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中生数学思维的价值与利用的思考

2020-09-10练育红

数理化解题研究·综合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实践应用高中数学

练育红

摘 要:高中学生数学综合素养发展的必要前提就是要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其中包括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创造思维、直觉思维等.本文从数学思维的价值、如何培养和利用等方面阐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思维价值;实践应用;及时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0)09-0020-02

如果我们分析高中生所需要掌握的数学能力,会发现思维能力所占的位置相当重要.这是由于其中所牵涉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创造思维、直觉思维等,均会对学生认识数学、应用数学产生相当大的帮助作用,是高中学生数学综合素养发展的必要前提.也就是说,高中生如果能够逐步独立地利用数学思维思考与处理数学问题,即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阶段性学习已经取得了成功.

一、数学思维对学习的价值

在传统认知模式之下,学生需要以教师的思维为思维,在课堂内外一切惟教师之命是从,这样学生自主思考的机会便非常少.高中生应当意识到这种做法的益处与弊端,增加自主学习与思考的可能性,使自己与数学之间的距离变得更近,让数学思维直接指导自主学习.例如当接触到空间直线有关内容的时候,出于使自我思维发展以带动自主学习的考虑,学生可在教师的讲解之后,对相关的数学图形进行分析,边思考边学习,探索:相交直线有一个公共点,在一个平面内两条平行线没有公共点,则四条线段在首尾相连的情况下会产生什么样的图形?这个图形是平面的吗?学生对于该问题的思考,是数学思维的具体实践,无论是纯理论的研究,还是配合简单道具的操作,都将让思维与学习产生紧密的联系.虽然整个过程看起来并不复杂,可知识的巩固与能力的发展均将因此而受到很大的帮助.

二、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方法

1.一题多解

高中生借助一题多解的做法,可使自我数学思维能力迅速养成,为此,高中生应当充分发挥出现有条件的优势,利用对比与联想等多种形式处理自己所遇到的每一个数学问题,关注解题思路的拓展、解题规律的把握等细节,从而让数学思维得到充分拓展,并在此过程中自然锻炼思维的灵活度与敏捷度.对于该养成方法,关键的一点在于合适例题的选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实际需求出发进行选择.例如若需要探索三角函数和角间的关系式,以及两角和或差公式,二倍角公式或者降幂公式等项内容,可供选择的角度包括:复角→单角,再由“角”的角度深入思考;从“名”的角度深入思考,探索异名与同名的问题;从“幂”的角度深入思考,发挥出降幂公式降次的作用;从“形”的角度思考,在配方法的帮助下完成二次项配方等等,从而掌握到目标知识内容,并实现所学知识的系统化与网络化记忆效果.在此过程中,一题多解做法的应用,可以让学生有效地增加思考空间范围,从而发现问题本质及解决方式,让数学思维习惯自然形成.

2.及时反思

数学思维活动离不开每一次学习后的反思,在进行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时,学生一定要及时反思每一道题的价值及解法,通过反思的途径打开自我对于新知识和旧知识的沟通渠道,并发现其中隐含的一般规律等.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一些习题进行训练,并反思处理问题的整个过程,从而可以得出结论:若在条件受到限制的情况下,那些组合类问题一般可以在“直接法”起不到作用的情况下,利用“间接法”得到答案.当利用直接法探索问题时,应当首先注意特殊元素优先选择的原则,使特殊元素的价值被正视,随后再取用其他元素.若直接法不行,则可依靠间接法进行反证,它的主要应用要点在于那些分类较多或者计算较复杂的情况.总的说来,如果学生能够养成边学习、边思考、边反思的良好思维习惯,将在一段时间的锤炼之后,取得较大的数学能力进步.

3.化抽象为形象

把抽象问题适时转化成形象问题,也是高中生思维能力自我发展的重要举措.高中生在接触数学基础知识时,应当将重点置于概念、定理、法则等方面,从而让逻辑思维有知识的支撑.然而现实情况是,当涉及到相对抽象的知识内容时,学生会因为缺少必要的生活经验及抽象思维能力,而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与理解困难.因此,化抽象为形象,便成为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也就是说,高中生应当注意到:自我数学思维能力的养成并非朝夕之功可以毕至.因此一定要在思想上产生清晰的认识:在学习基础知识时,尝试利用形象化的思维思考抽象化的内容,并主动根据学习内容的变化而做出思维的调整,在长期坚持之下最终取得理想的效果.

三、尝试数学思维的实践中的利用通过上述一题多解、及时反思、化抽象为形象几种数学思维的养成方法,学生将对高中数学内容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而在此基础上,为了使思维得到巩固,还应当继续尝试数学思维在实践中利用,从而让课堂学习内容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具体来讲,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小组范围内探讨与学习内容息息相关的学科知识问题,并主动思考如何更加合理地分配学习与训练时间,以及各项具体的训练细节.例如当接触到等差数列前n项和求和公式的推导任务时,出于使自我数学思维得到更好发展的考虑,学生便可以在小组之中开展充分的讨论,明确具体的操作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将会因彼此的交流而得到提示,产生在实践中进一步自我培养的可能性.应该说,这个过程无论对于学生学科问题的思考广度,还是对于学科知识内容的理解深度,都将产生非常大的帮助作用,而这些帮助作用同样会强化学生自身思维能力,使学生在面对具体问题时更加游刃有余.

当处在高中数学学习阶段时,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理解与应用程度如何,会对学习方法的丰富、学科问题的思考等诸多问题产生重要影响.为此,不但教师要做出相应的教学策略调整,学生自身亦应加强相应的练习,在认识到数学思维对学习的价值基础上,从一题多解、及时反思、抽象转形象等角度,发展数学思维,最终将数学思维导向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1]解继.浅谈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J].华章,2016(21):82-83.

[2]高英.浅谈数学教学中的艺术[J].数学教学通讯,2017(8):35-37.

[3]莫少华.“数学教学活动化”的实施策略[J].广西教育B(中教版),2011(2):37-40.

[4]王玲芝.数学教学反思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2011(25):90-91.

[責任编辑:李 璟]

猜你喜欢

实践应用高中数学
互动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网络实战法在电子商务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高中英语课堂中反思性教学应用策略分析
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税务筹划在财务管理中的实践应用探究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微课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新模式中的应用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