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启翔:从“故乡”出发,到达纯美的音乐彼岸
2020-09-10郑雪
郑雪
如果你喜欢听新民族音乐,那么一定会经常听到余启翔的作品。二十余年的时间,他用歌词丈量着祖国的西部,从成都平原出发,一路向西,走过阿坝州、甘孜州,去到离天空最近的地方——西藏。一路走来,余启翔创作了无数脍炙人口的歌曲,传唱度极高。2007年余启翔作词的《姑娘我爱你》,2008年起被唱遍大江南北,2010年上了央视春晚。“长长的头发,黑黑的眼睛……亲爱的姑娘,姑娘我爱你”,朗朗上口的歌词,轻快的节奏,大街小巷都在传唱。而《最近的遥远》《我的九寨》《为你等待》等歌曲,至今依然是藏族地区传唱度极高的歌曲。
走过的路,看过的书,听过的音乐都会映射到内心,带给我们无限的能量。余启翔是个喜欢“故乡”、喜欢“恋爱”的词作家,他的歌词中,总是带着对故乡的眷恋,对恋爱的深情。只有真心爱了,才能创作出好作品来。正因为余启翔内心有一份对世间万事万物的柔软,所以他的音乐,是温暖的、神秘的、令人心旷神怡且又充满感慨的。
嗓子耽误的“歌手”,作词耽误的“散文家”
余启翔,一个常常戴着鸭舌帽穿梭在高原上的词作家。从事音乐创作二十余年的时间,一半在山野高原、一半在都市平原。因此,余启翔骨子里就带着高原人的淳朴与都市人的悠闲,细品他的作品便略知一二。
余启翔出生于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他的家乡也常在历史书中看到,这里是大西开国的皇帝张献忠战败的地方;这里也是活了800岁的彭祖的家乡,一直以来这片土地留下了太多神秘的历史色彩,这里也赋予了余启翔诗人的文采和散文家的浪漫。
进入音乐歌词创作二十余年的余启翔,起步时却是一名歌手。余启翔从小热爱音乐,喜欢唱歌。在2000年以前,余启翔是漂泊的歌手,常年在酒吧驻唱,曾到西藏去追寻自己的音乐梦。在2000年时,因嗓子原因,无法继续当歌手,随后转至幕后,从此开启了余启翔的音乐创作之路,一直坚持到现在。
余启翔从事音乐歌词创作二十余年来,一直致力于新民族音乐的创作和传播,他的作品不断融入流行音乐的元素,让民族音乐更加具有时代魅力。余启翔的创作特点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淳”,淳厚、淳朴、淳美……篇幅虽不长,却容量丰厚,饱满有力度。至今已创作500余首音乐作品,绝大部分作品都与民族音乐有关,这也是余启翔创作的一大亮点。用余启翔的话说,“我喜欢少数民族同胞那种淳朴的笑容和对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他们远离繁华城市的喧嚣,只为留下心中的那片净土,那种从骨子里透出的纯粹、美好,让我深深眷恋。”
所以,唱起余启翔的词,就像在欣赏灵感来源于高原的散文,带着高原地区人们的自然、简单、淳朴,这种抒发内心的音乐歌词,总是让人津津有味、乐此不疲,感到远离城市喧嚣的轻松、自由之感。
说余启翔是一位词作家,其实更像是一位散文家。比如在西藏广为流传的《梦回西藏》这首歌:“我梦回的地方,经幡四处在飘扬,太阳的光芒把你照亮,雪山和草原把你守望;我梦回的地方,你是神圣的西藏,经筒里摇出的祝福,时时在游子耳边回响。我梦回的地方,人们四季在歌唱,江河在血液里流淌,坚强在白石中成长……”亦或是这首《一个不老的地方》,是余启翔为家乡彭山量身打造的歌曲,歌词简单却有韵味:“我要带你到一个不老的地方,那里青山挂太阳,那里绿水落月亮,每张脸庞,春风荡漾,长寿的秘方,天下同享……”词句精美而又不失韵味。
最近《我的九寨》再次爆红网络,朗朗上口的歌词,节奏欢快的曲调,成了抖音短视频软件上的“新潮流”。“梦里的云彩,翻过了千山,轻轻落在日月轮回的家园,暖暖的阳光,像花儿一样盛开,我的梦在你的,你的山下醒来,怀中的琴弦,弹奏着天籁,悄悄解开恍若,千年的等待,清清的泉水,把我的心儿灌溉,你的美让我的,我的真情如海,人间最美,最美是故乡,啊!我的九寨……”
娴静淡雅的词,说着内心对“故乡”的眷恋。不论是朗诵歌词或是唱词,在脑海中总会不自觉浮现的就是世间万物的美好。美丽故乡、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草地雪山……美好的景色,犹如一股清流一直在心间缓缓地流淌,拥有与浮躁、快餐式音乐不同的静谧与平和,舒坦与温暖。余启翔创作的歌词魅力就是朴素、真实,总是能感受到“希望”,是内心的“淳”与世间万物的回响,唱起來让人感到深刻隽永,乐此不疲。
如今,余启翔是中宣部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四川省委宣传部第十一届、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四川省第八届巴蜀文艺奖特殊荣誉奖获得者,也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四川省音乐家协会理事……曾经心怀歌手梦,如今为歌手搭“桥梁”。歌手、词作家,每个身份余启翔都是百分之百的用心,以至于二十余年的时间,在音乐界余启翔的作品已产生极大影响。或许真的应了那句话“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哪怕是嗓子耽误的“歌手”,作词耽误的“散文家”,时间永远不会埋没一个有才华的人。
和歌词谈一场恋爱
“本可以拳脚打天下,却落个握笔走江湖。”
这是余启翔在一次采风后在微信朋友圈说过的一句话。余启翔是个浪漫的人,也是个“多情”又“专情”的人。“多情”是对世间万物总是有很多感悟;“专情”是对音乐创作的痴迷从未改变,因此在歌词中也能看到“百变”的余启翔。余启翔总是喜欢说,我这辈子什么都不干,与歌词谈一场“恋爱”就是好。
创作对于余启翔来说,是恋爱的关系,互相吸引,彼此成就。恋爱中倾注了感情,才能感动人。近期由余启翔参与主办的一档艺术类分享节目《见者·有范儿》,在开篇的第一期,余启翔便做了一场分享,题为《和音乐谈一场恋爱》(歌词篇)。节目中,余启翔分享了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喜怒哀乐,如同在恋爱中遇到的小摩擦、小惊喜,每一次创作都能带给自己不同的感受。
仔细听余启翔创作的歌词,会发现每一首歌中,都有个“爱而不得”。对“故乡”的爱而不得,对“姑娘”的爱而不得,每一首歌背后都有些许遗憾,这就是余启翔的歌词魅力。《姑娘我爱你》中对姑娘的告白,《最近的遥远》中对冰川的呼唤,《我的九寨》中对家乡的怀念。所有的歌词中透露着深深的感情,靠近却不敢明说的心意。
“恋爱”总是充满遗憾的,不总是拥有才算得到,只要用了心,便是圆满。余启翔喜欢一个人游走名山大川和广阔草原。回到家里,他便把自己“关”进一个安静的环境里,潜心去整理所有的思绪。将自己对世间万物的“情”,融入歌词中。二十余年时间余启翔一直坚持在写,歌词陪伴他走过生活的旅途。余启翔认为,每一首歌曲都是描绘生活的艺术:好歌如诗,吟咏生命的光辉;好歌如茶,品味生活的意境;好歌如画,挥洒人生的豪情。只有不忘初心,才能不偏离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余启翔对于好词的要求,便是——人心。无论是什么时代的歌曲,只有走进听者的心中,才能称得上是好歌、好词。
放弃拳脚打天下的机会,珍惜握笔走江湖的时光。余启翔将每次创作都当成一次次检阅自己的机会。当再次翻看到余启翔的朋友圈,能看到与十年前完全不同的音乐阐述。岁月似乎赋予了余启翔更多的生活体会与更丰厚的艺术滋养。
“歌词背后的还乡路”
人的一生终要回到“故乡”,那个我们魂萦梦牵的地方,那个承载我们最初梦想的地方。因为有“故乡”,我们追逐梦想的路上才不会迷失方向。还乡也是成功路上的灯塔,照亮我们的归家路。而余启翔的还乡路,却是在音乐创作中。
“故乡”是余启翔的歌词中出现频率极大的词汇。故乡对于余启翔来说至关重要。在2020年5月下旬一场题为《歌词背后的还乡路》的艺术鉴赏会中,余启翔分享了自己创作时的“故乡”。在这场艺术鉴赏会中,余启翔深度挖掘了自己眼中的“故乡”与创作中的“故乡”,分享了自己在创作中“故乡”的定义、灵感与看法。他把“故乡”大致分为三种,即语言的故乡、音乐的故乡、精神的故乡。在语言的故乡板块中,余启翔说歌词可以帮助我们记忆终将要流失掉的一些感触,记住当下对某些事情不经意的激动瞬间,每一个思考的片段,感受的重述,写下来,垫上旋律,就是歌。而歌词最怕正确的废话、华丽的卖弄、虚晃的快感、短暂的审美……所以,语言的“故乡”也非字面意义的故乡。而音乐的故乡,則是当我们穿越不同的历史背景、地域环境、社会地位、人生角色等等,想要去激发另一个想象和感受的时候,而写词者作为内容的提供者,为后来的作曲编曲演唱以及欣赏留下空间,为寻找情感共鸣提供途径,才是永远有效的创作……当创作有了情感共鸣,很难不成功,这也是余启翔在艺术鉴赏会中的观点。余启翔认为,受众只会为那些真正的好作品买单。我们的创作都是为了给下一个作品上场累计一张预付门票。只有当我们丢掉虚拟的冠冕、放下空洞的口号、停止自娱自乐的造句、站在自己和时代的对面诚实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歌词创作的良性循环才会真正启动。
故乡,总是带着内心最柔软的情感,不断地指引着我们前进。仔细品味他的词,是充满烟火气的,是有人生阅历的,像陈年老酒一样醇香。
余启翔的音乐创作,二十多年来不断将自己的情感注入音乐中,为的是让每一个听众感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