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在雪域高原的英雄史诗
2020-09-10郑雪
郑雪
2020年6月5日晚,由西藏昌都市委宣传部、昌都市文化局指导,昌都市经济合作开发区出品、成都市京剧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打造的大型红色浪漫民族歌舞剧《雪域金桥》在成都新声剧场举行专家、媒体专场演出。民族团结的气氛,扣人心弦的故事,精美的歌舞和唱腔,受到了戏剧专家们和成都媒体的一致好评。
红色浪漫民族歌舞剧《雪域金桥》是成都市京剧研究院首次跨界和疫情后的首场演出。《雪域金桥》以京剧演员的表演基础来诠释灵活多变的藏族歌舞剧,除了故事的精彩,演员的扎实表演能力也是这部剧的成功要素之一。这是成都市京剧研究院与昌都市经济合作开发区等单位的首次舞台合作,意义非凡。这也是成都市京剧研究院的又一艺术尝试,对于成都市京剧研究院来说,具有很强的探索意义。
《雪域金桥》是戏,更是真实的历史记录和写照;是平凡人的编年史,更是翻滚在时间浪潮中生命力的浓缩;是在复杂与艰苦环境下依然继续的英雄主义,更是谱写新时代中国梦的浪漫诗篇。怒江大桥的成功修建,既体现了各族群众团结一心、共同战斗的民族精神,又展现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建设新中国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66年前,“金桥司令”陈明义将军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和各族民工,凭借双手和智慧,用钢钎、铁锤、铁镐和炸药,劈开悬崖峭壁,降服险川大河,在雪域高原上开凿出了这条创造了中国公路史乃至世界公路史奇迹的天路——川藏公路。
2014年8月,川藏、青藏公路通车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这两条公路的建成通车,是在党的领导下新中国取得的重大成就,对推动西藏实现社会制度历史性跨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巩固西南边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年,10多万军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团结奋斗,创造了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迹,结束了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60年来,在建设和养护公路的过程中,形成和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形势下,要继续弘扬“两路”精神,养好两路,保障畅通,使川藏、青藏公路始终成为民族团结之路、西藏文明进步之路、西藏各族同胞共同富裕之路。
作为川藏线上的重要枢纽,有太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在昌都这片热土上发生。记录、反映、呈现两路精神,大家责无旁贷。今年是昌都解放70周年,明年,则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弘扬“两路精神”,促进藏汉团结、文化共建、艺术交流互动帮扶,同时,为庆祝昌都解放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雪域金桥》大量融入传承老西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争做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等元素,怀揣崇高使命,从雪域高原来到成都平原,让更多人感受到新时代“两路”精神不一样的风采。
该剧以川藏公路修建和维护中发生的真实故事为创作素材,使用虚实空间、虚实故事相结合的方式,以5位人物故事为连接点创作而成。剧中有热情善良、为爱忠诚的藏族姑娘卓嘎;有艰苦奋斗、后来不幸牺牲的班长李旭东;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淳朴藏族妇女央拉;有在困难面前,带领士兵勇往直前、有勇有谋的团长;还有一群即可愛又勤劳的藏族同胞和二连官兵战士……一个个有血有肉、贴近真实的人物和剧情,让整部剧更加有张力、剧情更丰满。《雪域金桥》更是将昌都特有的红色文化和康巴文化,通过导演别具一格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藏民族特有的歌舞表达方式完美呈现,将弘扬主旋律、传承民族地区特有的革命精神和建设新西藏路的深刻内涵相结合。
全剧以红色浪漫现代歌舞剧为基调,融入富有西藏昌都地域特色的艺术元素,把藏戏、热巴舞、卓舞、芒康弦子、唐卡等多种艺术形式融入剧目中。在还原藏族歌舞的前提条件下,充分嫁接现代音乐形式,在艺术呈现上既继承传统又具有突破和创新。
在2020年6月5日晚进行观摩时,让观众们零距离感受了那些具象化的时代印记,重温那段涤荡人心的燃情岁月,感受这部英雄史诗充满民族风情和人文情怀的独特魅力。
汉藏同心 再现修路一线
《雪域金桥》以川藏公路真人真事为创作题材。以川藏公路南北线贯通后,负责维护川藏公路的老川藏修筑人的故事作为延续。以5位人物故事为连接点,再讲述了现在川藏线上的100对父子汽车兵的故事,融入了爱情、亲情、战友情。重现了修建怒江大桥时英勇的二连官兵战士与当地藏民共同努力,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克服重重困难,修筑了2416公里“川藏公路”的故事。
这部剧以烈士班长李旭东生日当天,其妻子卓嘎来到怒江大桥缅怀开场。卓嘎用李旭东留下的口琴,为其吹奏情不自禁勾起了她的回忆,全剧正式拉开帷幕。当年在修筑怒江大桥时,二连官兵战士忍饥受寒战斗在修路一线。某天,因炊事班战士被当地藏民误以为“偷”了土豆,在对峙后发现炊事班战士挖了一袋树根。当藏民感受惭愧时,卓嘎的阿姨央拉告诉大家:不扰民的解放军,就是当年的红军。在卓嘎一岁时,背她去拉萨朝圣,遇到土匪,还是红军救了他们一家。这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让官兵战士的形象一下高大起来。此时误会的解开,让女主角卓嘎和男主角李旭东的感情在此发生变化,而后卓嘎与李旭东多次交流碰撞,让他们相知并相恋。卓嘎被李旭东的坚韧、勇敢所吸引,而李旭东则被卓嘎的善良、淳朴所吸引。后来,男女主角感情的不断升华,以藏族习俗举办了热闹又不失仪式感的婚礼,在大家的祝福声中,两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虽然卓嘎与李旭东虽只有三个月的婚姻,但是,卓嘎为李旭东坚守了60年。这种真挚的感情,也让“两路”精神更多丰富,除了修路战士坚强、勇敢的精神,还有当年被“留下”的遗孀对丈夫的感情。卓嘎和李班长的情感纠葛、爱恨缠绵,让整部剧更富有艺术趣味,细腻流畅的描绘,深深弥补了戏剧情节的不足。
整部剧除了男女主角的感情线,还有浓厚的战友情贯穿其中。比如:休息时,班长李旭东为大家吹口琴;小陕西给发烧的班长送水,自己却昏了过去;年老的班长回到怒江大桥修建地看望逝去的战友。一幕幕让人泪目的情感爆发,增加了故事冲突。直到最后,在二连官兵战士和藏民的努力中,完成了修建怒江大桥的重任,也正式贯通了昌都人民的幸福桥梁。
全剧不仅讴歌了解放军官兵不畏艰难、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还体现了当地各族群众团结一心,共同战斗的民族团结精神,同时也赞美了班长李旭东与藏族姑娘卓嘎之间的忠贞爱情。
歌舞新突破,展现别样精彩
歌舞剧《雪域金桥》以红色浪漫现代歌舞剧为基调,全剧使用虚实空间、虚实故事相结合的方式,以歌舞剧的快节奏加上京剧演员的舞台表现力,再加上汉藏歌舞的穿插,使整部剧极富张力,每一场戏都能将观众带入到情绪中。
其中最为经典的场景是,卓嘎与李旭东相恋之时,卓嘎的亲人好友唱藏族民歌跳锅庄,李旭东的战友们跳着现代歌舞,这样的碰撞,让整部剧的看点增加,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放在一起没有突兀之感,导演处理细节把控到位。
同时,《雪域金桥》创作团队还融入西藏昌都地域特色的艺术元素和汉族的歌舞形式,在艺术呈现上实现新突破。让观众的情绪与故事内容紧紧相连。它给人带来的艺术效果,就好像是在对小说的文本、描写的场景、营造的氛围,进行实体化,有着“生动”的魅力。成都市京剧研究院的演员们以精湛的表演艺术,出色地完成了角色的塑造。
《雪域金桥》也是成都市京剧研究院一次跨界的尝试,以现场效果和反响来说,是取得极大的突破的,也是一次成功的演出。
弘扬“两路”精神 追寻红色印记
想要打造成一部质量过硬、艺术精湛的佳作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给观众们呈现一场艺术视觉盛宴,尽可能深入挖掘细节,讲好故事,做好构图,《雪域金桥》的主创人员多次进藏采风、采访,挖掘修筑川藏公路时发生的感人故事。
在该剧的打造过程中,主创团队大胆探索,丰富和创新演出形式,在剧目中融入富有藏族地域特色的艺术元素,跨界融入剧目中,充分嫁接现代音乐形式,在艺术呈现上既继承传统又不失突破和创新。《雪域金桥》剧本是以川藏公路修建和维护过程中几十年来的真人真事为创作素材,塑造了川藏公路筑路和养护人员的英雄群像,是对“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的艺术呈现。
《雪域金桥》总编剧、总导演胡筱坪曾在媒体见面会上分享创作这部剧的初衷。胡筱坪说:“川藏公路在西藏地区叫金桥,曾经担任过成都军区副司令的陈明义将军,当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的参谋长,带领藏族群众参与到金桥建设中。所以,我們就确定了剧名《雪域金桥》。真正让我下决心创作这个剧本的原因,是我们找到了一个重要的核心点,就是位于西藏昌都市八宿县怒江上的怒江大桥。怒江大桥旁边有一个桥墩,现在还屹立在那里,所有路过的车队都要鸣笛,所有经过的部队、战士、指战员都要敬礼,因为那座桥里熔铸着我们一个年轻战士的生命。凭着这一个点,我们找到了《雪域金桥》的灵魂,也找到了‘甘当路石’这样一个核心,也就有了我们这部戏的整个意蕴和意境。”
《雪域金桥》主创团队大胆融入了丰富的昌都地域文化元素,如藏戏、热巴舞、唐卡艺术等,既继承传统,又突破创新。歌舞剧形式的艺术呈现,可以激发起观众缅怀英烈、维护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时,凝聚起弘扬“两路”精神、助推西藏发展的强大精神合力。
《雪域金桥》的一个最大亮点是音乐,曲作者蓝天也分享了自己的创作感受:“我想通过这个戏,尽我的努力,在这个时间点,把藏族音乐给大家做一个介绍,我觉得增加大家对藏族音乐的了解、理解,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因此在这个戏当中,我专门用了原汁原味的昌都锅庄,一听就是热血激愤的康巴汉子的那种状态。同时,我也想表现一些现代的音乐状态,用轻声、电声,把这种朦朦胧胧的人文精神、人文情怀的东西,我觉得很时尚的东西表现出来,让大家更加全面地了解和理解藏族音乐、藏族文化、藏族人民。让我们藏汉一家鱼和水的感情,我们民族团结的这种精神文化,达到高度统一、高度融合、高度交流!”
主演之一刘露在接受采访时说:“为这个剧,我们精心准备了两年。主要创作都是以川藏公路几十年来催人泪下的真人真事为创作素材,塑造川藏公路筑路和保畅军民的英雄群像,表达各族群众团结一心、共同战斗的民族团结精神。”
据了解,《雪域金桥》歌舞剧由昌都市委宣传部牵头,昌都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成都市京剧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创作,是庆祝昌都解放70周年的献礼之作。
通过这部剧,把昌都的文化,尤其是红色文化、革命文化和康巴文化有机结合,把当地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有机结合,推动昌都文化事业更好地发展。同时,歌舞剧《雪域金桥》也让成都市京剧研究院跨界成功,在艺术形式上也呈现了多种方式。
(配图由付育良拍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