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2020-09-10陶玉林刘东瑜易榕

康颐 2020年4期
关键词:应用效果骨科

陶玉林 刘东瑜 易榕

【摘要】目的:探讨在骨科护理中预见性护理指引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自我院接受治疗的骨科患者,共70例,选取时间为2019年5月-2020年4月,根据临床护理方式的不同应用,将其分组展开实验。按照以往常规护理路径,于两组骨科患者的饮食、用药、行为各方面分别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与对照组临床护理方式存在的不同之处在于,观察组另外增加预见性护理指引。结果:在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的比较上,观察组对应数值明显高于另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护理后的观察组患者抑郁评分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各项指标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预见性护理指引下,对骨科患者的心理、安全防护、生活以及并发症的预防等方面分别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可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身体的尽快康复。

【关键词】骨科;预见性护理指引;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4-0-01

前言

伴随着我国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道路上的行车数量不断增加。不过,由于车辆行驶不规范,交通事故频繁出现,也是骨科患者的主要致伤原因。受到疾病因素的影响,骨科患者的肢体行为功能受限,无法正常的生活,加上治疗时间较长,患者的心理难免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继而会出现消极、悲观等负面情绪,若无法进行调整,极有可能会影响到治疗效果的发挥,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不利于患者身体的康复。为此,在骨科患者临床护理中,应主动关心患者的心理健康,了解患者的护理需求,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自我院收治的骨科患者,共70例,根据临床护理方式的不同应用,将其分组展开实验。其中,观察组共包含了21例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最小年龄为40岁,年龄上的平均值为(58.26±4.46)岁,存在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骨折等疾病类型。对照组患者男女人数分别为22例、13例,年龄上的平均值为(59.63±3.62)岁,疾病类型与上一组患者相同。所有患者精神正常、心肝肺等重要脏器健全,从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的比较上来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将常规护理模式用于对照组,主要涉及到健康知识宣教、饮食干预、用药指导、疾病监测等常规护理服务[1]。

在对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中,常规护理内容同上,另外增加使用预见性护理指引。首先,对所有骨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在与患者交谈中,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疼痛程度进行评估,针对性的制定临床护理方案。此外,通过对以往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对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评估,提前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其次,因疾病、家庭经济压力等因素的影响,骨科患者经常会出现悲观、消极等负面情绪,心理健康受到损害。为此,护理人员应加大患者心理上的干预力度,主动寻找话题与患者进行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对于患者的担忧表示理解,努力开导,使其早日从悲观的世界中走出。其次,做好安全防护工作。考虑到骨科患者的肢体功能受限,易出现坠床、跌倒等意外事故。为此,护理人员应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增设防护栏、铺设防滑地板、及时排除地面积水等,为患者创造出一个良好的住院环境,提高患者的住房舒适度,降低安全事件的发生概率。最后,在患者的生活方面,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饮食、作息时间进行有效的指导,纠正患者存在的不良生活习惯。待患者的病情趋于稳定,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展功能康复训练,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需要注意的是,在活动项目开展过程中,应耐心指导患者相关动作要领,告知患者正确锻炼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能够按照护理人员的叮嘱,完成各项运动项目。最后,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工作,定时协助患者翻身,清洁患者的皮肤,保持好患者的个人卫生[2]。

1.3观察指标

合理应用ADL、HAMD评分量表,完成患者生活质量、抑郁程度的评估。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展开调查,总分为100分,高于90分视为满意,反之为不满意。在两组患者护理期间,统计并发症人数,计算概率值。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的整理由SPSS20.0统计学软件来完成,(x±s)为计量单位,%为计数单位,前者使用t进行检验,后者使用x2进行检验,当组间差异符合P<0.05的要求时,视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两组患者ADL评分、HAMD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各项指标的比较上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较好,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请见表1.

3 讨论

车祸、高空坠落、砸伤是骨科患者的主要致伤原因,疾病发生比较突然,并且患者的身体需承受着不同程度的疼痛,加上肢体活动受限,对患者的精神和身体带来了双重打击[3]。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逐渐健全,临床护理在医疗工作中所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高,对护理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预见性护理指引是指在明确了解患者疾病情况、心理状态等情况下,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涉及在患者的心理、安全防护、生活指导等方面,遵循了“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原则,可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有利于患者身体的尽快康复。

在本次研究当中,不论是患者的ADL評分还是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占据明显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HAMD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上,观察组对应数值明显低于另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骨科患者临床护理中,预见性护理指引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与采纳[4]。

参考文献:

[1]王秀霞.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对于提高骨科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作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02):129-130.

[2]罗虹.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04):155-156.

[3]文燕.骨科护士岗位管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预防技能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17,23(05):855-857.

[4]陈学兰,周忆兰.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采取的有效防范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7):187+191.

猜你喜欢

应用效果骨科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2016年《实用骨科杂志》征订启事
骨科术后应用镇痛泵的护理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