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充满仇恨的天使

2020-09-10陆翠丽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6期
关键词:坏孩子闪光点同伴

陆翠丽

案例背景

习惯决定成败,性格决定命运。学前期,是幼儿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养成好习惯,终生都受益。这些非常通俗的话语,都充分表明了幼儿时期奠定的基础对孩子今后的成长是何等的重要。在幼儿期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让孩子拥有一个好的性格,是幼儿教师肩负的神圣使命。特别是面对一个习惯恶劣,爱打骂同伴,自私自利,蛮横无理的,孩子心目中的“坏孩子",身为人师的我们,更应该思考,如何才能改变她的坏习惯,使她成为一个好孩子,甚至是一个优秀的孩子。

案例描述

小萍萍是一个很特殊的孩子,聪明,美丽,活泼开朗,机智过人,自尊心极强。但很自私,任性,霸道,蛮横无礼,只要她不高兴,就开始发脾气,去打骂同伴,去破坏物品,只要老师批评到她,她就去骂老师,甚至还去踢老师。就是这样一个像天使一样的孩子,心中却装满了仇恨。如何才能够不让这个小天使堕落,满怀仇恨的进入小学,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案例分析

1,家庭的溺爱,父母的娇惯。每次出现不良行为,家长总是为其找各种理由袒护。

小萍萍出生在一个生活条件很优越的家庭,父母均为工务员,从小由保姆照顾,父母上班,陪伴时间较少,在一起的时候,为了弥补陪伴的不足,就无限制的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养成了一系列的坏脾气,稍有不如意,就打骂同伴,就连老师,也放眼里,态度恶劣。在多次与家长的沟通中,母亲透露,在家中也会打保姆,而且,对于打保姆这一行为,萍萍妈妈最多口头上批评几句,缺乏及时深刻的教育,长期如此,滋生了孩子恶习,谁都可以骂,谁都可以打,以至于谁说她的不是,就骂谁,就打谁。

2,家长的过分袒护,助长了孩子的劣性恶习。

当孩子出现打骂同伴及老师的恶劣行为时,请家长来校解决。她的妈妈见到孩子的第一句话就是:宝贝不怕!什么叫宝贝不怕?她可曾怕过谁?现在是小朋友连老师都怕她了,家长还在这种引导。对于孩子打骂孩子以及顶撞老师的行为,家长总能找到各种理由为孩子开脱:什么她身体不舒服啦,她这几天肝火旺啦等等一系列借口,教师再一问,她的妈妈就哭着诉说她自身的一系列问题,说得老师很无语,简直无法沟通。然而,做为孩子的老师,面对这样一位孩子,这样的家长,真是无耐,却也不忍放弃,只有尽心尽力尽量去转化孩子。

策略及过程

1,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每当邹方萍出现情绪失控,打骂同伴的行为,我会让她先冷静,让她到一旁静坐一会,等待她心情平静下来,然后再把她请过来,拉着她的手,轻声细语的与她沟通,给她讲与同伴和睦相处的道理及方法,引导她认清自己的错误行为,以及长期如此将带来的严重后果,并鼓励她面对自己的错误,及时去找同伴及老师道谦,逐步的改正自己的错误。

2,爱心温暖,维护孩子受损的自尊心。

小萍萍由于长期的打骂同伴,顶撞老师,在其他孩子的心目中,早己贴上了坏孩子的标签,然而她强烈的自尊心,又承受不了别人叫她坏孩子。所以,当孩子们因为她的不良行为称呼她“坏孩子"时,我会及时制止,并教育孩子們,一个知错就改正的孩子,也是一个好孩子。我们都要爱护她,帮助她改正错误,虽然只是只言片语,对于一个劣迹斑斑的孩子,却是温暖入心的关爱,让她感受到了老师的不嫌弃,维护了其弱小的自尊心,也温暖了她幼小的心灵,从而更加愿意亲近老师,听从老师的教导,为其行为习惯的转化奠定了基础。

3,鼓励,挖掘孩子的闪光点,无限放大,大力称赞。

对于一个这样特殊孩子,再多的再严厉的批评,她已经听腻了,犯错后所有语言的否定就如耳边风一样,不起任何作用。唯有教师转变观念,特殊孩子用特殊的方法教育,量身订制,方能收效。孩子都是喜欢表现,渴望得到老师表扬的,尤其是一个贴满了负面标签的孩子,更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在日常生活中,我对她多了一份关注,增强了十分关爱,寻找一切机会,给她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寻找她身上的闪光点,无限放大,大力表扬,树立起她的自信心,鼓励她不断进步,不断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一天天,一周又一周,一个月又一个月过去了,小萍萍从一天打人无数次,到现在的一周偶尔一两次情绪失控,进步很大,效果惊人。

案例反思

何谓教育?教育就是一种思想触动另一种思想。身为人师,当发现孩子有不良行为时,教师首先要引起重视,分析原因,寻找解决的策略,用心去面对,时刻记住自己身为人师的神圣职责与使命,用心育心,以爱育爱,帮助问题孩子走向正常,走向优秀!

猜你喜欢

坏孩子闪光点同伴
让闪光点不被遗忘
没带作业的“坏孩子”
坏孩子和好孩子,你爱哪一个
寻找失散的同伴
嘿,这欢乐的日子!
足球比赛里的“排兵布阵”
落地
有坏孩子问我要钱
坏孩子的独白
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