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请注意,预防感染是关键
2020-09-10康鸿
康鸿
【中图分类号】R6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4-000-01
烧伤在人们的生活当中非常常见,烧伤是由于热力、火焰、高温等造成的意外伤害,是一种皮肤组织损伤,具有发生率高、伤情严重、并发症多、致残率和死亡率高等特点。烧伤在临床上表现为局部疼痛、皮肤红肿、水疱以及破损等症状,若是未及时得到有效的处理,不仅会导致液体大面积渗出及创面感染,引发伤处皮肤焦痂、呼吸困难、休克、昏迷等并发症,严重时还会损伤肺、脑、肾等重要器官,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给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烧伤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并且在傷口愈合后很难恢复原来的模样。烧伤后合并全身性感染是烧伤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烧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据相关统计研究显示,烧伤后合并全身性感染的发生率约为70%。因此,烧伤患者在临床救治过程中,加强对感染的预防在缩短烧伤治疗时间以及降低感染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烧伤程度的判断方法是什么?
烧伤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皮肤损伤疾病,根据病情的轻重情况,可将其划分为一度烧伤、二度烧伤以及三度烧伤。
1.1一度烧伤
一度烧伤又可称之为红斑性烧伤,仅仅伤及表皮浅层部位。肉眼可见烧伤处皮肤发红、发热、微肿、表面干燥等症状,并且患者仅仅具有轻微疼痛感与烧灼感。一度烧伤患者经临床治疗2-3天后,其临床症状可完全消失,且皮肤不会留下瘢痕。
1.2二度烧伤
二度烧伤又可称之为水疱性烧伤,其具体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浅二度烧伤与深二度烧伤。①浅二度烧伤主要伤及表皮深层与真皮浅层部位,烧伤创面出现大水疱,患者常常出现剧烈疼痛感。烧伤创面若是未发生感染的话,患者经临床治疗7-10后可完全治愈,并且患者的皮肤表面不会留下瘢痕。②深二度烧伤主要伤及真皮深层,烧伤创面出现小水疱,患者出现轻度疼痛。烧伤创面若是未发生感染的话,患者经临床治疗20-30天后可痊愈,但是部分患者的皮肤表面可能会留下瘢痕。
1.3三度烧伤
三度烧伤又可称之为焦痂性烧伤,其主要伤及全层皮肤及皮下组织甚至伤及肌肉、骨骼等,烧伤创面出现苍白、焦黄或者发黑色,烧伤表面干燥或者呈皮革样状,患者无疼痛感。烧伤创面若是未发生感染的话,患者的伤口常常需要几个月后经植皮手术治疗后方可愈合,并且患者治疗后皮肤表面会留下瘢痕,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畸形。
2 烧伤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2.1基础治疗
清理创面、预防感染、抗休克、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此外可能给予患者植皮手术与功能康复治疗等。
2.2药物治疗
若是患者烧伤处未出现皮肤破损症状,则可给予患者涂抹烫伤的眼药膏、鸡蛋清、烧伤膏以及貂油等;对于发生皮肤破损的患者,则禁止自行涂抹任何药物,特别是红药水、紫药水等带颜色的药物。
2.3严重烧伤患者的治疗
①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需给予患者饮用400-500ml的盐水或盐糖水(注意禁止饮用白开水),补充患者的血液量,防止出现血液浓缩或循环血量减少等症状的发生;对于意识模糊的患者则需建立静脉输液通道为患者输液,补充机体所需液量。②对于面部、颈部、口腔以及呼吸道烧伤患者需迅速送往医院接受治疗。③给予患者吸氧治疗预防呼吸道阻塞,对于大出血患者可进行止血处理,对于心跳停止患者需进行心肺复苏抢救治疗等。
3 如何防止烧伤感染?
3.1积极处理烧伤创面,注意维持创面的干燥与清洁
烧伤创面极易产生坏死组织,其不仅会引发一系列全身性病理生理变化,还为今后细菌的生长与繁殖提供了渠道与温床,因此,尽早将烧伤转变为创伤是预防烧伤感染的核心环节。近年来,尽早切除烧伤创面坏死组织已成为目前临床公认烧伤治疗手段,目前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临床关于切除烧伤创面坏死组织的时间应该“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并结合麻醉处理水平、监护技术等医疗技术条件选择相应的切除时间,原则上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越早切除越好,清除越彻底越好,也尽可能清除干净深二度烧伤创面的坏死组织,这对于缓解和阻断今后患者的全身炎症与全身感染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做决定,主要根据患者的耐受力做决定。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再择期更换辅料。
3.2水肿回吸收前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众所周知,严重受伤后机体的免疫功能会出现紊乱甚至下降的情况,增加了发生烧伤感染的概率。水肿回吸收阶段主要是指机体进入休克期后,其全身微血管通透性的改变逐渐恢复,病细胞的逆转滞留在全身第三间隙的液体回流进入淋巴和血循环。患者处于水肿回吸收阶段时,极易发生容量过多、心衰、肺水肿以及高钠血症等症状,但是更容易发生烧伤感染。细菌与毒素也随着体液的回吸收进入机体,从而发生烧伤感染。因此,在烧伤患者治疗的过程中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抗生素的选择上,需考虑患者的耐受性与过敏性,同时还需兼顾到G+球菌与G-杆菌。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决定抗生素的应用时间。
3.3注意防治内源性感染
严重烧伤后,患者的肠道会遭受“隐匿性休克”与“再灌注损伤”,从而损伤患者的肠粘膜屏障,因此,加强对肠源性感染在预防烧伤感染是非常重要的。早期肠道喂养是防治内源性感染的重要手段,可有效维护肠粘膜屏障,抑制肠源性感染的发生。
3.4注意防治医源性感染
静脉导管感染是最常见的医源性感染,其不仅会产生导管感染与化脓性栓塞性静脉炎,还会增加后续病灶清除术的难度。因此,在烧伤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需注意消毒隔离,严格按照无菌原则进行操作。
4 在烧伤治疗过程中需注意什么?
患者受疾病的影响,再加上疼痛感,使得患者会出现焦虑、暴躁等负性情绪,因此,在患者住院期间,医护人员需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做好心理疏导与安抚工作,缓解甚至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此外,医护人员应仔细告知患者烧伤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程度,使患者心理有底,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与配合度。
5 总结
烧伤在意外事故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烧伤后患者极易发生全身性感染。在临床治疗中,给予患者积极处理烧伤创面、水肿回吸收前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注意防治内源性感染以及医源性感染等措施,可有效防止烧伤感染的发生,促使患者尽早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