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新高考选考赋分方案

2020-09-10夏园林

高考·上 2020年4期
关键词:新高考

摘 要:高考作为我国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考试,一直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心。随着新高考的到来,即为考生带来了福利,也为考生带来了挑战,本文主要讨论在新高考制度下,选考赋分方案的合理及不合理性。通过模拟研究验证选考赋分方案在不同的选考群体下的效果。

关键词:新高考;选考群体;等级赋分

1.前言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就建立了“客观考试选才”的考试招生制度。纵观这些年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高考作为人口大国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高等教育进入大众教育阶段,过去的考试制度也暴露出不少的问题。主要是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加剧了考试竞争,加重了学生课业负担,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入学机会存在差距,不合理的加分政策及个别地区违规造假行为引起群众不满。因此高考需针对上述问题,加以完善。2010年11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成立,委员会下设考试招生改革组。2011年,考试招生改革组的专家团队先后到上海、浙江、福建等15个省市进行调研,召开了近百场座谈会,撰写了16个专题、共计80万字的调研报告,并形成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草案,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发布,高考改革被纳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等多项具体化的高考改革措施被明确提出。201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由此拉开了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帷幕。

根据《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指出,高考科目为“3+X”模式,3表示统考部分,所有考生均需要参加的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三门科目;X表示选考部分,是由考生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选取三门科目进行考试。而考生分数由两部分组成,统考部分和选考部分,统考部分分数由原始分加入总分,而选考部分,由于选考群体不同,不能直接以原始分加入,这样使其测量意义模糊,且因为单位不同,分数之间也不具有可比性。因此,2014年,新高考试点地区浙江、上海提出等级赋分方案,将选考分数进行等级转化,使不同的选考分数经过转化后在同一量尺上,换句话说,等级转化后的分数具有可加性及可比性。

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在上海、浙江两地预先进行试点,试点过程中,选考科目出现非常态现象,2014年浙江考生中有8.9万选考物理,占总人数的36.0%,2015年有7.5万考生选考物理,占总人数的29.2%,2016年选考物理人数相比2015年又有大幅度的下降,低于6.5万。并且综合考生分布情况,選考物理的考生来自中上水平的学生。如果选考群体来自中上水平占大多数,则考生的能力呈现负偏态分布。在等级赋分方案转化的过程中,势必会造成考生的不公平对待,因为等级赋分方案是基于考生能力为正态分布的情况下提出的。下面基于此种现象展开模拟研究,考察其误差大小,以浙江省等级赋分为例。

2.模拟研究

2.1浙江等级赋分方案

本文讨论的是基于浙江省等级赋分方案条件下,针对能力为负偏态的群体的等级赋分差异性研究。浙江省等级赋分方案如表1-1所示。

浙江省将赋分等级划分为21个等级,科目排名为前1%的人赋分100分,科目排名在前3%的人数,不包含前1%的人数,赋分值为97分,其他等级以此类推。

2.2研究流程

第一步,模拟某年高考基于正态分布的物理数据10000个;第二步,根据正态分布数据,用浙江等级赋分方案进行等级划分,此次划分的等级作为真值部分;第三步,从正态分布数据中抽取30%的人数,其中65%的人数大于均值,35%的均值小于均值,由此构成负偏态分布;第四步,将负偏态分布按等级赋分方案对人数进行划分,此次划分等级作为估计值部分;第五步,从第二步抽取负偏态对应人数,将真值于估计值进行比较。

2.3模拟结果

结果呈现的方式是用负偏态分布的赋分值,即估计值,减去原始数据的赋分值,即真值。最后观察在浙江省等级赋分方案下,正态分布与负偏态分布赋分值的差异情况。如表1-2所示。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使用浙江省等级赋分方案下,负偏态等级赋分会被低估3~6分,其中低估3分的人数占比为56.37%,低估6分的人数占比为31.27%,没有低估高估的人数占比为12.37%。由数据可见,在负偏态分布的情况下,赋分值会被低估,即当选考科目考生群体能力水平高时,等级赋分值对该类考生群体造成不公平的待遇。

3.结语

随着我国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各方面人才的需求在质与量上也在逐年提高,高考作为我国重要的人才选拔性考试,作用不容忽视。本文探讨了新高考模式下等级赋分对负偏态考生群体的影响,一定程度的揭示了等级赋分制度的不公平性。但本文也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一个是,对于不同的负偏态分布下,选考赋分对考生产生的影响大小;一个是对于正偏态分布情况下,选考赋分对考生影响的大小。

参考文献

[1]杨志明,范晓玲,周楠.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的测量学探讨[J].中国考试,2018(11):14-18.

[2]李付鹏,宋吉祥,杜海燕.新高考学业水平考试两种等级赋分方式的比较研究[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9(11):14-19.

[3]杨志明.基于大数据的学业水平选考科目赋分方案[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9(01):3-10.

作者简介:夏园林(1994.07—),男,汉族,江西南昌,研究生,江西师范大学,心理统计与测量。

猜你喜欢

新高考
因导引生 以生为本
以微专题为载体的地理新高考二轮复习策略探讨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指导
浙江新高考化学《有机推断与合成综合题》的特点分析与复习策略
浅析新高考改革
类文合观:新高考背景下的阅读奠基
新高考方案下高一化学课堂教学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