团队合作精神是一名合格高中生应该具备的素养。
二、高中生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的原因
高中生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是当前很多高中生都为家庭独生子女,接受的溺爱较为严重,从而高中生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其二是因为个别高中生的内向性格,一般内向的学生不愿意与人交往,与同学关系较为生疏,也就没有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其三是当前的教育制度和社会背景,在强调个性化发展的形势,很多高中生都具有一种独立的处事风格,对团队合作具有一定的抵触。最后一方面就是学生的个体心理差异,就会产生一定的极端观念,比如篮球能力较强的学生会认为基础较差的同学是累赘,甚至是拒绝帮助其学习和训练,就会导致团队关系紧张,无法正常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等[3]。
三、篮球教学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策略
本文以本市某高中学校的体育课程篮球教学为研究实例,分析篮球教学中对高中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策略。
(1)建立篮球学习和训练小组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改变自身的定位,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所以体育教师要授课时只需要教授学生基本的持球、过人、投篮的规则和标准动作后,具体的运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成立探究小组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时间的最后展示学习成果。这一过程要求教师要充分的了解学生基本情况,采用在篮球能力方面“以好带差”的方式建立若干个学习小组,以此激发团队之间的合作精神。比如在该校篮球教学中,教师根据一定的原则将学生进行小组划分。该班级共有56人,其中女生有21人、男生有35人,即可按8人一组共分为7组,每组中包含3个女生。其次每一组中按照篮球能力都要有高、中、低三个档次,能力较好的同学担任组长,负责组员的训练,然后教师负责最后的能力考核。这种形式比较有效的培养了学生之间互相促进、互相竞争的意识,从而推动了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2)培养集体观念,加强团队合作
在高中体育篮球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集体观念。因此篮球的性质是一项集体性运动,需要队员之间相互配合,通过合理的运球、传球、投篮等动作完成比赛内容。最终影响成败的关键因素就是队员之间的密切合作,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篮球技巧的传授,还要可以的培养集体观念以及合作意识。所以教师在安排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篮球能力、身体素质、热爱程度等进行分组教学,依靠基础好、能力高的学生带动基础薄弱、身体素质低的同学,使每个同学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在该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在进行篮球基础技巧授课时,组织身体素质较好、篮球技巧运用熟练的同学区帮助篮球技巧相对较弱的同学,通过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来培养高中生的集体观念和合作意识,从而为团队性的篮球活动奠定基础,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团队合作精神。
(3)创新篮球教学方式,加强团队精神
体育教学与其他理论课程学习的方式方法有所不同,更加侧重于实践,而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师示范、学生练习为主。而当前为了提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教师应该创新篮球教学方法,要重点突出团队合作精神,因此教师要比锻炼学生体魄为基础目标、以提高运动能力为主要策略、加强团队精神和体育竞技精神为指引,可以通过开展篮球技巧比赛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各方面素质。
(4)鼓励集体性活动,发挥教师评价作用
激励和鼓励在高中教学中是相对有效的一种教学策略,可以激發学生参与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篮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集体性篮球运动,培养篮球兴趣,从而在兴趣中收获学习内容、塑造自身的人格以及合作精神。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对学生组成的团队表现进行公证的评价,要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要使学生们意识到团队是一个整体,成功是团队内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失败也要一起承担。从而树立坚定的团队合作意识。在该校的篮球教学中,教师在传授基础篮球知识后,可以分组进行篮球赛,通过实践来运用篮球技巧,在相互配合中感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所以教师要刺激小组之间相互竞争、相互学习,以此提高整体的篮球能力,加深组内成员的合作,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关系。最后在比赛结束后教师要进行一定的评价,对表现突出的同学给予鼓励,并且要使学生认识到比赛的成果是队员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高中体育课程中借助篮球教学培养高中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手段。因此教师要深入了解高中生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的原因,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和方法将团队合作精神融入到日常学习和训练中,进而推动高中生良好、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静.篮球教学中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2):101-102.
[2]蒙可斌.篮球教学对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26(11):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