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

2020-09-10张艳辉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6期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

张艳辉

摘要:小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社会经验少,知识技能不足,当受到来自外界种种因素的干扰时,无法采用正确的方法应对,容易在心理上产生不良影响,严重时会导致小学生心理畸形,阻碍其健康成长。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保护和成长。实践证明,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是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班主任应将快乐德育理念渗透于工作实践中,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学习中来,增强教育活动的互动性,使学生在彼此的交流沟通中获得成长发展,提升德育教育效果和质量,顺利实现学校教育改革目标。

关键词:德育工作;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引言

在心理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辅导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心理健康教育是离不开父母的,不可能由教师单方面的操作。因此教师和家长相互之间的合作是推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向。但结合笔者的实际研究来看,在很多的小学课程开展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基本都是教师在单方面推进,家长的参与度相对较低,尽管部分家长想要参与到其中,但和孩子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隔阂。因此,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必须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作用。

1当前小学班主任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1抚养环境的变化

很多年轻父母工作繁忙,孩子都由家里老人带,一会儿在奶奶家,一会儿在姥姥家,环境不断变化,孩子就容易缺乏安全感。有个亲戚家的男孩子,有轻微自闭症,送到心理咨询机构治疗,才知道孩子三年中换了六个幼儿园,他要不断适应新的集体,不断面临分离与聚合的情况,心理安全感难以建立,逐渐地,就本能地形成对人的戒备和恐慌心理。

1.2家庭教育缺失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长也是人生最好的教师。孩子在出生后首先接触到的就是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于他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也是潜移默化的。在孩子的发展过程中,家庭环境的好坏将会对孩子的发展起到直接的作用,每个人的心理品质都会存在家庭的烙印。和睦、温馨、重感情的家庭自然是充满朝气的,也会给孩子带来积极向上的心理影响,反之则会给孩子带来不可弥补的创伤。因此,培养孩子的心理健康,特别是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合作。然而,在实际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有不少家长未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多是学校的责任和义务,从而会将家庭教育置于边缘化位置,进而导致小学生不能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影响而形成不良的心理状态。

2在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2.1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坚持全面发展是小学生德育工作的核心理念之一。全面发展是指不仅使学生获取一定的知识,培养一定的技能,还要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使学生全方位得到提升。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强调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小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起始阶段,正是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期,抓好这一时期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体特点,制订个性化的心理辅导方案,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强化心理健康和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和系统性,以促进学生整体发展,使每个个体都能受益,收获丰硕的成长果实。

2.2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多元化

小学生年龄较小,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中所采用的传统口头灌输教学模式依从性并不高,且难以真正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基于此,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探寻多元化的模式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如开展心理咨询情境模拟游戏,在游戏过程中,一名学生扮演心理咨询师、一名学生扮演护士,几名学生扮演患者,对患者进行心理咨询的情境进行模拟,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促进其更好地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内容。另外,教师还可开展私密空间、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私密空间将自身内心的想法倾诉出来,以便教师能够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另外,通过心理健康知识竞赛,能够促进其掌握更多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2.3注重游戏与活动的心理体验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好玩、好动这一天性,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主要以游戏的方式开展的。教师应组织各种形式不同的游戏,如角色扮演游戏、素描表演游戏、故事讲解游戏、猜谜语游戏。这些游戏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较为紧密,在游戏参与过程中师生也能够营造一个真诚的交流环境。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内心感受,创设特殊的学习情境。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设计教学方案,利用多彩活动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让学生获得心理上的安慰。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角色示范活动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特色情境中去理解角色,处理情景中的各类事情,体验角色的喜怒哀乐。这样的真实情景体验过程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与人相处的诀窍,正确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在这些游戏活动进行完毕之后,教师还要开展一个总体的评价环节,让参与游戏的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说出自己在游戏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形象地表达自己对于各种事物的看法,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心理暗示向学生提出正确的建议,让学生维持一个健全的心理状态。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大力提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教育也要跟得上社会发展脚步。根据实际情况,以学生为主体,优化教育环境,創建和谐校园。完善班主任管理制度,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整体德育教育水平,进而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规范班级管理办法,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强调教研氛围。加强学校管理者、家长、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理念,打造新学校的名片。

参考文献

[1]田海霞.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策略漫谈[J].中小学教学研究(上),2018(10):25-26.

[2]李紫菲.班主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生力军[J].江西教育,2018(36):8-9.

[3]孙建辉.浅谈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6(12):103.

猜你喜欢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整合的几点思考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