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利用地方史资源培养家国情怀素养

2020-09-10李红梅

高考·中 2020年4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历史

摘 要:为了改变传统教学往往重知识,而忽视价值观的培养现状,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创新,结合当地丰厚的历史遗存,通过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把地方史资源巧妙地渗透到教育教学,开拓学生眼界,体会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提升历史课堂的魅力,进而培养家国情怀的理念。

关键词:历史;地方史;家国情怀

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加之新一轮课改的要求,社会需要新型的德智体美的综合性人才,高中历史教学更应加强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帮助他们适应社会。十九大报告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更加突出了德育的重要性。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中,家国情怀则是最核心的体现。作为一线的历史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要注重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培养,将地方史资源运用到教学实践,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增进师生的情感,提升历史课堂的魅力,增强学生的国家民族认同感。那么,如何构建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家国情怀”呢?

1.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和方法,树立家国情怀的意识

伴随新一轮的课改和近几年高考试题走向,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传统的“应试教育”已经成为过去,历史学科不在是单纯的死记硬背,而是一门充满生机活力,蕴含丰富文化知识的人文科学。现今高考也更多考查的是基础知识记忆上的能力的达成,用多角度、多视野目光认识历史。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自主能力的展现,关爱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者,教师应作为引路人,培養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力,增强思辨力,让他们真正懂得什么是人类的真善美,从中领悟生活的真谛,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讲述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社会各阶级英勇抗日的史实,有国民党爱国将领的前线奋勇杀敌,有共产党敌后战场的前仆后继,有自发组织的爱国学生,有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到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革命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体会只有大国的独立,才有小家的安宁,只有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真正意识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二者相辅相成的道理。

2.利用地方史充实课本知识,渗透家国情怀的理念

历史,是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和研究。由于所学知识与学生现在所处的环境相差甚远,对历史概念和现象不能理解,而地方史则是身边发生的人或物,这就拉近了学生和历史的距离,并且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理解课本抽象的知识点。如何巧妙的将地方史和教材融合在一起,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导入新课时穿插,讲述过程中的举例,课后作业的拓展等等形式多样。如我在讲述元朝的历史知识时,设问:我们身边有没有元朝遗存?大家纷纷回答汪氏墓葬群“该墓为国内已发现同一时期国内保存最完整、占地面积最大的元朝墓葬群[1]”,虽然学生了解不全面,但纷纷举手回答,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的价值,展现了自信,也刺激一部分同学想去探究的欲望,使同学们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体会地方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潜移默化的增加了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对家乡的热爱油然而生,并且提升了课堂的感染力。

3.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感知家国情怀内涵

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课堂教学毕竟是有限的,而学生的学习则是无止境的。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学生自学自励[2]”,这就对教师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历史教师课前要有充分的准备和规划,课堂才能得心应手的驾驭,课后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实地参观,问卷调查等形式收集整理历史资料,从中感知家国情怀的内涵。如讲述红军长征的相关史实时,在老师的组织下,参观漳县当地红军盐井纪念馆,“馆内现存各类革命文物40余件,收藏程世才中将、老红军战士谢觉哉夫人王定国及以色列友人武大卫等人题词多幅[3]”,组织学生边参观边学习,引导学生忆苦思甜,让同学们真真切切的感知历史,缅怀革命先辈。通过参观给学生进行了一次全方位、多层次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历史素养。

实践活动的开展形式多种多样,还可以开展问卷调查、文史知识竞赛、手抄报、黑板报、主题鲜明的班会等。比如讲述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习俗变化时,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次以’家乡的变化”为主题的活动,形式多样,可以是演讲,可以走访搜集老照片,可以查阅县志,参观县博物馆……把课本枯燥乏味的知识与社会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把理论运用到实际中,这样不仅起到夯实基础知识的作用,还可以增进学生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学生在参观走访中,深深的感受到祖国历史的悠久,博大精深,激励学生努力求学,建设家乡,报效祖国。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的表现,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国情怀的内涵在不断的丰富,爱国之心、仁爱之心、报国之心、敢于担当奉献等等都是其价值的展现。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只要教师认真研读课程标准,转变陈旧的教学理念,把地方史资源充分运用到教学中去,活化历史,就一定能落实好学科素养,就一定能帮助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态度,实现自我发展的方向,肩负起对家庭、社会、国家、民族的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1]《大元汪氏》[M]汪小红.甘肃民族出版社2014

[2]“把课堂还给学生”之地理教学探讨[J]张秀君.中学教学参考2015(4)

[3]红军盐井纪念馆[J]学术网文.百度百科2008(4)

本文系2019年度定西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地方史资源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策略探索》阶段性成果,课题立项号:DX[2019]GHB175

作者简介:李红梅(1984.1);女;汉族;籍贯:甘肃漳县;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历史教学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历史
家国情怀的乡土文化“软着陆”
立足“小我” 彰显“大我”——家国情怀类作文如何避免同质化表达
谁咬得更厉害
新历史
没有情怀的司机不是好交警
少女情怀总是诗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黑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